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老刘的事情
心细。包括给老刘在医院订饭,生活用具,水果之类,她都亲自安排好了。当老刘终于躺在病床上时,妍子才问他:“刘大哥,留在温州吧,就这么定了,我好给张姐打电话。”

老刘不好意思:“这有啥法哟,硬被你们按在医院里。”

“这就对了”我对老刘说到:“人都要老,不能硬撑,你辛苦一生,也该关注自己身体了。如果病没好,你倒是想跟外甥在一起玩,你玩得动吗?”

说起他外甥,他笑起来了:“小虎子,劲越来越大了,越来越爱到处跑,有时,我还真跑不过他。”

张姐他们一家到医院时,妍子先到医院下面去迎接,把所有情况都给他们说了,他们也是客气和不好意思,但凭妍子强势而犀利的强词夺理,都默认了我们的做法。

再来到病房,张姐看到哥,刘哥说到:“我们遇上好人了,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哟。”

张姐的丈夫估计也是个忠厚人,他只是感谢,没有更多的言语,但看得出来,他对能把刘哥留在温州,是非常高兴的:“谢谢庄总,你们还是有本事,我们要他来都说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成。我哥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我们不忍心,也不放心。如果在温州,全家团聚,免得我们一心挂两肠,多好!”

手术还有两天,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妍子:“你了解了张姐家的情况吗?”

“昨天去接他们的时候,就到他家去过了。条件还可以,毕竟他老公虽然是农村的,但也是温州本地人,有些家底,经济还行。大梅也知道些情况。他老公算是工厂里的师傅、班组长,工资高些,张姐本人也有技术,工资也不低。张姐的公公婆婆在农村老家住,老家还有个哥哥,做铝合金的,反正不穷。张姐一家住的房子是他们自己前些年买的,三室两厅,如果刘大哥来了,是住得下的。”

这一说,我放心了。毕竟刘大哥过来,如果他妹妹家庭条件不好的话,也是不敢让人放心的。

刘大哥的手术,仅限于膝部,所以是局部麻醉。手术很成功,当他从手术室推出来的时候,还扬起手跟我们打招呼,也不需要进icu了,直接回普通病房,倒是要在医院观察几天,然后出院休养,关键是那只腿固定了,所以得柱一段时间的拐杖。

张姐在陪床,他丈夫拿着个拐杖进来了。我看见,拐杖是新买的,但最上面的位置,他用绒布包上了厚厚的海绵,看得出来,他对刘哥是用心的。这样夹在腋下,柔软。

通过这两天的观察,我发现刘哥与张姐虽然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但比一般同父同母的兄妹还要亲,也许是穷苦人之间特殊的相濡以沫的经历,深化了他们的感情,很多细节体现出,他们情似兄妹,甚至有父女般的感情。张姐估计继承了她母亲的能干,做事风风火火,安排井井有条,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她丈夫也是忠厚人,对她比较尊重。刘哥的妹妹有如此好的命运,与刘哥在父母去世后的尽力抚养,在他妹妹婚姻上的强力支撑有关。他妹虽然远嫁外地,但有哥哥在娘家强力支援和心理支撑,让他妹妹在夫家活得有尊严、有底气、有信心。

这种半兄半父的身份,体现了老刘的双重担当。当然,牺牲的,是他自己,他一生孤苦,今天,也该享受亲情了。

老刘出院时,我叫妍子结清了账目,结果总共才用了两万多块钱。我们开车送他们回家,他们家在三楼,本来老刘要强,非要自己拄着拐上去,但拗不过他妹夫,他妹夫硬把他背上了楼。

我到他家里面一看,果然清爽卫生,与我妈和王叔当年住的屋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张姐真是一个治家的能人,连厨房都透亮整洁,真是家讲究的人。这我就放心了,老刘会长住下去的。

回我家后,我让我妈多做了两坛子泡菜,我给老刘送去,老刘感动得不得了,说到:“我妈在的时候,天天有泡菜吃,可惜我不会做,想不到在温州这个地方,还能吃到四川的味道,我这是享福了啊。”

“应该的,刘大哥,你对你家的付出,是我的榜样,这样,如果在温州没朋友,就打我电话,我有空,过来陪你吹牛。记住,病好了,想上班了,不管什么要求,跟我提,一切包在我身上。”

跟老刘的妹夫聊了一会,他跟我说:“如果哥要到你那里上班,是不是远了点,况且,我们养得起他,没必要。下半年,小虎子就要上学了,他干脆接送小虎子就行了,何必呢?”

我说:“你不知道,你哥是个要强的人,你让他吃闲饭,他肯定不安心,在你这里住不长的。况且,你哥也不能脱离社会,光呆在家里,会憋出毛病。我们厂里有个工种,适合老刘这样的人,我也是看中他人实在,他做这个工作,我也放心。”

“什么工种?”

“就是清点库存。我们厂每天都有出入库的材料,本来是有人专门进行出入库登记的。但是,管理人员还得隔三岔五地去清点,为什么呢?因为怕漏、怕丢、怕管理失控。有些材料是很贵重的,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细心的人,每天清点一遍,然后与出入库的账目相对,这个工作我看很适合老刘。为啥呢?这工作,需要懂一点机械常识,要认得材料和机械零件,老刘学过汽车修理,上手快,估计这一百多种材料,他不到一个月就全部熟悉了,正需要这种人。他每天上午八点半来就可以,上午一般取材料的多。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四章 老刘的事情--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