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刘易都交由朝中众臣去处理这件事了。这些外交词令一般的动作,刘易还真的不太习惯。
十一月上旬,少帝正式退位,同时,在皇宫之内,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登基仪式,宣布刘易正式登基为帝,百官朝拜,万民拜服。
刘易正式为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追封朝数位先帝,这些亦是一众朝官按传统的举止来要求刘易要这么做的。
然后,就是封少帝为长安王,赐长安王宫给他,再封献帝为陈留王,赐许昌王宫。同时,定洛阳为中都城,长安为西都城、许昌为东都城。宛城为南都城,北平为北都城。
另外,还分别对不少与原来汉室的人进行一定的封赐。当然了,刘易现在的封赐。都是名誉上的,他们不会具有真正的实权。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封亲族罢。搞这些,其实也有一个意思。就是说,汉室枝繁叶茂的意思。
跟着。封万年公主刘慕为皇后,别的嫔妃暂时没有封赐。但奉原皇太后何婉依然为太后。居于原来的慈清宫,先帝的数个妃子,也有封赐,依然居于宫中。这个,也是表面的功夫了,奉先帝的女人在宫中,说是表达对先帝的孝义,实际是什么会事,知道内情的,谁都懂的。说白了就是兄终弟及,刘易将先帝的这些女人收为自己的妃嫔罢了。如阳安公主、益阳公主、长社公主等,也一样有封赐。
跟着,又得以新帝的名义祭天,祭皇陵,祭英烈墓。
朝中的老臣,不停的劝刘易,祖礼不可废,要不然,刘易还真的不想走那么多的程序。
当然,这还没有算完,还得刘易前往泰山封禅。
不过,要等过完今年,明年清明时节才会到泰山去。因为泰山封禅台要进行重新的修整,还得要为皇帝到泰山之后的居所修建一座行宫。刘易虽然要求从简单,但也得要修一座行宫。
原本,按众臣要求,刘易要纳妃,要举行大婚,得要等泰山封禅之后方可以。但刘易力排众议,不想让自己的女人再等太久了。所以,决定要在年前大婚,正式补办婚礼,迎娶家中的女人入宫。
嗯,主要是刘易登基为帝之后,便将长居于宫中,不易再到洛阳城内的刘府居住了,皇帝要有皇帝的威仪及行为准则,其一举一止,都要成为大汉百姓的典范,不可废礼。
刘易才登基不久,便被那些老臣弄得头大。至此,刘易才明白,原来做皇帝是那么麻烦的,不但要日理万机,还得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跟宫中的仪官学习那些礼仪,说是行要有皇帝行姿坐要有皇帝威仪。甚至,连说话都要学讲“官话”。
那些老臣真的把刘易弄火了,将他们一个个斥责了一翻。然后才不管那么多,先提出正式废了跪礼,不过,这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天地君亲师,臣跪君,妻跪夫,此为大礼,万万不可废。
最后,刘易与众臣折衷,就是平时不用跪,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才行跪礼。因为刘易觉得跪来跪去,实在是太过歪腻了。
想想,每一个人见到自己,首先就跪下口称皇上万岁,然后要自己一本正经的叫他们平身,方可再说其他事儿。还有,自己身边的女人,见到自己就跪,哪怕端给自己一杯水,也跪着送来,这也太烦了。什么不能正视自己,看到自己得低头目垂地什么的,刘易觉得,真的是烦不胜烦。
那什么的妻跪夫什么的也同样是如此,两夫妻,相敬如宾不好?动不动就跪着,进门跪,出门跪,哪怕是为丈夫脱一件衣服也跪着,那多么没有情趣啊?
所以,在刘易的坚持之下,跪礼只能在一些正式的严肃的场合下跪。别的时候,都不用那般。
然后,就是废除一些烦琐的礼仪。比如皇帝出行要如何如何讲排场什么的,迎接一个人什么的,也要如何如何。这些通通都废掉。
还有,一些有如是格式化的口语什么的,也废除。什么的皇上万万岁,娘娘千千岁,这些如同口号一般的口语,也不要了。
见一个面,什么都没说,就先呼什么的万万岁千千岁,也是让人烦。
不过,如正常的拱拱手或挥手打招呼,很注目礼这些,还是要的。
废除了诸多的恶俗之后,刘易在皇宫当中才觉得稍为自在一些。刘易真的不想在自己做了皇帝之后,就跟自己的女人有了一层隔膜。就好似自己高高在上,她们都要对自己膜拜,要做出一些烦琐的动作及说一些多余的话方能与自己如常的交流。
想想,如后世的一些电影电视当中的那些皇帝及皇后或与其妃子那些。大家坐得一本正经,说话又是客客气气的样子,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动作,似乎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如在做文章一般。如此过着有何意思?
男女之间嘛,该如何便如何,想抱就抱,想睡便睡,打情骂俏,心心相印才是过日子,才是真正的快活啊。
所以,对于一些让刘易觉得非常烦杂,不合理的东西,就一个字,废!废!废!
众臣见刘易发了脾气,也就没有在这方面跟刘易斗气太多。毕竟,成立新汉朝以来,刘易都已经在慢慢的改变了许多的陋习,对于许多的习俗有所改变,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这一切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只要刘易能够带领大汉振兴,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
如此,便是操办刘易跟那么多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