久久看书>穿越重生>隋霸>第六十一章 海水晒盐

麦铁蛋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啊?开饭啦?有没有肉吃?”

来整一巴掌拍在麦铁蛋的大脑袋上,笑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你就是个吃货。”

“吃货是啥?好吃吗?”麦铁蛋呆呼呼的问。

来整手扶额头,一脸黑线。这傻大个真是够了,能吃能睡不干活。说好的去打水,结果搞烂了四个水桶一口缸。

既然如此,那就去劈柴吧,这斧头跟木头总不会再打破摔烂了吧?

好吧,我们又小瞧了吃货的破坏力,两把被甩掉了头的斧头和一个被砸漏的屋顶,诠释了什么叫做饭桶。

眼见来整一脸的无语,麦铁蛋终于确定是被戏耍了,口中喃喃自语:“你们就会欺负俺这老实人,干活不让俺干,睡觉也不让俺睡。没有天理了啊!”

话没说完,转过身子,又靠在树上打起了呼噜。

这世上,头脑简单的人活的最开心,只要可以吃得饱睡得着,他们从来不用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

来整不是这种人,所以他的烦恼就很多。既要想办法在未来的一年如何赚到足够多的钱,还要操心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之前,妥善的安排好家人和朋友的后路。

来整前世看过不少关于穿越的小说和电视,可他想破脑袋也不记得被称为“穿越四大发明”中的香水、肥皂、玻璃的制作方法。只有“烈酒”好像是靠蒸馏普通水酒来获得。

即便是知道蒸馏可以出烈酒,来整发现也很难用来赚钱。原因有二,一是朝廷限制酿酒,因为酿酒会浪费大批的粮食,所以市面上的酒水供应全部由官府统造统销,私人想要插手其中,难度巨大。二是造酒设备不过关,没有合适的密封设施,蒸馏酒的成本高的吓人。百斤普通水酒还出不了一斤烈酒,这么高的制造成本,就算造出来恐怕也很难销售出去,最后的结局恐怕只能成为进贡给杨广的皇家专用贡品。

思来想去,来整还是放弃了去靠“穿越四大发明”赚钱的想法。

不过,来整多日的思考也不是没有收获。他想到一个自己会做,而且也绝对可以赚钱的法子,那就是:海水晒盐。

之所以能想到这个办法,是因为来整上一世曾经出差山东无棣,看到过的一段文字记录:

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中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就是这么一段话,让来整学会了怎么利用盐田来晒盐。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可以从海水中提炼食盐的办法,就是利用“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加热将海水蒸发,然后提炼出可以食用的粗盐,但是用煎煮法制取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质量差。

大隋的食盐来源主要就是靠海边十万盐工的煎煮盐来保障。

与此相比,来整的海水晒盐法,则几乎是无本的买卖。不仅成本低而且产量大。

只需要找一个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

将盐田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

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就是粗盐。

想要做出精盐,还需要再加入稀释和过滤等程序,都不是什么难事。

而来整选择的晒盐地点,就是山东无棣。

无棣煮盐,最早可以追述到商周时期,山东夙沙氏煮海为盐,为华夏制盐之鼻祖。

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史记》载:“太公至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由此无棣盐业日盛,西汉时渤海郡置盐官。魏晋时盐民在碣石山上修建盐神庙,因此碣石山又俗称之为“盐山”。山下有月明沽产盐,山腰有盐神庙,魏晋时称盐山。

隋开皇十八年,以高城县境东南近海处的盐山为名,改高城县为盐山县。

来整之所以在无棣设立晒盐场,是因为有几大便利,首先这里自古就有煮盐的传承,便于招收熟练操作的人手。其次,这里本来就有盐官监督,所以在无棣设盐场更能让皇帝放心。最后则是因为,无棣有出海口,运输便利,即使两年后天下大乱,来整也可以迅速将人手从这里撤出去,换个地方继续开工。

定下了在无棣晒盐的计划,来整还需要打通几个重要关节。

盐和铁自古就是国之命脉,一向是由国家进行专属专卖,设有专门的盐铁司。来整想介入其中,必须有皇帝的点头才行,如何说服杨广同意,是最难的一环。

再者说,如果来家介入盐场,必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链条,如何平衡和制约众多的势力,恐怕要跟老爹来护儿好好商量才能决定。

还有最后一点,自己现在手中无人可用,就算建起盐场,没有自己人驻守其中,别说用来赚钱了,早晚被人玩死不可。

现在是七月底,离杨广回洛阳还有一段时间,必须提前将自己的人手组建起来,一等拿到皇帝批准,就可以马上行动。要知道早一天开工,才能早一天赚钱,天下大乱的时间节点不等人。

来整心中早有计划,等刺杀齐王杨暕的风头一过,自己就去历城收服罗士信。让来整稍稍有些头疼的是,无论罗士信还是跟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海水晒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