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紧锣密鼓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解释,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德国空军可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杀手锏就这样暴露给对手。其实这些东西说穿了也没什么。德国人能搞出来的东西,华夏和协约国琢磨一下也能搞出来,双方距离摊牌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如果现在暴露的话,在最终之战前,协约国最不济也能整出一套相同的配置!

但是老这样耗着也不是办法,帝国的血管在流血,德意志的船只在公海遇难。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不作处理是不行的。但是怎么处理显然是个问题,如果说目前能调动的同盟国舰队是一只猛虎的话,那么这支小舰队再不济也是一只恶狼,闹不好自己也要挂彩。而且双方是在辽阔的大洋上作战,搜索敌人是一个比战斗更麻烦更难解决的问题,看起来规模很大的舰队一旦散开后根本无法形成对对手的优势。相对于被击沉几艘主力舰,沉几艘商船反而是小事了!

于是乎,同盟国海军高层经过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满大洋和对方捉迷藏,倒不如设一个陷阱让对方主动找上门来。而且交战海域最好是在大陆架附近,这样的话同盟国还可以依靠远洋侦察机来完成侦察任务。陆基攻击机群更是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让这个陷阱更加真实,更有诱惑力,德国海军还专门安排了一支高速运输船队装载一定量的物资跨越大西洋。当然,这支运输船队的航线非常有考究,尽量避免在远海航行。几乎是贴着英国、法国的领海边缘行动。在考虑了伊朗舰队的位置以及双方航行的时间后,德国海军认为对方最终可以选择的伏击地点应该在伊比利斯半岛外海。而这一块地区在德国陆基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海军的航空母舰也可以很快部署到这里。如果对方经不住诱惑的话,那么卢克纳尔有信心将对手一网打尽。

至于说对方可能在直布罗陀海峡部署潜艇,卢克纳尔伯爵也考虑到了。部署在西班牙和北非的同盟国扫雷舰和猎潜舰几乎每天都将海峡航路扫一遍,而且在关键地区还部署了防雷网和反潜网,一些破旧的民船也被沉在了海底,用于阻挡对方潜艇进入港口。再加上卢克纳尔伯爵准备晚上驶出海峡。所以完全可以把暴露的概率降到最低。

而为了彻底吃掉这支舰队,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可是下了血本的。这支庞大的舰队包括3艘舰队航母,其中两艘是3万吨级别的装甲航母,分别为德国海军的毛奇号航空母舰和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号。一艘1.8万吨的布吕歇尔号航空母舰。这三艘航空母总载机量高达290架。还有三艘航空巡洋舰。分别为德国海军的埃姆登号和克尼斯堡号,以及奥匈帝国的地中海号。此外还有两艘战列舰和6艘巡洋舰以及多达12艘的驱逐舰!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最多可以拥有将近350架飞机。再加上可以动用的陆基飞机,总兵力能达到500架左右!按照德国人的说法,只要目标处于机群攻击范围之内,一lún_gōng击就可以彻底消灭对手。

本来德国人还打算拉上西班牙舰队。但是西班牙人一直以舰队需要维护为由拒绝参加即将爆发的战斗,再联想到当德奥土耳其三国和伊朗开战时西班牙并没有宣战的行为,德国对西班牙政府的态度也越发不满。不过这些事情不是卢克纳尔等人可以考虑的。整个地中海同盟国可以调集的舰队已经集中了大半,就等着对方送上门了!

德国人在磨刀霍霍的时候,苏默等人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德国人选择尽可能短的航线航行,这支12艘船组成的运输船队显然无法逃避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海上巡逻机的眼睛。而通过事先约定的通讯方法,正在大洋上晃悠的苏默等人也对对方的航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了解了,并不代表能够成功逮住对手,毕竟现在苏默舰队的巡航速度也就18节左右。再考虑晚上无法侦察的时间。苏默他们想要逮住对手确实不容易。

既然在外海方向无法发现对手的话。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对方必经之路上等着。但是很可惜的是,直布罗陀海峡对于苏默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万劫不复。面对陷阱和陷阱上的奶酪,苏默等人迟疑了。情况太过凶险,甚至有些超出了苏默等人可以接受的底线。

“我觉得这次行动的危险性有些大。直布罗陀海峡是绝对不能去的,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在比斯开湾附近进行一次尝试。按照对方的航线信息和航速情况,对方很有可能在晚上进入比斯开湾,避开最后一段危险海域。如果我们此时全速向北航行的话,可以在比斯开湾试一下。”苏默看着海图说道。

“窗口时间非常短,因为我们必须在对方远程巡逻机活动半径之外机动。即使以30节的最高速度航行。等我们到了目标区域,最多也就只有1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侦查和攻击。而这段时间根本不够机群完成攻击和回收工作。运气好的话,我们还可以打沉两艘船,然后扔掉飞机。要是运气不好的话,我们可能只能捞起飞行员然后撤离。毕竟夜间降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的事故。”坎宁安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我们可以试试夜战,我们的战舰装备了新式的雷达,即使在晚上也能发现目标,这个区域内除了德国舰队之外不存在别的大规模船队。我们只用攻击除了我们之外所有


状态提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紧锣密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