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汉血丹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疾风不识 白发萧疏劲草

长安城的地震损失很严重。

大汉朝运行了这么多年,在以前的岁月里,天下各郡县也偶尔会有地震发生,报到朝廷来的灾情都有记载。但像这次这么激烈的,还是非常罕见。

在一些上年纪人的记忆中,关中大地上一次发生地震的时候,还是汉文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那一次的规模也是不小,死者数万,毁坏房屋无数,就连未央宫中的宫殿都震塌了好几座。

因为地震发生月余之后,汉文帝就驾崩了,在一些民间传说中,便都把这样的山河巨变归结为皇帝薨逝前的预兆。虽然不会公然说出来,但在所有人心中,却都是把这样的灾难当成了一种不祥之兆。

这次受到波及的长安,幸亏是发生在大白天,人们大多数都在户外活动,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木瓦房舍低矮,因此虽然有些伤亡,但真正因为地震而死的人,并不算太多。

即便如此,眼中触目所见那也是够惨的了。到处是倒塌的房屋,无家可归的百姓聚集在街头,表情呆滞,明显还没有从恐惧中恢复过来。

未央宫中的一些建筑物也受到了部分损伤。皇帝刘彻在侍卫们的保护下到得安全的地方时,宫中已经是一片慌乱。各个宫殿里的宫人们也都簇拥着那些妃嫔、美人们奔了出来,一时间也顾不得保持那些仪态了。

在这样的时刻,卫皇后明显表现出了镇定自若的一面。虽然她心中也有些慌乱,但无论如何,宫中绝不能因此而乱了章法,否则说不定会有小人图谋不轨作乱,那就得不偿失了。

她一面命令跟随的护卫总管去皇帝那边借调羽林军过来听令,先分别去封锁宫中的各处重要库府,防止遗失。然后又以严肃的口气,提醒那些妃嫔人等,不要惊慌失措到处乱跑,好好待在原地,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皇帝已经亲自去漪澜殿把王太后接了过来。不管平日里是如何的关系紧张,危难发生时,母子之情还是要首先顾及的。甘泉宫这边地方宽阔,便都先在这边安置下来。

皇帝刘彻见皇后已经安稳下了后宫中的情绪,略微放下心来。听到侍卫紧急来报,已经有许多大臣在第一时间进到宫中,来问询皇帝的安危。他不再耽搁,对皇后点了点头,示意这边一切拜托于她,然后立即往前殿而去。

国有危难,君王应以身担之。而当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臣民们都看到皇帝陛下安然无恙,以安定人心。

最先赶到宫中来的部分大臣们都有些狼狈。衣衫不整冠带不齐,不过这时候也没人来追究这些了。

大家见皇帝匆匆赶了过来,且龙体无恙,不禁都放下心来。皇帝打眼一瞅,却没有看到丞相公孙弘、大农令石宽等许多老臣的身影,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忧,连忙派出宫中侍卫去各府中查看,可不要出什么意外才好。

皇帝大略询问起这次地震的情形。很多年轻些的臣子们却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可言。心中的惊惧未消,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道理来。

太史令司马迁走上前来,躬身行礼后,对皇帝和大臣们大略说起此次的震情。他虽然也是年轻,但此人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事例,一些前面的时代发生过的类似灾难,曾经看过之后却都记在了心中。如今比较起来,他认为这次的地震,在百年以来已经算是比较严重的了。

皇帝对于自己这位年轻太史令的学识,还是非常器重的。皱着眉头听完之后,心情也有些沉重起来。他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出宫去看民间的灾情,但既然连未央宫中那些坚固的宫殿都有倒塌的现象,普通百姓家的房舍受损如何已经可想而知。

皇帝虽然已经登基这么多年,但一直以来也算天象平和,就算偶尔有些旱涝灾害,但总体说起来,并没有经过大灾大难。措手不及突然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从何开始抓起了。

当下问起如此灾难千头万绪当怎么办的时候,匆匆赶来的这些大臣面面相觑,急切之间却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并不是他们办事能力不强,也不是他们不尽心,而是这次发生的太突然了,大家都没有经验。只得互相商议,当从何入手。

中大夫司马相如当年在游历天下求学的时候,曾经在南方之地遇到过地震 。算是对此多少

有些认识。他急忙走出来说,现在最应该做的,是请皇帝陛下赶快派出大批得力人手,去晓谕各处百姓人等,千万不要急着去抢救自家财物,否则,有可能会余震不断,危险难测。

这话倒是很有道理。皇帝点头应允,马上派人前去,传口谕给长安令及其余两县令,让他们组织起全部人手,挨家挨户的巡查,务必不出现什么遗漏。别的地方需要些时间,这长安附近三县,却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得及,可千万不要因此再多死人。

其余的臣子们,也乱七八糟的诉说了几条自己的建议,虽然听起来也多少有些用处,但皇帝听在耳朵里,心中终究是有些烦躁。这样没个统一调度的部门也不行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去救助灾难,没什么章法可循,根本就不能立即组织起那些人手还不算,到底有没有效果,也不敢保证啊!这可如何是好?

虽然还是大白天,天色却显得阴沉灰暗,无数的浮尘遮蔽了太阳,黑云压城欲摧。随之各处的消息开始陆续传来,那些伤亡的数字和严重的损失,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三章 疾风不识 白发萧疏劲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