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蓝白社>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大禹,姓姒,传言为颛顼后裔,鲧(gun)的儿子。

史记说鲧是颛顼的儿子,鲧生禹。

但是我们以山海经为准,《山海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如果你们把这个‘生’,当做生孩子,那么鲧比颛顼还大一辈,这显然很离谱。

我说过,生不一定是孩子,它也可能是指衍生出的部族,这句话本身也表达了这层意思。

黄帝后裔的一支,衍生出了骆明一族,骆明又衍生出了白马一族,白马可能是那个部族的图腾。

具体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总之名为白马。我猜啊……可能是龙裔图腾。古代白马是龙的化身。身高八尺的白马,被认为是龙裔。

总之,鲧就是白马一族领袖。

从记述者的角度来翻译,意思就是‘白马一族,是现在的鲧族’。

我是以山海经为准的,所以鲧不是颛顼儿子。

不过史记可能也非空穴来风,有一种说法是,颛顼的儿子之一是鲧曾,鲧曾生了鲧祖,鲧祖生了鲧父,鲧父生了鲧,鲧生了禹。

这么算的话,颛顼是禹的六世祖。

鲧可能是个谥号、尊号之类的,白马一族的领袖,世代都叫‘鲧’。

因为世代都叫鲧,所以如何区分这几代鲧呢?于是就把最后一代叫做鲧,上一代叫鲧父,上上代叫鲧祖(祖父),上上上代叫鲧曾(曾祖父)。

是颛顼儿子的,乃是鲧曾。司马迁可能没梳理清楚,直接记述为鲧,于是认为禹是颛顼的孙子。

无论是哪种说法,不管鲧和禹,是黄帝分化的一支后裔,还是颛顼分化出去的一支后裔。

他们都是根正苗红的黄帝一系血脉。

然后问题来了,他们不姓姬,姓姒。

不姓姬,明显他祖上也不是嫡子,被外封了。

看过了我之前番外的,应该都懂。

黄帝分封了十四个儿子,其中十二个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姬毫无疑问是嫡系,十四个儿子,十二个姓,还有俩呢?还有俩也都姓姬。颛顼和帝喾分别继承。

所以‘黄帝生骆明’,里面的骆明一族,应该是这十二个姓里其他的某个姓,比如姞(我猜的)。

之后骆明一族,又分封了某个庶子一脉,分化出了另一族白马。分化出去肯定得有别的姓啊,所以姓姒。

再之后,宗家一脉单传,部落式微,一直也没有更多的土地分封,所以白马一族再也没有分化别的氏族。

所以才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直接就是鲧了。

如果是指个人,那这辈分短得离谱了。

所以这一定是部落分化,分化就必须封新的姓。鲧禹姓姒,姒却不是黄帝分封的十二个姓,所以中间一定分化过一次。

那一次,就是骆明生白马。如此便正好对上了。

只分化过这一次,所以从黄帝到鲧,才如此的‘短’。

从世系就能看得出来。

姬姓极度强势,一代代疯狂开枝散叶,而白马一族,鲧之一系,却始终困在一隅,历代都没有能出人头地的大人物,以至于连续很多代,都没有扩充支脉,始终是宗家一姓单传。

从第一代鲧开始,一直都姓姒,一直都是鲧这个鲧那个,直到出了禹,成为了帝,还获得了‘大禹’这样的美谥。

大禹不是名字。

他姓姒,名叫姒文命。没有别的说法,他从小就叫姒文命。

在我们看来,这名字可以说是取得极好了。文命,多美的一个名字。

但这其实,侧面表达了大禹小时候的地位……双字名,属于贱名。

自古以来,单字为尊,双字为贱。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五胡乱华之前,都是传统。越往古代,越是如此。

比如帝喾,就叫‘夋’,夏启就叫‘启’,大羿就叫‘羿’,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叫‘稷’,初代商王成汤,就叫‘汤’。

殷商甲骨文里祭祀的高祖王亥,并不叫王亥,而叫‘振’。

周公名‘旦’,孔子名‘丘’,秦始皇名‘政’,汉高祖名‘季’,汉文帝名‘恒’,汉武帝名‘彻’。

你们可能要说,汉宣帝不是叫刘病已吗?

对,原名刘病已。还是襁褓,没有名字之时,就因为被巫蛊之祸牵连,被汉武帝下狱。四岁时大赦,送到祖母史家抚养。

刘病已从小就在长安街头过着市井生活,原本皇位跟他没关系,取得是贱名。

哪知道天命在他,昭帝死后,霍光扶植刘贺登基,结果他太昏君了,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

大臣们受不了了,霍光果断把皇帝废了,即海昏侯。

之后找来找去,最后把在街头长大的刘病已,接回皇宫扶植为帝。

刘病已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为刘询……

你们可能要说,颛顼不是俩字吗?

颛顼并不是黑帝的名字,这个我说过,同样尧、舜,这也都不是名。

舜是谥号,尧是谥号,大禹也是谥号。

注意,‘大禹’是谥号,禹只是简称。他是第一个用两个字来表达谥号的人,谥号这东西,字越多越好,先秦基本都是一个字谥号,汉以后偶尔会有两个字的谥号。唐宋开始不要脸了,七八个、十几个字的谥号,清朝最不要脸,二十多个字的谥号都有……

但名字,晋朝以前,一个字为贵。

颛顼到底叫什么,我


状态提示: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