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慢慢在收敛中正经了起来,从面相上就带着学术性的王志纹率先发言道:“我觉得啊,这得看你主要想表现什么,你要想表现电影中我和小邵的阴暗,那就加一些阴郁的音乐和我们俩于细腻出的特殊表情,用这种能够混合在剧情里的东西冲击观众的双眼;要是想表现张涵宇正直、牺牲的精神,那就得用慷慨激昂的音效和宁死不屈。”
1966年出生的王志纹说出这些话来无可厚非,他从小就是看这种电影长大的,自然对此根深蒂固,一说到风格立即就会将脑海里记忆最深处的东西挖出来。
英答听到这没有任何补充,反而问道:“张涵宇呢?”
王志纹笑了:“昨天拍我给他上电刑的戏,哥们挣扎动作太大,肩膀脱臼,休息呢。事先声明啊,我可没真电他,这哥们是看着小邵突破演技后有点接不住砸过来的戏,这才努力的过了边儿。”
英答这才反驳道:“我有不同意见,你说用配乐当风格我就很不同意,提起电影配乐,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早年间的《地道战》等主旋律电影,就剩下港片时代的《倩女幽魂》和《笑傲江湖》这还是因为歌曲太经典传唱度太广的缘故,配乐就不是电影这个载体里主要展现的事情。你说的表情特写我也有疑虑,能够令人印象深刻一眼就认出来的风格除了王佳卫的‘偷格加印’、吴雨森‘和平鸽’、《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标志性太低,而且,拍得出拍不出经典画面还两说着,更关键的是,观众对电影的误读太过严重。”
“你就说周星星,人人都说后现代主义大师,可周星星在媒体上不止一次否认根本不明白后现代主义是什么,就连《大话西游》当年也是在香江被当成失败的电影案例,直到在咱们这边大学生嘴里越穿越广才成了精品。这就给观众造成了非常难以解读的误区,我们口口声声的艺术让所有观众都认为他们看到的电影都是有思想有深度的东西,却不知道大多数商业电影都只是一盘生意,一场交易下的产物。”
英答叹了口气继续道:“这就像非要管脑震荡叫无定向丧心病狂间歇性全身技能失调症,听着耳根子都发麻。”
邵英雄还头一回感觉英答说这话很有深度,甚至于林西蕾对视一眼后竟然为英答投去一个赞赏性的目光,不管英答人品如何,这番话说的很经典……结果仔细一想……这孙子什么都没说,这讨论的是如何确定高群舒在大荧幕上的风格,他把别人的建议都推翻了还没给出半点可行性建议,剩下的,光是扯蛋,连扯蛋都扯的不疼不痒。
不是英答说的没有道理,可有道理没用,现在要的不是耍嘴,喊口号能把风格喊出来?
高群舒又把目光转移了,现在王志纹与英答都不用指望了,当他看向邵英雄的时候,发现邵英雄正在沉思。
对于寻找风格,邵英雄有着足够凄惨的经验,别人的风格都是小溪流水磨圆岸边石一样自然而然积累而成,邵英雄不是,他的电影风格是从别人的电影里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邵英雄的电影风格是刻意定性的,不是天生。提起天生,不得不提冯小钢,他在2013出版的省心》里就到处体现着天生的调侃风格,什么?邵英雄怎么知道的?因为《非诚勿扰2》后边的名字原本应该加上个‘不省心’最后是把这个名字抹了才没叫《非诚勿扰:不省心》,那么,他的电影介绍中自然就会有这本让这本是随笔,更有大量词句出现在了冯小钢的电影里呢?
比如说吧,这本一段话就是《私人定制》里的台词:什么是贵族?想象一下,某贵族指着故宫说‘这院子不错,买了。’,穿着燕尾服、戴假发(指英式管家)、腰杆笔挺像跳国标舞的随从凑到耳边小声答‘这院子本来就是您的。’贵族一脸狐疑‘是吗,这事我怎么不知道’随从道‘这事太小,不值得跟您汇报。’贵族还就得当场扫兴,表现出一副很没劲的样子。
这就是风格,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养成的思维模式不一样,当别人没把这种思维模式搬上荧幕被所有人所熟知的那一刻,他冯小钢办到了,于是观众看到这种电影大部分时间都会先入为主的以为是‘冯小钢’。
邵英雄给‘电影风格’这四个字定了性以后,才缓过神来,抬眼间不管是林西蕾还是周讯,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你们干嘛呢?”
“瞧的我跟没穿衣服似的。”
高群舒反问:“想明白啦?说说吧?”
“什么我就想明白了?”
“没想明白你一个人在那又愣神又点头的琢磨什么呢?”
王志纹也参与到了新一轮的讨论当中。
邵英雄让几个人给撩那了,要不说点什么还真下不了这个台。
“我想这东西,有点浅。”他还能怎么办,只能胡沁一通让所有人都不当真,用一个玩笑打哈哈的凑合着过去得了。
事实上高群舒的《风声》也好、《东京审判》也好,都不是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电影,除了高导的匪气能在电影里看到一二,其他真没什么特别,不然也真不用攒一堆人找风格。
“那也得说啊。”
英答这紧着追问,弄得邵英雄不说都不行了:“你们知道电影学者理查德-岱尔-麦肯说过的一句话么?这个人不光将电影和经济学联系在一起,还在《认识电影》这本书的第三章写过一句序,他是这样写的‘当一扇门、一双手、或一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