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747节 半岛争雄 1
是中国空军的轰炸机群,包括轰炸力极其强大的“熊猫”战略轰炸机以及综合性能比“熊猫”更上一层楼的“凤凰”战略轰炸机(“凤凰”是德中两国联合研制的“熊猫”的加强幸好,类似于美军b-17后的b-29),在震得天空都为之嗡嗡作响的机群咆哮声中,数以千计的ju-87、ju-88、熊猫、凤凰在日军头上如入无人之境,不断地倾泻下密密麻麻的*,展开着财大气粗的“地毯式轰炸”,让日本陆军在朝鲜半岛也尝到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用空中火力进行蹂躏碾压的滋味。机群所到之处,大地一片火海,人群血肉横飞,炸得一片又一片的日军哭爹喊娘、狼奔豕突。

朝鲜半岛对于中国军队而言是异国(不管是属于日本还是属于韩国),中国军队在这里作战虽然得不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前期),但也拥有一个好处,就是“下手时”不需要投鼠忌器。如果是在中国境内与日军作战,很容易打烂中国的地方,误伤自家的民众,中国军队显然有些畏手畏脚,但眼下是在朝鲜半岛境内作战,中国军队当然可以没有顾忌、大展拳脚。夺取制空权后,准备展开大轰炸前,中国空军总部内针对这个问题发生了争执,总司令周至柔在会议上问道:

“对于韩国人(朝鲜人)和日军混在一起的目标,比如城市,轰炸机是否进行无差别轰炸?”

副总司令黄光锐说道:“当然不能炸!炸了,固然能杀伤大批日军,但也会误伤到大量韩国平民!”

参谋长毛邦初不以为然地道:“有什么不能炸的!那些韩国平民是韩国的平民,又不是我们中国自家的平民!管那么多干什么!如果我们手下留情,第一,保住了那些韩国人的命,但也保住了很多日军的命,那些日军在战场上就会杀伤我们的军人,我们岂不是牺牲自家人性命保住异国人的性命?哪有这样的道理!第二,日军如果掌握我军的规律,知道我们不炸有韩国人的敌人,那么,日军岂不是会利用这个规律?用韩国人作为肉盾?接下来,日军肯定会重点以韩国人密集众多的地方比如韩国的城市构筑防线,进行负隅顽抗,我们不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空中优势,难道让前线弟兄用人命去填?”

黄光锐反驳道:“毛参座此言差矣!自古以来,民心最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为我们是在异国作战,所以更加要拉拢当地人支持我军!日军在朝鲜进行殖民统治,我军则是前去解救他们的,不是取代日军继续奴役他们的!我们必须在韩国人心里竖起‘文明之师’、‘仁义之师’的口碑和形象!三千万韩国人都站到我们这边,我们自然能更快地、更好地、付出代价更小地拿下朝鲜!反之,三千万韩国人都站到日军那边,我们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另外,此战结束后,韩国必然脱离日本的殖民统治,重新成为我国的附属国,就像泰国那样,所以,为了我国在战后能长久地控制韩国,我们更加要赢得韩国人的心,让韩国人对我中华感恩戴德,真心诚意地归顺我中华,而不是像对日本人那样屡屡地发动反抗。因此,不轰炸有较多韩国人的地方,虽然在短时间内会给我军造成一定损失,但在长远上看,却是值得的!”

毛邦初冷哼一声:“日本人殖民朝鲜已经有三十多年,三千万韩国人本来就有很大部分在日本人的奴化教育下心向日本人甚至把自己当成日本人了!我们还跟他们客气做什么?”

黄光锐据理力争:“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必须更要使用怀柔手段对待韩国人!”

“黄副座,恕我直言,你这是妇人之仁!腐儒思想!”

“毛参座,我倒觉得你毫无政治头脑,只知道蛮干!跟日本人有什么区别!”

两人各执己见,展开激烈的争论。

周至柔听得头痛不已,他觉得黄光锐言之有理,但毛邦初说得也不错,因此犹豫不决,最后,他索性把皮球踢给了蒋纬国本人,反之中国空军跟中国海军一样,都是蒋纬国说了算。

蒋纬国很快就给予了指示:“对于日军和韩国人混合在一起的地方,照炸不误!不需要为了顾及韩国人的性命而让我军官兵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日军会使用把韩国人充当肉盾的卑劣战术,二来可以告诉韩国人,不要跟日军混在一起,否则会被中国空军进行无差别轰炸,从而给日军陪葬,同时也可以阻隔开日军和韩国人,让日军得不到韩国人的支持;在这同时,怀柔手段也要做,军队进入朝鲜半岛后要严肃军纪,对韩国平民必须秋毫无犯,对饥寒交迫的韩国平民给予物资援助,加强政治性宣传,对韩国人展开攻心战。”

得到蒋纬国的“尚方宝剑”后,中国空军立刻毫不手软地执行了命令。

中日朝鲜战争爆发半个月后,进入朝鲜半岛境内的中国陆军部队(南京军)堪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新义州、昌城、龟城、慈城、楚山、惠山、清津等十多个朝鲜半岛北部靠近中国边境的城市接连被南京军夺取。攻势之所以如此顺利,根本原因是南京军拥有着陆空绝对优势,每攻击一个地方前,都由空军机群开路。少者数百多者上千的轰炸机把日军防线炸得天翻地覆、千疮百孔,把日军炸得死伤无数、溃不成军,同时,南京军的炮群包括火箭炮群更是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日军倾泻着钢铁火雨般的炮弹,最后,武装到牙齿的南京军在大批坦克、装


状态提示:第747节 半岛争雄 1--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