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靖国策>第六十六章 盘根错节(二)
惊,提点大人可以说是钱宝的外行,他怎么这么快就猜到了嗯,且听他说的对与不对。

轩辕昭站起身慢条斯理条分缕析道“我朝一个大钱当十个小钱使用,如果私人拿着小钱去鼓铸大钱,每两个小钱就可以鼓铸一个大钱,十个小钱就可以鼓铸五个大钱,也就是相当于五十个小钱,整整翻了五倍。

小钱都被铸成了大钱,然后又重新流通到市场里,平空增加了五倍的钱币总量,自然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方面小钱短缺严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李干办,本官说的对吗”

李彦乾眼睛里闪着幽幽的光芒,他站起身深躬一礼道“提点大人思维敏达,下官佩服之至”如此一说,自然就是认同轩辕昭说的都是对的了。众人惊叹之余也都起身附合称颂,轩辕昭在一霎那之间居然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不过稍纵即逝,他心里很清楚,被人拍马屁的确很受用,但恰恰也是最危险的,很容易从云端瞬间跌到深渊里。

众人正在欣喜之时,徐经文突然泼了一盆冷水道“提点大人和李干办说的都没有错,小钱私铸成大钱,的确是此次宁江府钱荒的始作俑者。但是各位想过没有,搅动如此规模的钱荒乱局,不是普通升斗小民能够做到的,必得有通天的大手笔,换句话说,至少要有几百乃至上千万贯钱在后台运作,谁才能有如此大的吞吐量”

闻听此言,大家一起望向两大钱监的监当官,赵普安和史守德都慌了神,忙站起身解释道“钱监虽然是造钱的衙门,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多余的存钱,全部会上缴漕司调度,这些都有案可稽。”他们说完眼巴巴地望向甄世淮。

甄世淮哈哈一笑道“他们说的确是实情,正堂公审之时通判大人就已经核实过了。”唐崇璟听了也重重的点了点头。

轩辕昭看了一眼甄世淮,他是事功宗的人,漕司如果有问题,估计他早就向叶先生禀报了,那么眼下最可疑的就是宁江官府了,他们完全有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每年岁铸定额三十万,再加上盐酒茶的买卖以及各种税收,一年过手的铁钱至少在一百万以上,经年累月自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额。

唐崇璟缓缓站起身声音沉郁道“案情推勘到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了,只有官府才具备搅动市场乱局的能力,州府官员才是最大的嫌犯。唐某作为本州通判深感痛心,但是提点大人说的好,我们要以大局为重,共克时艰,接下来就请各位开诚布公,大胆揭开事实的真相”

李彦乾突然嚯地站起身道“事不宜迟,李某恳请提点大人和通判大人,即刻将司户院的银库主薄和书表主事羁押起来这两个人干涉重大,他们掌管着官府所有的钱币支出和收纳账薄,确系最重要的人证”

轩辕昭明白李彦乾的意思,知府宋鸿铭很快就会带兵返回府城,他一回来再想动他的人就没那么方便了,必须先下手将重要人证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将会如唐崇璟此前所提醒的那样前功尽弃。

轩辕昭正要发话,站在他旁边的程仲甫急忙重重的吭了一声,然后朝他使了个眼色,轩辕昭立时会意,这里面除了唐甄二人之外,其它人面目不清,不知是人是鬼,老程这是在提醒他不要急于做决定。

就在这时,忽听唐崇璟用十分倦怠地语气说道“提点大人,天色已晚,大家都乏困了好几日了,唐某看今天就议到这里吧,至于李干办所说羁押重要人证之事,事关重大,还是等明天府台宋大人回来再议吧。”

轩辕昭点了点头,他明白唐崇璟这话的意思与程仲甫如出一辙,于是笑道“好吧,那今天就议到这里,明日府台大人一到,就请他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吧,大家也正好省省心,好好将养几日。”众人一听,终于可以回去睡个好觉了,赶紧站起身告辞离去。

不知不觉中,此刻已经是华灯初上时分,府衙内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烛光昏黄幽暗,头顶上的夜空没有一丝亮光,深邃得不着边际。

程仲甫领着唐崇璟和甄世淮去府衙后院的寝房里休息,轩辕昭则快步走到前院的签押房里,命令当值军卒火速把戍卫子城的临时指挥官毕宗卿找来。事不宜迟,他要连夜开始行动。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 盘根错节(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