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小兵之霸途>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千白马义从

想来,其实也不能怪公孙度跟公孙瓒翻脸。

毕竟,权力对人的吸引力是不可理喻的。

一个人,在没有执掌权力的时候,其心或者还可以保持着一个平常的心态,但当享受过了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快意之后,那么,此人就似中了毒,上了瘾,不太可能说放下权力就能放下的。

就拿后世的官场来说吧,像公孙度这个“辽东王”,实际,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一个省级的大员吧。一个人,能够做到省级大员,也就等于是一个封疆大臣,一方番王了。试问,爬到了省级大员,再让他平白无故的辞官,放弃他的权力,或者,降下去做一个地方的小官。他们愿意么?恐怕,如非不可抗力的因素,他们肯定不会放弃手上的权力,誓死都要保住自己的官位吧?

公孙度,他怎么说都是一方诸侯,在辽东,他一呼百应,手握辽东百万人的生杀权力。他现在,只是想保住自己的权力,发展自己的势力,那什么的投降啊,归顺啊什么的,他是从来都没有想过,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念头。他听都不愿意听公孙瓒说这方面的事。

怎么说,自己也有十数二十万的军马,比起新汉军,或者微不足道,可是,凭自己的实力,要割地称王,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何况,再大不了,可以退出辽东,率领自己的军马进入高句丽的地界,亦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在高句丽自立。自己自立,独据一方。呼风唤雨,岂不快哉?归顺新汉朝?腑首听命?再为刘易卖命?公孙度还真的没有考虑过。

现在,他几可以肯定,乌桓人集结了百万大军,他们的目的。肯定不会是他,必然是新汉军。他甚至,都可以预见,乌桓大军与新汉军,必有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只要他们战在一起,那么。他就有机可乘。起码,两家必定会打得两败俱伤,最终,任何一方胜出,都不可能威胁得到他。说不定。他还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什么的好处呢。

把公孙赞控制起来,再把公孙瓒带来的人马都控制起来。这就等于抓住了一个筹码。到时候,新汉军若败于乌桓大军,那就早好不过了,他完全可以迫降公孙瓒,因为失败了的新汉军,不可能再威胁得到他。那么,公孙瓒也有可能在看到新汉军失败的情况之下。归顺于他。而如果是新汉军打败了乌桓大军。那么,到时候整个大汉北方的关外,就是他公孙度说了算。被新汉军打败的乌桓人,也只能在他的脚下颤抖,向他公孙度臣服,收复了乌桓人,那他的势力就会大增,地盘亦从辽东这一隅之地扩张为整个北方大草原。取代现在的乌桓大王蹋顿,成为北方的霸主。当然了。如果新汉军打败了乌桓大军之后,万一马上又要对他动手的话。那么,公孙瓒就可以作为与新汉军谈判的筹码,迫使新汉军退回关内。

反正,不管如何,公孙度都不打算投靠谁,在他的心里,有太多的后路,有太多的掘起大计。所以,公孙度毅然的把公孙瓒羁押起来。

只要再把随公孙瓒进城来的人给看押起来,又把城外那三千余护送公孙瓒到辽阳来的军马都看押起来,那么,他就暂时安全的。先不让新汉军知道来到自己辽阳城的公孙瓒的情况,那么新汉军就不会马上对他发兵攻击,拖到乌桓大军杀向幽州了,到时候,新汉军就只能采取一个守势,再也不能威胁到他。

给下面的人分别下了命令之后,公孙度准备前往官衙,跟自己下面的军将好好的策划策划将来的行动。特别是在乌桓大军还没有正式向幽州发起攻击的时候,要如何提防乌桓人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乌桓人顺带的杀到辽东来。

可是,他才命人下去收押公孙瓒带来的人,很快就有人慌张的跑来向他报告,说有公孙瓒的人闯出了公孙府,出城去了。

公孙度闻报心里一惊,但很快又冷静了下来,再下命令,让人率军马上追捕,把城外的三千公孙瓒的军马都抓起来,如果敢反抗,可以向其发起攻击。

公孙度就不相信,还有人能够逃得出自己的大军的追捕。

而在公孙府的田楷、关靖及那百来人,很快就被公孙度的人围了起来,强迫放下了兵器,被关押了起来。

公孙度的命令还没有这么快传到城外,史阿与一众师兄弟一路无阻,飞马返回到了城外的三千军马的军寨当中。

这个军寨,是公孙度军的军寨,暂时让出来,安置公孙瓒的这三千骑军罢了。

而史阿从城内赶到这个军寨,他就察看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因为,在这个军寨的四周,居然隐隐的被公孙度的军马给围了起来。

所以,史阿带着一众师兄弟一闯进军寨,马上就下令,让所有将士马上集结起来,全体上马,准备应对变化。

这三千白马义从,大多都是追随公孙瓒征战多年的精兵,无论是战力或是军纪方面都是极强的。

实际上,他们基本都是经过赵云的训练,跟随赵云征战多年的老兵。

史阿的身份,他们都知道,除了公孙瓒之外,史阿可以对他们发出任何的命令,绝对听从史阿的调动。

果不其然,当这支白马义从刚刚集结好,军寨之外,就轰隆隆的驰来了无数公孙度的骑军,有从城外别处驰来的,也有从城内奔出来的。当然,还有早就在这个军寨四周虎视眈眈的公孙军。

史阿极少独自统军,但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何况,他这段时间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千白马义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