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小兵之霸途>第六百六十六章 官渡之战(二十七)
。。…。

不过,现在嘛,曹操在考虑着荀攸的说话,他觉得,如果能够避开袁绍的锋芒,自己主力大军仅只需要保持着对袁绍军的牵制,那么,他就可以命令曹仁、张绣率军从兖州向冀州发起反攻。这样一来,哪怕许都被袁绍夺得,袁绍也讨不是好处。

对于曹操目前来说,荀攸的此策,的确是上策。

可是。这不行啊。

在曹操的心里,他是输给任何人都不可以输给袁绍的,如果因为袁绍军的进击而放弃了许都,那么就等于他曹操在与袁绍之间的较量他曹操已经输了。

现在的许都。已经是京城,是曹操的基根所在,曹操不敢想象,一旦许都落入了袁绍之手,这对于他曹操的声望打击将会有多大。更不要忘了,哪怕曹操是主动撤离,带着献帝迁都到了别的地方重建一个新的京都,这对于曹操的打击都将会是致命的。因为,袁绍此刻攻击他曹操,乃是出师有名的。是打着一个讨伐曹操的这个汉贼之命来的,就算曹操极力否定,但是在大汉天下人的眼中,现在的袁绍,似乎的确是代表着正义的一方。因为。当初声讨董卓之时,就是袁绍作为盟军的盟主,现在,他又再讨贼,虽然不是与当初天下英雄结盟,但他有了一个先例在前,所以。天下人绝对会认为袁绍是正确的。。…。

在这个时候,如果曹操再学当年的董卓迁都,那么这就更加坐实了他曹操就是与当初董卓一样,都是一个为祸大汉朝廷的奸贼。特别是曹操挟帝迁都,将来水洗都不脱曹操这个奸贼、汉贼的谦疑。

嗯,你说你不是奸佞。那么人家明明是来声讨你曹操,匡扶大汉,为献帝清理身边的奸臣的,你若战胜了袁绍,那么谁都没话可说。但你却要带着献帝离开许都这个朝廷,你曹操这是到底是做什么?还不承认你是如当初董卓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么?

应知,袁绍可是当初袁氏一门四世三公之后,哪怕袁家已经被董卓灭了门,但是,其后人还在,其袁家的声望还在。到时候,已经沦为贼的曹操,还会有人报效于他么?恐怕,大多都会跑去投靠袁绍了。…。

因此,

曹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放弃许都的。

还有一个,一直压抑在曹操心底里的原因,让曹操宁可以官渡与袁绍一战都不可以退让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他直到现在,一直都把握不准新汉朝太傅刘易的脉博。他几乎无时无刻的都在思索着当初刘易与他立下君子之约的意思。他一直都在测度着刘易跟他相约的,说他与袁绍若大战,刘易主动提出不会干涉他与袁绍的大战,在他与袁绍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刘易的新汉军不会兵出中原。对于这个,曹操一直都有如有一块大石压在他的心头。因为,本文来源:,刘易那样说,那岂不就是在暗示他,刘易将快要兵出中原逐鹿天下?。…。

嗯,于曹操来说,他最大的对手可不是袁绍,早在他的心里,认为刘易才是他最终的对手。现在,他不旦要想着如何击败袁绍,还要想着万一刘易出兵中原的时候,他要如何应对,要如何确何自己的势力的安全,又要考虑万一要与新汉朝的大军交战,自己要对何夺取最终的胜利。

所以,曹操真的不能退,他一旦退走,让出了许都给袁绍,那么,在世人的眼中,就等于他曹操败了。这个时候,新汉朝的新汉军一动,他曹操就完陷于被动的局面,所谓的徐、扬、豫这三大州可以给曹操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转余之地,这其实也只是相对的,是建立在新汉朝不出兵的情况之下的情况,若新汉朝要出兵争霸天下,在新汉朝那强大的水军之下,除了豫州可能还好一点,但徐、扬两州,肯定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落入刘易的手中。

曹操想来想去,觉得,官渡与袁绍的一战,将会是决定将来天下谁属的一点,可不仅只是他与袁绍两人之间的胜负关系。

曹操知道,与袁绍一战,自己若败,那么就万事皆休,若胜,则还可以来得及布置,准与新汉朝的大军争战的事。只要战胜了袁绍,曹操马上就会对自己所有的势力地盘进行一次彻底的治理,固巩自己的政权,然后驻重兵于与新汉朝交界的各个地方,一边提防新汉朝一边整军,厉兵秣马,准备与刘易一战。。…。

嗯,曹操的心思,与历史上相比发生了不少变化。因为历史上,曹操自从击败袁绍之后,他便是大汉当中实力最为雄厚的霸主,他所想的。就是如何夺取整个天下,所以,他跟着不久,就一边收取河北的冀州、幽州等地。一边借灭刘备的借口,进犯荆州。跟着尽起大军,乘势欲渡过长江南下,夺取江东之地,卷席天下。说真的,如果曹操没有了赤壁之败,那么历史将会改写,也不会有所谓的三国时代了。

嗯,一切都是如果。

现在,曹操必须要给自己信心。相信自己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击败袁绍,就在官渡,决不能退缩!

他似是沉呤了好一会,这才摇头对荀攸道:“公达。曹某知道你所说的,如今的形势之下,我们似乎当真的是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可是,曹某不能退,绝不能退!”

曹操坚决的道:“董卓迁都,害得数百万百姓受祸,如若我们迁都。那许都的百姓怎么办?曹某若迁都,必会失义于天下。失义于天下……呵呵,董卓的下场如何,这就不用曹某多说了吧?何况……算了,还是不多说了。”。


状态提示:第六百六十六章 官渡之战(二十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