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大唐农圣>第435章 任务艰巨

在书房里踱步的孙享福考虑了很多问题,以现在这个情况,大唐当然是不希望南疆乱起来的,因为大唐本身已经可能出现两面开战的情况了,而且,在西域那边,也有不少动作,如果南边再出什么事,四线开战的情况下,即便是这几年国力上升了不少,也有可能出现支应不过来的局面,一旦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很有可能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就回到解放前了。

所以,他内心里,其实是希望南边能够安宁些的,思索良久之后,他最终决定上奏李世民,建议他允许张乐求进禅位舍龙,这倒是与萧在蜀中给舍龙等人的信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虞秀儿在孙享福有正事要办的时候,一般是不会打扰他,待孙享福的奏章写完之后,却是关切的询问了起来。

“看夫君的样子,似乎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王浩此人所谋划的事情,总是让人难以抗拒,高句丽之事,便是如此,如今,他在云南又起谋划,为夫不得不防啊!”

“战略谋划之事,妾身不懂,但却知道一个道理,打铁总需自身硬,咱大唐自己国力强了,任他多少谋划,都是枉然。”

闻言,孙享福点了点头道,“嗯,秀儿说的在理,来日,为夫再去信渭南,让冶炼厂再多造一些新式武器装备储备起来,就算将来那些蛮兵闹将起来,在这方面与我们的差距,也会让他们吃大亏。”

虞秀儿又道,“自身强大,可不仅仅是武功方面,文治也是少不得的,今日妾身去了礼部上衙,见阿爷年过七旬,仍然要忙前忙后的操劳不休,心中不忍,细问之下才知道,礼部的人手也是紧缺的很,阿爷说,咱们大唐发展的太快了,管理人才跟不上,必须得把教育抓起来。”

“朝廷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已经够大了,今年,学堂已经逐渐向中下县铺开,不过,一个人才,可不是短短一两年能教出来的,况且,即便是朝廷把学堂开的到处都是,也要百姓供养的起家中的孩子读书才行,现在,百姓家里,十一二岁的少年,都已经开始当青壮劳力工作挣钱养家了,哪里会让他们去读书,所以,根子,还是在国民经济上。”

没事的时候,孙享福也是会跟虞秀儿谈论几句政治,来自后世的他知道,宋朝的文化传播,是这个民族历史上的最鼎盛时期,普通百姓识字率高达一成五以上,甚至超越民国时期。

然而,想要达到宋朝那种程度,首先你就得有宋朝的那种经济,拿目前大唐的经济来跟宋朝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首先人口就相差十倍左右,而按照去年全国的总税收将近六百万贯来算,跟北宋时期的年税收一亿六千多万贯来比较,还差着二十好几倍呢!

像水浒传里面,随便一个山野小店,都有大碗酒,大块肉销售,随便一个中级军官,都能拿出千贯钱来买刀的情况,想要在大唐出现,只怕有点难度。

因为,即便是剔除掉十倍左右的人口差距,唐初与宋朝的财税总量,也还差着近二十倍。

孙享福大概算了一下,大唐的青壮劳力如果月收入能有宋朝时期城镇居民的那个层次,即,每个有工作的轻壮劳力,月收入达到二十贯左右,估计他们还是会很乐意让家里的孩子先去读几年书,再考虑出来做事的。

以大唐现在普遍的青壮劳力月收入一贯左右来算,还要将其提升二十倍左右,才具备让普通百姓识字率达到北宋年间的一成五以上的水平。

这个任务,不是一点点的难度,连孙享福,都没有什么信心在一代人之内做到。

“阿爷说,前些日子,国子监有博士上奏陛下,说,既然本国目前招收不到那么多学子读书,可以放开学子的国籍限制,让所有的国家有条件的贵族子弟,都能够到我大唐读书,等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咱们再给他们做官的机会,将他们留在咱们大唐,这也是能扩大我大唐吸收人才的范围的一半办法,并且,还能通过这种体系,防止别国的崛起,毕竟,没有了这些精英人才,他们的国家,就很难法扎按起来。

陛下听了这个建议后,大为赞许,给那位博士加了官,不过,具体这件事情怎么操作,需要阿爷和孔祭酒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历史上,贞观朝从贞观四年开始,来大唐留学的外籍学子,就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鼎盛时期,光是中央学府国子监,就有数千外国学子进学,然而,它具体给大唐带来了什么好处吗?

文化传播方面,或许有一些,但是这些学子,却并没有都留在大唐为官,为大唐做贡献。

就拿派遣人数最多的倭国来说,可有一人学成之后,在大唐做到高官,青史留名了?

没有。

孙享福没有读过多少历史书,但是,关于唐朝的电视剧还是看过不少的,几乎是完全没有印象大唐出过什么倭国国籍的名臣。而且,除了武将方面,就没有出过什么有名的胡人文官。

所以,他听到这个计策之后,觉得,想法倒是不错,不过,真要执行的话,有待商榷,至少要区别对待,倭国鬼子,就算再有钱,也不能传他们真本事,佛经,儒家学说这类的,教教他们倒是可以。

“这事,回头我还要跟阿爷好好聊聊,对了,夏粮收割完,大军就要出征了,你这边想好了誓师仪式上,排什么乐曲了么?”

依照以往的惯例,其实一般都是一通鼓之后,全军将


状态提示:第435章 任务艰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