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靖国策>第四章 鱼龙混杂

三个人领了军令,趁着皎洁的月色,快马加鞭赶往前锋弓弩营。

建康都统司是炎宋皇朝御前十大驻屯大军之一,总兵力有五万多人,共分前后左右中五军,除中军统帅营驻扎在建康城外,其它各军分散于淮南西路各个边城要塞。前军的前锋弓弩营就驻扎在淮河南岸的寿春县城北,距离淮河只有一箭之地。

从庐州到寿春县有两百多里的路程,这一路虽然月朗星稀如同白昼,可惜三匹马的脚力明显不行,一跑腿就发软,估计是营养不良的缘故,就这样走走歇歇,折腾了一整夜,直到黎明破晓时分才赶到弓弩营。

一到营地就发现情况极不正常,营帐里空无一人,连值守的军卒都没有,倒是界河方向人声鼎沸,嘈杂得十分厉害。三个人急忙催马上前,却见漫长的河岸线上,黑压压的站满了各色人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五百名弓弩营的甲士们一圈圈的渐次排开,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扇面形阵营,士卒们手里端着弓弩严阵以待,把那些手无寸铁的人们围困在河岸一侧。

轩辕昭翻身下马,把缰绳随手扔给后边的毕宗卿,自己则手摇马鞭大踏步走上前去。轩辕昭此前就是此营的副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名带兵校尉扭头正好瞅见他来了,赶紧跑过来行了个军礼道“轩辕将军,您怎么来了”

“我奉军帅之命前来协防你们前锋营。蒋校尉,你们主将夏震将军呢,河边那些人是怎么回事”轩辕昭马鞭一指问道。

蒋校尉忙答道“这些人都是从北虏过来叩关的中原遗民。夏将军亲自去寿春城禀报安丰知军史大人了。”

自从炎宋皇朝南渡之后,中原遗民不堪北朝虏人的迫害,隔三差五就会从界河处偷渡到南朝,此举曾一度引起两国关系剑拔弩张,后来南朝便不再公开招纳归正之人,不过有些边境守臣为彰显皇朝仁厚之德,偶尔有十个的混过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自便了。

今日突然成百上千的涌过来,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了。前锋弓弩营正将夏震命士卒将这些人围住,一个都不准放走,他则快马加鞭去寿春城向知军史远道禀报。安丰军的治所在寿春县城,距离淮河只有二十几里路,轩辕昭他们路过寿春城之时,夏震刚刚走进知军史远道的府邸。

轩辕昭由队将、准备将,一直干到一营副将,在弓弩营呆了差不多两年之久,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以前经常会碰到南下叩关的北国流民,不过这次如此之多,连他都没想到。

临走之时郭嵩告诉他,姚先生获得绝密情报,说是北虏这几日会突然宣布禁绝边界榷场,不准两国边民再互相通商,而且还会在淮河北岸实行全面戒严,具体目的不清楚,总之北虏近期可能有重大军事行动,让他到了前线之后,密切关注北军动向,相机做出决断,必要时须过河去侦察一番,摸清敌情动机等等诸如此类。

据今日这种情况分析,估计北虏已经开始行动了,这么多人乱糟糟的堵塞在长达数百米的渡口边防线上,一旦对面突发敌情,会严重阻碍排兵布阵防守阻击的。其实,轩辕昭更担心的是,这些归正人鱼龙混杂,上千人里面如果暗藏几十个北虏玄衣甲士,趁乱里应外合,后果将不堪设想。本营主将不在,事态严重而又紧迫,轩辕昭顾不得别人说他越厨代庖了,只见他剑眉紧锁轻喝了一声道“蒋校尉,速召传令兵过来”蒋校尉愣怔了一下,随即答应一声转身跑开。

时间不大,五天名背插各色令旗的军卒急忙跑了过来,迅速排成一排站在轩辕昭面前,准备传达他的命令。三名弓弩营的副将闻讯赶来,见是前军大营的正将轩辕昭,后面还站着两位风尘仆仆的副将,一看就知道他们是连夜马不停蹄从前军大营赶过来的,听说是奉了郭统领的将令前来协防,更加不敢阻拦,是以任由他发号施令。

轩辕昭立即下达命令,让各队士卒迅速将叩关的流民押到营所里的教军场。教军场在营所的正中位置,方圆五六亩地,足够容纳这上千人。

黑压压的人群很快都被赶到教军场里,弓弩营的将士们在教军场外围了一圈,营所四周的栅栏外面又围了一圈,里面既便真的暗藏有北虏甲士,等下挨个一搜,恐怕插翅都难逃了。

轩辕昭见里外都已经布置好了,于是一声断喝,给我搜几十名军卒手持利刃,如狼似虎一般冲入人群之中。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贴身仔细搜查,看看里面有没有暗藏利刃或者身穿软甲的可疑之人。

人群中突然骚动起来,有四个白衣儒冠的人特别扎眼,他们手舞足蹈高声喧哗,叫嚣得格外卖力。

其中一个五十多岁老夫子模样的人奋力挤出人群,手脚并用迅速爬到高高的点将台上,冲着下面的人群大声宣泄不满情绪“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炎宋皇朝向来以仁义治天下,我们都是冒死南归的中原遗民,从昨日戌时到今日卯时,滴水未进且渴且饿,本指望到了南朝有口热乎饭吃,谁知却被陷入此般囹圄之地,军中这些虎狼之士,还要近身搜查,真是辱面又污身此等不仁不义之举,岂非令天下归正之人齿冷心寒”老头情绪异常激动,好像是遭受了奇耻大辱,下颌上的几缕花白山羊胡须一撅一撅的,看上去十分滑稽好笑。

另外三个白衣儒冠士子模样之人,跟随老夫子走到点将台下之后,他们分别面对着


状态提示:第四章 鱼龙混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