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略>第444章 地形与军心

/br夜幕,大营。闪舞小说网../br/br一张硕大的地图,俞大猷、戚继光、林宗武,纷纷走上前来。/br/br作为参军协理的仲逸,熟悉地形之后,正式进入‘大军师’角色。/br/br同样外出查看地形的,还有英勇千户所的林千户,不过,他走的水路。/br/br两军对峙,要权衡多种因素,如兵法所说,那一方君主更加贤明?将帅更有才能?那一方占尽天时地利?那一方奖罚更加分明?/br/br等等……/br/br除双方实际兵力强弱外,如何巧妙运用地形,就变得极为重要。/br/br空城计、草船借箭、上方谷之战,即便演义,若没有特殊地形,恐怕也难以完成,至少不会如此精彩。/br/br特殊的地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扭转交战双方原本形成的态势。/br/br三国魏蜀吴,蜀国一带,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东吴被称为‘江东’,地形而言,岂能少的了那一条江?/br/br有此地形,并非最后必然夺得天下,但就一时而言,至少可成‘易守难攻’之势,当毫无疑问。/br/br浙江、福建一带的地形,已经被查看多次,无论当地驻军,还是后到的林宗武、仲逸,配以地图,简直可以说烂熟于心,尤其沿海一带。/br/br当此之时,最为难以把握的,便是如何确定倭贼在何处登岸?/br/br眼下又逢秋雨连连,道路湿滑,内河水面上升,兵器、粮草受潮,战马出行亦受限。/br/br更有甚者,火炮、火枪,甚至于弓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本来的威力。/br/br凡事都有两面性,就此而言,所谓‘天时地利’对双方的影响是一样的。/br/br每逢战事,除兵力、地形、粮饷外,最难以把握的,还有一样,那便是军心。/br/br若说双方固有兵力强弱已成态势,巧妙运用地形可以扭转局势的话,而军心的调动,才是最为考验将帅的。/br/br历朝历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天时地利或有之、对方将帅庸俗或有之,但高昂的士气、钢铁般众志成城,军心决不可乱。/br/br否则,即便地形再有利,占尽天时地利,也回天无术。/br/br有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的良将,将士们自然会上下一心,剩下的,就看仲逸这个军师了。/br/br三国时期,在一次战事中,曹操曾遇到一个难题,他分别询问荀彧、郭嘉、程昱,而三人的意见不尽相同,且每人各有各的道理,最后拍板的,还是曹操。/br/br作为雄主,能有如此非凡的谋者,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好主公遇大军师、相得益彰,才能铸就千秋大业。闪舞小说网../br/br将帅亦是如此,良将陪良谋,无往不利。/br/br二位将军久经沙场、战功赫赫,倒是这位翰林院的侍读,虽师从凌云子,但大多为理论使然,真正的沙场征战、运筹帷幄,还是差了些火候。/br/br有幸,初涉战事,就遇二位良将指点,更是平生难得一大快事。/br/br林宗武与仲逸身为凌云子弟子,当此之时,有件事却不得不说。/br/br某种意义上说,此事,也关乎战事。/br/br有师兄在,自然是宗武先开口了。/br/br“林千户,仲侍读,福建一带的态势你们皆已了解,说说看,二位有何高见?”。/br/br戚继光笑道:‘此处就我们四人,二位也是奉旨参与军中议事,大家畅所欲言即可’。/br/br如此一说,林宗武立刻上前道:“海陆两地之地形,末将与仲大人已再次探查,只是,眼下军中发生的一件事,末将甚是不解,还请二位将军明示?”。/br/br林宗武所说的,自然是军中议论最多的兵书之事。/br/br作为凌云子的弟子,二人心中再明白不过:师父已隐居多年,陈年之事,他很少提及,至于兵书,就连他们三个做弟子的,都不知详情。/br/br眼下这股风,到底是何人吹出来的?/br/br后军都督府同知戎一昶,连同他那断臂属下吴风一直觊觎此书,将其作为博取荣华富贵的筹码。/br/br但此二人向来暗中行事,如今却闹得沸沸扬扬,若出自这二人之手,则变得更为复杂。/br/br眼下福建上下正全力抗倭,莫非,倭贼与此事有关?/br/br“林千户说的原来是这件事啊”。/br/br俞大猷并未觉得意外,他只是平静的说道:“此事,本将也觉得奇怪,但知道之时,军中已经传开,若从源头查起,意义不大,既然如此,索性就让它继续传下去,看看接下来到底意欲何为?”。/br/br不用说,伙房中那些军士敢公开谈论此事,也就不足为奇了。/br/br俞大猷如此部署,令仲逸无比钦佩。/br/br很明显,这个消息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谣言这种东西,一旦传开,便很难止住,一传十、十传百,散步谣言之人早有准备,若再去查谣言的出处,自然不是上上之策。/br/br有心传言之人,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有谣言散步到一定的程度、范围,才能知晓洞察其目的所在。/br/br“俞将军,不知这种传言,仅是福建一带有,还是其他州府县,甚至京城也流传开来?”。/br/br林宗武仅此一句,立刻追问了一句:“属下所担心的:此事,是否与眼下的抗倭大计有关?”。/br/br有此一句,恰好可以打消外人对他们二人的专注:无论林宗武,还是仲逸,所问凌云子兵书之事,只是为抗倭大计,并非因凌云山之故。/br/br俞大猷微微一笑,他一脸的轻松:“此事,我已上书朝廷,连同眼下备战之事,一并上奏,就等着旨意吧。两军交战,所谓水无常行、兵无常态,任何意外都有可能,不可一概而


状态提示:第444章 地形与军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