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九百五十八章 横扫西伯利亚

就在德国对协约国发动皇帝攻势后不久,华夏也终于正式向俄国临时政府宣战,宣战借口自然是俄国临时政府的赖账行为,以前有美英法帮助买单,所以俄国人可以从华夏获得大量的物资,但是随着俄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朋友变成了敌人,协约国自然不会买单,但是同时俄国临时政府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却把所有位于俄国境内的华夏物资扣下来,至于如何偿付的问题却只字未提,先不说华夏原本就打算动俄国,就算没打算打,闹出这样一件事也会导致战争的爆发!

在开战后,华夏所担心的德国直接介入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德国与俄国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后,德国陆军还在俄国留下了将近10万作战部队,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俄国临时政府清剿任何反抗力量,巩固临时政府的统治地位,开始的时候徐杰还担心狂妄自大的威廉会命令驻俄德军参与到对华夏的直接战斗中,但是实际情况是,德国虽然不承认华夏对俄国占领,但是同时也不想彻底闹翻了,对俄国的帮助仅限于培训军队、归还俘虏和部分物资。不但驻俄德军没有参与到对华夏的战斗中,甚至与华夏交手的俄国部队中都没有出现过德国制式武器,而当华夏和德国重新达成一致后,德国对俄国临时政府的物资返还和俘虏遣返也陷入了停顿之中。

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连国内的反对派都无法彻底压制的军队面对华夏的攻击自然建立有效的防御。从北路来看,聂士成唯一遇上的较为强烈的抵抗就是在伊尔库兹克附近的俄国陆军一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这已经是俄国在远东留下的最大的重兵集群了。不过面对十几万华夏陆军,这个师级战斗群甚至连1天都没有撑下来就被顺道扫除了。而聂士成剩下的任务几乎就可以用顺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扫荡来形容了。至于铁路周边的地区则交给后续的驻屯军来负责清理,这些二线部队虽然战斗力较差,但是胜在规模巨大,他们完全可以按照交通线逐个清理交通线沿线的抵抗力量。

对于聂士成来说,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对手的正面进攻,因为战争打到这种程度,俄国陆军根本无法在正面对抗华夏陆军。真正的麻烦在于遥远的地理距离,以及对交通线保护。更为重要的则是对周边反抗力量的压制,游击队是一支正规部队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敌人!而作为穿越者的徐杰,在正式开战之前已经想出来应对的办法。

俄国完全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远东更是这样,一支游击队想要成功展开行动的前提条件就是活的当地平民的支持。而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条件,那么游击战就没有了成长的土壤,所以徐杰所要做的就是将散布在各地的俄国平民集中起来,然后统一进行管理。这不是简单的囚笼政策。要想让俄国人真正的停止反抗并不是限制可以做到的,同时还要让俄国人明白,在华夏他们会得到更好的生活,而且不会受到过去贵族老爷们的压迫。

所以在集中起来后,剩下的就是给他们安排工作,并且给予较高的报酬。这将是至关重要的稳定期,而现在华夏也确实需要一批人力来提供远征军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一切懂后方运实在太困难,利用当地已有的物资和设备进行加工才是最方便的,至于最后一步则是将原住民和新来的移民进行混搭。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实现。

聂士成这路走的轻松。马玉昆那一路走的同样惬意,对于中亚那些实力派,华夏没有实施强硬的军事手段,而是与之进行谈判,只要能够提供道路和沿途所需要的物资,那么华夏就可以为其提供武器和其它方面的支持,你们爱打成什么样就打成什么样,只要不影响到华夏的通道就可以。所以,除了最初为了控制巴尔克什湖地区曾经和当地的民间武装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之外,马玉昆的部队并没有太多的大规模战斗可以打。当然了,对付各种马匪保障交通线安全的小规模战斗却是天天都有。

唯一需要打硬仗的只有彭毅的中路,他们像一柄利刃一般直接刺向了俄国的纵深地区,在攻占了鲁布佐夫斯克后。他们就和暂居与鄂木斯克的邓尼金部分部队和俄国地方部队发生了大规模的交战。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部队装备都来自于华夏,所以他们将这个后续部队的训练营建在了鄂木斯克地区,在这里接受装备同时训练,当俄国内战爆发后,忠于沙皇的邓尼金训练部队迅速接管了当地政权,并且继续为在东欧奋战的邓尼金和高尔察克部输送兵员和物资。当然随着物资只出不进。这个地区囤积的装备和弹药在迅速减少,但是即使这样,邓尼金还是拒绝放弃这个要塞,并且试图和协约国取得联系,然后继续与华夏合作以华夏的资源来支持前线的战争。

但是可惜的是,协约国方面愿意继续帮助这支由他们训练出来的部队,但是华夏缺不乐意继续帮助了。双方从合作伙伴变成了敌人。而邓尼金的后方自然会成为华夏的重点攻击目标,不得不说邓尼金的部队确实远比一般的俄军强大,即使是后备兵员,其表现出来的素质也比聂士成对付的俄国边防部队要强。但是面对占据装备和兵力双重优势的彭毅部,在鄂木斯克附近坚持了不到4天后,这支邓尼金最后也是规模最大的后备力量全部被消灭,总共有3万人被消灭。

而在清理掉这支部队后,彭毅的


状态提示:第九百五十八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