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09章 煤场的一天
充足的大叔。

还有些被视为骨骼精奇的孩子准备进“子弟学堂”上学。

子弟学堂目下规模还小,师资等方面的投入暂时有限,所以只覆盖了煤场不到五分之一的孩子。

但这不重要,在大雱的规划中,这个事业会持续加大投入。而主要学习方向就是政治和技能。以便为将来培养出一代高精尖的技工来,还要做到政治过硬有信仰。或许将来可以改名蓝翔技工学校什么的。

说是说煤场,但这里仅仅发展四个多月,规模已经不小,是个五脏俱全的市镇。连老人和孩子算上已经有七千多人。

包老大正在为这些人的户口、以及蜂窝煤厂的建制苦恼。

依照大宋规矩,某个地区聚集人数规模上万就需要设县。苦恼的在于,王雱这个害虫的场子里有那么几百人成分不明,不知道是哪冒出来的。展昭爆料说是青柳山来的,于是包拯发文淮西无为县:这些人不是我无为县的,不关咱们的事,咱们都不认识他们。

这就犯难了不是。就算能查到根底,京城户口也很难。因为大宋有一亿人,全特么的都想着进京如何容纳得了?

所以就不能上开封县户口,只能默认,等着人数到达后设立新的县,拥有新的户口编制。

不过对于包老大而言也是犯难,王雱那犊子的煤场用地是皇家的,设县很显然就归属政府,那不是等于从皇帝手里抢地么?

大宋的皇帝总体还是很萌的,从建朝开始到现在,皇家的资产就没有扩充过,一直在减少。此点包拯是承认,不好意思去提及“没收皇家土地”的事,虽然肯定有人支持不过也太蛋疼了。

所以呢,大雱倒是只管赚钱发展,却因此而带来的民政问题,让朝廷和开封府以及皇家之间已经进入了尴尬。也没人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

但谁也都知道,不可能把王雱的煤场拆迁了,不可能把那些干劲充足、技术过硬的工人和老弱病残赶走。大宋没人敢这么做。

大雱和他们那些老奸巨猾的相公们的区别,是行动派和理论派的区别。

大雱一般不管太多,拿到机会就是干干干。不追求完美,只要能用、能运行,那么不论是人事还是技术还是民生,先拉扯着干起来就行,一定会有问题的,可以在实干中慢慢去摸索解决,只要不扑街,当然也就走出一条路来了。

最坏不过扑街而已,大宋基本已经扑街的情况下,大雱不觉得会把局面变得更坏。

这就是王雱逻辑。

成立合资的“媒交行”前,小舅爷当然要来调研,亲眼看看煤场的潜力。

于是天不亮的现在,王雱和曹集两大纨绔一起走在煤场内部观看。

曹集被这种草根又积极的场面惊呆了。

这个地方仅仅起步四个月,连街道都已经有点规模了。店铺林立,那些看起来就觉得倒胃口的饮食摊位上,有许多赶早的小孩子都坐在摊子上,每人抬着一大碗糊状的东西喝的稀里哗啦,添嘴不止。

那种东西曹集一看就觉得恶心,问了一下是只两文钱一碗?

王雱凑近曹集低声道:“那是我提供的‘饲料’。因为比米便宜,所以小贩们卖这种东西利润比米粥高一些。这些是卖的,至于工人食堂乃是免费吃三餐,主食也是这种东西。”

奸商啊!

曹集也是醉了,真没想到大雱丧心病狂到了这一步,竟用饲料喂养工人?

不过作为资本家,交给这么周扒皮的人来经营作坊,居然没引发工人反弹,对此曹集嘴巴都笑歪了。

王雱当然知道他想的什么,却不说破。

包括大雱自己和二丫也经常吃这种东西,偶尔还弄一碗忽悠老奶奶也吃,那是当做保健药的,又便宜营养又好的东西,把工人吃的肥头大耳的体力好,一口气三班倒不费力,有什么不好嘛。

说起来,大家信任王雱就是因为这些。初期当然有人怀疑这种糊状的鬼东西,但既然王雱在工地的期间也经常吃,那就没什么好质疑的了。

除此外曹集发现,这里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经过改良的第三代蜂窝煤炉子,都烧着蜂窝煤。底部进风口半开,控制着火力,需要的时候就全开烧饭,不需要的时候放个壶在上面烧着水,保持着每时每刻都有热水开水用。

不过这么做的是相对富裕又大方的人家。

其余大多数人家相对节省,不会每时每刻都烧着蜂窝煤。但煤场规定不许喝生水,尤其是售卖没烧开的水喝饮食的,那虽然不违反现在的大宋律,但会直接开除,或者永远不许进入煤场做生意。

那么针对此,大雱给的解决方案是公办的“开水房”。

一共有三个新设计的草根锅炉,全天十二时辰烧开水,用于售卖。自己家不想开火的人都可以来买开水,一文钱一壶,虽然保温设备还不成熟,但热水拿回去后有很多用途,用于洗脸泡脚是很舒服的,除此外,放在壶里冷了后就是“炼化过的净水”,家人随时都可以喝。

“水都被你弄了卖钱!”

曹集对此惊悚了,大雱这样的奸商做掌柜有前途啊,如果不怕被皇帝捉去查水表,估计将来最终会有呼吸费的。

就此,小曹更是对大雱的经营方式一番连连夸奖。

远远看去,前方一个较大作坊浓烟滚滚,还未走近就感觉热浪袭人。

这里平时不许闲杂人等随意进出,大雱还是带着小舅爷进去了。

这是王雱


状态提示:第209章 煤场的一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