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重铸天朝>第173章 李鸿章的考虑

&任超恭敬的应道。

&刚才还说,俘虏了一百多名倭寇!这些人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置呀?”李鸿章又接着问道。

&职正要向中堂大人禀报!”任超见李鸿章问起,连忙说道,“卑职最近发现,城内的百姓由于无知,对倭寇心生畏惧。甚至有可笑之愚民宣称倭寇乃是什么妖魔鬼怪,刀枪不入!于是卑职便擅自做主,将这些俘虏游街示众,让城内的百姓都看看,这小鬼子其实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以免这些愚民再以讹传讹,惑乱军心,民心!此事卑职事先未向大人请示,还望大人恕罪。”

&件事你做的很好,我也正有此意,最近的民间的一些风言风语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李鸿章微笑着说道,像这种小事,李鸿章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然我们这次打败了日军第六师团,但是北京城南还有最少两万日军,廊坊那边还有一个日军第七师团的一万多人。子风以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呀?”李鸿章以一种商量的口吻征询任超的意见。

任超想了想心中琢磨着李鸿章的想法,实在想不明白这李鸿章为什么问出这样的问题,小鬼子还没有完全消灭,自然是先将他们消灭了就是了。任超猜不透李鸿章此时的想法,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卑职以为,现在倭寇损失惨重,再加上弹药不足,已经基本丧失了进攻能力。但是我军经过连番作战之后,也已经是兵疲将乏,不妨先休整一两日,待养精蓄锐之后,便可发动全面反攻,一举歼灭城南之日军主力,随后掉头东进。歼灭日寇第七师团,这样一来便可永除后患!”

&李鸿章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随后才开口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战争之至高境界。”

李鸿章此话一出,任超这才明白了李鸿章的想法,原来李鸿章这是不想打了,想借大胜之势,逼日本人讲和呀!任超自然不会赞同这样的做法,小鬼子的心性任超是再了解不过了。不将他们彻底打趴下,就始终是个祸患。但是任超也不好公然反驳李鸿章,而且李鸿章也没有讲明,任超只能装傻道,“莫非中堂大人想招降日军,只是以卑职对日本人的了解,这些倭寇生性凶狠,恐怕不会如此乖乖的投降,反而辜负了中堂大人的一番美意。”

李鸿章听后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其实李鸿章心里也是为难,这日本人是什么德行,他李鸿章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但是李鸿章真的不想再打下去了,且不说再打下去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大清国库空虚。这打仗打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打的白花花的银子呀!现在的大清实在是经不起折腾,安心发展才是正理。这也是李鸿章一味避战的根本原因。再开战之前,李鸿章便力主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为什么?并非李鸿章真的怕了日本人,起码在平壤惨败之前,李鸿章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真的会败!

&在的日本人已经是穷途末路。覆灭只在旦夕之间,我想日本人也清楚自己现在的状况。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主动提出和议?日本人还能不答应?”李鸿章开口说道。

&堂大人不忍生灵再受涂炭,与日议和,这本来是大善之举。但是卑职认为这倭寇最是无信,想当初倭寇未经宣战便冒然攻击我高升号运兵船,由此可见日本人之卑劣。所以卑职以为,议和的前提就是在我大清之日寇,全部无条件向我军投降,以防日军诈降,趁我不备,行偷袭之卑鄙行径!”任超心中难免有些失望,但是李鸿章的想法可不是他任超能够左右的,因此任超也只能劝说李鸿章要谨慎行事。

李鸿章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觉得任超说的也不无道理,这几万日军待在这里一天,便是一个祸害,让他们缴械投降,无疑是最安全的办法了,但是这些日本人未必会同意呀!李鸿章不禁有些为难了。良久之后,李鸿章才缓缓的说道,“我知道了,这一次辛苦你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职告退!”任超无奈只能起身告退了。

任超心情沉重的走出了李鸿章的府邸,按照任超的想法,现在议和还远远不是时候,最少要等到打到日本本土之后,到时候再逼日本人投降,才能一劳永逸。但是现在的任超人微言轻还无法左右李鸿章的想法,更无法左右朝廷的态度。朝廷不打,我就一个人打,老子就不信了,还打不过一个小日本!任超心中暗暗的下定决心。

任超不知道的是,其实李鸿章早就开始和日本政府接触了,现在的日本政府也已经被耗的差不多了,日本人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双方已经开始进行秘密谈判了。只不过日本人的胃口实在太大,而且日本政府对于大山岩的这支孤军也已经失去了控制。日本人还在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希望他们的大山岩大将能够顺利的攻占北京,之后日本人便可以在谈判桌上加大筹码。而清政府方面对于日本人的条件也是无法接受,而且大山岩正在猛攻北京,在才使得谈判被拖了下来,始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而现在日军大败,想要攻占北京的泡影已经彻底破灭,李鸿章认为此时的日本政府已经不再抱有幻想,和谈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接下来的事情应该非常顺利才对。

不过任超的提醒也多少对李鸿章产生了一些影响,再者说这几万日军也确实是个不小的隐患。李鸿章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派出使者招降大山岩。虽然说这些狂妄的小鬼子未必会乖乖


状态提示:第173章 李鸿章的考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