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义诊已经持续三天,这三天每天都接待一百人。
为了减轻大夫们的义诊压力元善叫独孤若兰从庄园调来十名家丁,这些家丁的调配可是难为了。
在元家家丁人数不少,可是这些人要么是身兼多职要么成了技术工种分别负责元家的各个产业,包括棉花商会,建材商会,商铺,工坊,铁匠工坊,肥皂坊,陶艺坊等。
元家车队的人最多,在跑长途的时候还要雇佣一些庄户,人多但是家丁人数却不够。
加上还来回的运货人员都占用了,最后只能从田大的种植区找人了,就算这儿的家丁都还兼职门房以及元家庄园外院的清洁工作。
现在是不用了,抽了十个人过来,原来的外院工作就全都交给丫环们来做了。
养殖种植区那边的人手只能找农户家帮忙了,在五里庄想找男人还是比较困难的,就连老头都去工地上做工了,之前是修路现在是建造仓库和修路,工程连续忙个不停。
能到到妇女帮忙还是因为元善将火柴厂的设备卖出去的原因,原本薛凯是不打算放过这些有经验的女工的,可是薛凯的产业置办在了别的庄子上,这就让五里庄的妇女无法全都搬过去,就算这样薛凯还是用一些高薪请走了一部分有经验的女工。
元家商铺这边多了十名家丁对于接诊的患者管理上有了一个较好的管理调配,指引疏导,还有一些简单的讲解,可是人还是太多,三天的时间那些没有拿到号的人也都不愿意离开,这一度让彭大海崩溃,只是元善并没有什么说法给他。
这三天元善都在全程监督接诊的过程,发现从第二天的一百人里就开始有一些妇女来过来看病了,到了第三天妇女人数在增加,不但如此这排队的人中还有孩子。
看了三天的接诊过程,发现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皮肤病,比如毛囊炎,湿疹之类的,在唐朝这些病症都属于疔肿痈疽这种病症,还有一些手脚疼痛,风湿类关节炎这种,元善一听那些人说的状况他就知道了。
不是元善医术了得,而是这种常见病元善真是听得太多了,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再新发号的一百人中,元善叫人按照他写的一些病症的症状开始将排队的人分成不同的队列,比如男人、女人、小孩先分成三排,然后风湿疼痛类相关病症的人开始单独一排并且有家丁在一旁协助排队与等待接诊。
其它家丁也是如此,将这几天遇到最多的常见的皮肤病病人全都隔开,因为这种病症毕竟属于炎症引起的,所以在治疗的死后还是先将人隔绝开防止与其他人接触,接诊的大夫也全都带上了口罩和手套,在接触病人之后都需要用肥皂洗手。
人多就是好办事,第四天的时候已经有了分科室接诊的趋势,七名见习大夫会根据他们自身的医术特点来选择治疗接诊哪些病人。
孙思邈在一旁监督,但是元善看出来了,孙思邈对妇科和儿科似乎非常的擅长,又想到好像妇科和儿科的分科雏形就是才能够他这里开始的,不过元善毕竟不是学医的,他了解的东西只是在系统商城中的书本中看到过。
“元善,你这个方法真的很好,将相同病症的人聚集到一起然后让擅长这方面医术的大夫去接诊,这样的做法很有成效。”孙思邈道。
元善也看到了正在诊断皮肤病人的那两个小老头,基本都是湿疹,毛囊炎之类的,大部分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引起的,茅草房阴冷潮湿,要不就是长袖宽衣加上天气炎热出汗较多然后就起了小疙瘩,还有一些是捂出的痱子和分虫叮咬等等。
反正基本都是七位见习大夫能够处理的,在这个时代治疗皮肤病的招数比较常见的就是直接用“本草”就是碾碎的草木植物直接敷上。
另一边手脚疼痛以及风湿疼痛关节炎什么的也是比较好治疗全都开的是汤药熬制成膏状然后用布一切敷在患处,就是传说中的黑膏药。
“孙真人,黑膏药这种东西到底行不行,我还点想你请教一二。”元善是实在好奇,结果孙思邈打开了话匣子,一提到医术这些东西,这个孙思邈就会控制不住,结果孙思邈就从“皇帝内径”讲到了《本经》(《神农本草经》),反正涉及到膏药的东西孙思邈通通说了一下。
这让元善直接了解了一些关于膏药的事情,可是元善发现孙思邈讲的这些多数都是引用了文言文,他已经让孙思邈讲白话了,可是听的依然非常的懵懂,不过好在大概明白了点,膏药这种东西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而且应用的还非常的普遍,只是当时的膏药还是没有发展成像现代风湿膏这么普遍。
听了孙思邈的话之后也明白了一些中医的知识,比如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
膏药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普及的还算可以,元善见孙思邈这么能说也插不上话,感觉就像圈外和圈内的人一起聊天一样,完全就搭不上,不过元善从来都不是个被动的人,于是趁着孙思邈滔滔不绝的时候,瞬间打开了系统商城,然后在里面找了一些关于中医的书籍,可是每本书都非常的厚实,想要阅读也只能购买,这哪里能及时用上。
随便浏览了一些,忽然在一本医学杂志上看到了一句话觉得这个就是他要找的,于是关系系统商城后,就说道:“孙真人讲的我已经明白了,总结起来就是,膏药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