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七百四十五章 明争暗斗

想让华夏共和国降低领土要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点英国人非常清楚。削减战争赔偿倒是有些可能。毕竟现在华夏政府虽然控制了不少地方,但是继续推进下去的可能已经很小了。野支持,很显然,继续打下去的话华夏陆军推进能力有限,这也是为何华夏政府圈地的时候没有要更多的原因。占领了然后控制了才可以成为赢家。即使俄国人一直拖下去,不签条约,华夏政府也绝对很难推过伊尔库兹克。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华夏共和国内部的财政赤字已经有些高了,徐杰虽然是军人出身,但是绝对不是穷兵黩武之辈。打仗要有利益的,徐杰在这方面和英国人很相似。

但是俄国人同样也不能拖下去,十几万俘虏需要赎回,这里面有大量的贵族和军官,就算沙皇不关心,但是这关系到一大票的亲王公爵什么的。尼古拉二世可以不要士兵但是能不要那些贵族吗?显然不行。而在英国人看来,那些经历过大战的低级军官和士兵显然更有价值,这些有实战经验的部队只要拥有先进的武器和较为优良的战术,那么在未来对抗德国的战斗中必然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前者和后者法国人表示都可以提供。

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人的战略还是十分精妙的,现在俄国人已经是自己的死党了,那么英国人认为自己有义务来帮助这个朋友来解决远东的麻烦,并且帮助他重整军备来解决战斗力低下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华夏共和国,而英国人同时认为华夏共和国的软肋已经让自己抓住了!

“华夏政府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现在的华夏面对着三个重要问题,第一过高的财政赤字,华夏政府为了应对这场战争,至少已经欠下了不下2000万英镑的外债。第二就是大量复原军人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不仅仅是说那些拿着枪的军人,还有政府征调的大量辅助人员和相关的单位。战争结束后上百万人可能都要离开原来的岗位。如何安置这些人明显是个大问题。第三就是华夏工业的转型,以军事工业为主,并且经过动员后的国家工业体系要向和平时期转轨,而大量的军工厂将没有新的订单。这对于个人、工厂和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很难处理的事情。”在一份英国政府的内部报告上这样写道。

“我们可以帮助华夏共和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俄国在远东的安全,我们可以提供资金援助,但是华夏陆军在新占领土甚至在东北的规模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制,当然。为了安抚华夏共和国,我们同意可以提供俄国对华的安全保证,而且100km的无武装区其实已经等于毁掉了俄国的前进基地。如果华夏政府不接受这个条件的话,我想我们在对于华夏共和国的态度问题上就要进行一番新的思量了。”英国陆军大臣这样在日记中写道。

其中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华夏共和国真的决定了俄国搞好关系的话,大家什么都好谈,但是要是不行的,英国政府必须考虑动用除了直接动武之外的所有手段来遏制华夏共和国进一步向西扩张。这其中包括经济和技术上的封锁和制裁。德国人不可能为华夏提供一切所需要的东西,至少钞票就没法管够,但是英国可以。这也是英国人最大的王牌!英国人不仅仅是家底厚实,金融更是玩的相当好。

而这一个条件则成了英国人给华夏政府打出的第一张牌,英国人要求华夏政府在整个新占领地区的兵力不能超过8万人。而且对所拥有的重炮和坦克的数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而这些限制的交换条件则是高达500万英镑的低息贷款并且还有额外增加的可能。上一次英国人的贷款成功的拖延了华夏陆军的攻击时间,而这一次英国人对英镑的威力有充足的自信。

结果不出英国人所料,徐杰果然在原则上接受了英国人的建议。其中经济方面的考量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英国人自以为能锁住华夏西进的道路,其实对于华夏的扩张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首先在数年之内华夏并没有进一步进攻俄国的打算,如果按照历史的话,到了尼古拉二世完蛋后。英国政府肯定希望华夏进攻俄国,既然这样的话,这个前面签订的条约也就不算啥了。所以这个条件接收就接受了。没啥大不了的。

而随后英国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华夏共和国必须归还缴获的所有俄国重武器。当然价格方面可以适当的谈谈。对于这一点来说,华夏共和国并没有什么意见,自己的部分装备都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俄国人那些不能通用的东西自然也要处理,卖给俄国人和卖给别人歧视没啥区别,都是钱吗。而且英国人随后又提出了一个更加超出人们想象的建议。

英国人建议如果华夏共和国愿意的话。英国政府可以作为中介,让俄国政府收购一部分华夏共和国多余的武器装备。当然在安全方面英国人保证俄国在亚洲的驻扎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保证在非武装区,俄国修筑的那部分西伯利亚铁路可以在华夏陆军准军事人员的看护下运行。减少驻军数量就意味着俄国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动进攻。而将非武装区的铁路交给华夏控制就意味着即使俄国人开战,最后一百多公里的路俄国人必须靠双腿走完,这就基本上保证了华夏共和国北部边境的安全。

“这个建议还算合理。”徐杰想了想。这不仅仅是为了处理那些堆放在仓


状态提示:第七百四十五章 明争暗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