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东汉重生>第六百九十六章 美周郎

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石头城跨水而立,周围数十里里,设有子、罗城二重城,商业繁华,盛况非常。吴之名臣张纮以为此地有天子气,劝其主定都于此。

孙权于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迁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称帝,并于同年秋,还都建业。住在原将军府,取名为“太初宫“。其后在周围筑起宫墙以加强防卫。

直到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才在群臣的建议下改建太初宫。改建后的太初宫周围有500丈,南面开有5个宫门,其中正门叫做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做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

它的正殿称为“神龙殿“。建业都城北依覆舟山、鸡笼山和玄武湖,东凭钟山,西临石头,城周“二十里十九步“。

在太初宫的东面和北面,是东吴的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的营地,名叫“苑城“,可容纲3000多名贵族子弟同时在里面骑马操练。

苑城的北部有一座苑仓,又称仓城,里面储藏着大量粮食和其它物资。在太初宫的西面,还有一座专供皇太子用的花园,叫做“西苑“。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东吴最流行的民谣之一。

所以后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执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强烈的反对,不得不于次年{宝鼎元年,即公元266年}再次还都建业。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改称“建邺“。

南京是“十朝古都“,而东吴则是历史在南京建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说到东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恐怕马上就有人想起那句“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似乎南京由此就开始成为文人骚客们吊古伤今的好地方。

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当时的东吴实际上是华夏最叱咤风云的一方豪强,势力范围遍及今天的长江中下游。东吴大帝孙权开创的一代霸业成为中国历史不可抹去的浓浓一笔,而南京则是他留下的最大遗产。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在当时徐州附近当副县长的孙坚召集了一千多人加入到这场混战之中,并逐步发展成一直有相当实力的军事力量。可惜,不久孙坚就在与刘表的交战中,被其部下黄祖射杀。

虎父无犬子,其子孙策、孙权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孙策仅依靠原来父亲千余旧部,就在江东打出了一片天地,为后来的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年仅十八岁的孙权继位。

当时的东吴,政权还很不稳定。为了对抗来自北边曹操的威胁,公元210年,孙权正式把自己的权力中心迁到秣陵,并改名建业,由此揭开了南京历史的新篇章,东吴也成为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政权。

其实,早在公元208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孙吴,经过当时的秣陵,就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210年刘备去拜访孙权,经过秣陵时再次力劝孙权定都与此。

孙权定都南京后,为了巩固城防的需要,在秦淮河的入江口修建了石头城。南京“石头城“的别名由此而来。早期的建业城并没有城墙,仅有竹篱笆,后来夯土筑墙,而城门也还是用竹篱编成。

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二之中记载!}。

当时虽然物质材料比较匮乏,但是整个城市的规划还是井然有序的。它分宫城和都城两重,无外郭。宫城在都城的中间偏北,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其核心为太初宫,南宫、苑城和西苑分别为宫殿、花园和卫队驻地。宫城的南门为宣阳门{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南京市城区的中心新街口},出宣阳门向南至朱雀门,大约是五里,这段路就是“苑路“,也就是皇帝的专用通道。

两边有水沟排水,再两边就是一般人员通行的道路。在这条大道两旁是中央官署和部队营房。朱雀门外就是秦淮河,河两岸就是居民区和商业区了。整个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规划得井井有条。后来的六朝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样的城市布局。

以上就是建业,而建业在东汉时期,又叫石头城,是江东孙权疆域的治所所在地。

诸葛亮来到建业这段时间,他可是忙的脚不沾地,在准备去面见周瑜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拜访了一些人,至于是什么人,就只有诸葛亮他自己知道了。

今天,是鲁肃帮助诸葛亮引荐周瑜的日子,而江东是孙权孙氏的天下,但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孙权不可能一个人成就大业,守住孙氏的基业。

所以,孙权自然需要文臣武将,其中,有孙权父亲就跟随在孙氏身边的老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还有跟随孙策的周瑜,鲁肃,张昭,张弘等人,也有孙权自己提拔起来的心腹,比如凌统等人。

而此时,江东的文臣武将,则是以周瑜为首,虽然像程普,黄盖等老将,也是比较有地位的,但是他们也都是在周瑜的地位之下。

所以,周瑜的大都督府,自然也在建业,其实这个建业此时,名叫秣陵又叫石头城,是孙权最近,才把治所迁到此处,并且下令大力建设的。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建业大


状态提示:第六百九十六章 美周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