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护国公>第三六一章 弑君

潼关。

锦衣卫长安站站长秦明,看着不远处滔滔黄河,还有隔河相望的风陵渡,然后牵着马走到这座周长十几里的要塞西门前停下,然后拿出自己的路引递给守门的军官……

李自成治下出门必须带路引。

不仅仅是路引,其实还有定量供应的粮票。

经过了这么多年完善,这套以piào jù为基础的定额分配制度已经运行顺畅,而且关中百姓都已经习惯,甚至适应了这种生活。所有那些非农业人口都根据身份,性别,年龄定期发放定量的粮票,然后再凭票购买定额的粮食。农业人口则在公社内部进行分配,公社产粮不够内部分配的,视情况向粮站购买,或者赊,但第二年还还不上的话……

公社主官就会受严惩了。

至于他怎么惩罚公社内部那些落后分子,这个李自成就不管了,抽鞭子打板子都随便。

而多余的则由粮站收购。

卖粮的钱用来根据布票买棉花和棉布,还有盐。

这个也可以凭票赊。

至于公社的农业税收全部免除。

李自成兑现的就是均田免粮,所以他说到做到。

军队不算非农业人口,因为所有公社社员都是军人,只有征集起来的常备军才由李自成供养,但常备军的数量并不多,目前也仅维持七万,三万是刘宗敏统辖西征的。但无论雁门关还是太行线,都没有常备军,只在太原和平阳各两万,不过即便这样也没人敢来打他,因为一旦越过了这条线,就需要面对无数全民皆兵的公社。

那是真正的wāng yáng大海。

每一个公社就是一个西班牙方阵。

每一个公社就是一个坞堡。

而常备军和各级官员,实际上就是李自成的矿业,工商业,掠夺业来养活,他是不用农民一粒粮的。

而且对于非农业人口来说,他这里的粮价很便宜,一石江南产的大米也不过一两银子,而且这一两银子绝大多数其实也是李自成发的工资,但没有粮票的话是一斤也别指望从正常渠道买到。

包括在饭店吃饭也是如此。

没有粮票就买不到主食,饭店也是要根据所收粮票购粮的。

至于黑市那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也没人玩黑市粮,玩黑市粮是要赚钱的,哪个黑市商人会一两银子进口一石粮食,然后辗转数千里运来再卖一两?李自成不要运费,多少钱买多少钱卖给百姓,但那些想靠黑市赚钱的不可能这样。

不过定量供应的食物只限于粮食。

粮食以外不需要,肉类,鱼类和水果蔬菜之类,这个不需要粮票,甚至允许zì yóu交易。

当然,价格肯定不菲。

有钱可以吃饭店不用粮票。

只要你光吃肉和蔬菜水果就行!

所以出远门的人不带粮票是肯定不行的。

同样不带路引也不行。

路引由所在公社或者所属单位盖章,而且标注其出门原因,目的地,甚至大致的时间。没有这东西出门肯定是会被抓的,除非有足够的钱,能够买开沿途所有通过的城门。

不过秦明不需要担心。

因为他此时的身份是长安一家商业公社的采购员,正拿着路引前往洛阳。

李自成的对外贸易完全由这样一个个商业公社负责,但其他几家的商人并不能随意进入关中和山西,只能在几个特殊的开放城市。比如和杨庆的贸易都在洛阳,南方的货物运输到洛阳,在那里和李自成的商业公社进行交易,后者负责将这些东西供应内部的一个个商店,或者将这些东西运往遥远的西域。和张献忠的贸易则在汉中,甚至他和北边的蒙古人其实也在贸易,那个在雁门关,后者向他提供马匹牲畜,他卖给蒙古人茶叶和香料,同顾实汗那里的贸易则在兰州进行。

李自成对陇右实行一定意义上的分封制,准确说就是节度使。

他手下的将领很多被封到陇右河西走廊甚至河套一带,他不会给这些人辗转数千里送粮,但这些人在自己的辖区怎么管理他也不管,比如金声桓在他这边职务就是襄阳节度使。

不过分出去的这些节度使,在自己地盘上很多也是公社制。

毕竟这套制度真好用啊!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没有现代的那么多追求,他们要的就一样,能吃上饭就行,哪怕吃不很饱,只要能有粮食吃就行,哪怕吃的粮食只是地瓜干也可以,之前那些年真得都饿惨了。

关中因为饥荒和战乱,至少死了一半的人口啊!

再说李自成就那么两类票。

一是粮盐票二是棉布票。

他就这两类是必须定量供应。

但放牧养殖,狩猎还有捕鱼,这些统统都开放,他只是自己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是生存必须的衣食这两样控制并定量供应,其他是开放可以自己搞的。商业的垄断经营只是为了把利润收在自己手中,以便用来采购粮食和棉布,但老百姓自己种个菜采个野果打个猎他是不管的。尤其是打猎甚至受他鼓励,他自己没事就经常跑去打猎,然后秦王府里很大一部分食物都来自这个。

而这种粮食定量供应制度,的确会造成些问题,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可能做到那么科学合理,但这一点可以容忍,因为没有定量供应那就得大量饿死人。

布票也是如此

事实上布票不可能计算严格,那么大计算量根本不是他能做到,真要给每个人正好满足需求,那恐怕得上


状态提示:第三六一章 弑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