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姐儿粉脸倏地红了,没再说话。
下午韦宝去玻璃厂,弄出了装酒的玻璃瓶。
现在韦家庄造玻璃的技术已经很纯熟了,不像之前刚刚试验的时候,连弄出个球形边角都是技术难题。
现在可以随便吹出任何形状。
整个韦家庄的建筑,也全面向着水泥结构发展。
木头的骨架,水泥砖头辅助,再配上玻璃窗子。
韦家庄的建筑模样,已经等同于民国的大城市建筑水平。
按照现代的习惯,都是500克的容量。
有密封圈技术,薄铁皮冲压,密封,完全没有难度。
韦宝在做瓶子的时候,暗忖自己掌握了密封技术,只要在盖子上加一个打火机类似的碰撞起火装置,再往玻璃瓶中加上厉害的火葯,这就是一种酒瓶炸弹呀!
就算赶不上手榴弹的威力,但是火葯中加入苦味酸的话,也不得了吧?
其实军工署已经具备了制备硝化甘油和苦味酸的能力,苦味酸俗称黄色炸药,学名三硝基苯酚,是早期使用的一种重要单质炸药。
苦味酸为黄色结晶,其熔点122.5c,凝固点121.3c,晶体密度 ,微溶于水。爆炸性比梯恩梯稍强,密度为1.7g/c/s,机械感度也比梯恩梯大一些。
但苦味酸的酸性很强,能与金属氧化物形成苦味酸盐,有水存在时能腐蚀除锡和贵金属以外的金属,生成苦味酸盐。
苦味酸的重金属盐很敏感,机械感度高,热感度也较高,极不安全。因此被梯恩梯所取代。
也可以用作制造苦味酸铵、苦味酸钾以及二硝基重氮酚等的原料。
1771年由p.沃尔夫制得,当时作为皮革、丝绸和毛织品的染料使用。在雷管(见火工品)发明之后,才于1885年在法国用于装填炮弹,其安定性和生产安全性比当时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要好。
1771年英国人沃尔夫用浓硫酸、浓硝酸处理苯酚,获得了一种黄色固体:三硝基苯酚,用作黄色染料。没人想到这是一种威力无比的烈性炸药,就这样被全世界浑浑噩噩地作为染料用了100年还没有揭开“庐山真面目”。
直到整整100年后一次偶然机会,1871年,巴黎郊区的一家染料商店的一桶苦味酸由于铁桶生锈无法打开,伙计找来铁锤,用力砸去。
随着一声巨响,火光冲天,黄色染料竟然发生猛烈爆炸,染料商店顿时化作一片废墟,死伤无数。
法国军方得知了这个悲剧却欣喜若狂。因为根据现场调查,这桶黄色染料造成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同质量的黑火药:他们发现了一种大威力的炸药!
经过测试,苦味酸的爆炸速度、爆破能量均远远高于黑火药,于是法国开始将苦味酸用于装填弹药,应用于战争之中。
苦味酸威力和猛度均大于著名的tnt炸药。
在烈性炸药中,苦味酸的威力仅次于硝化甘油,安定性好,制备方法简单,是军事上最早使用的一种猛炸药。
黑火药的威力只有硝氨炸药的10分之一,硝氨炸药的威力只有苦味酸的10分之一。
也就是说1斤苦味酸相当于10斤硝酸氨同时也相当于100斤黑火药!
而当今18世纪这个时代军事强国使用的炸药只有黑火药,如果有了苦味酸,就意味着立即拥有了比其他大国厉害100倍以上的爆炸装药!
苦味酸比tnt的威力还要大,在现代炸药里民用tnt炸药的猛度在8-13之间,苦味酸在116左右,虽然这只是“猛度”的比较,不过猛炸药的威力不是黑火药可以比拟的,即使没有100倍的威力80-90倍的威力还是有的。实际上21世纪特种兵使用的c4炸药威力比苦味酸也大不多少!
不光苦味酸,就韦宝的认知当中,再添加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二氯乙烷、二氯乙烷、环氧氯丙烷、二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丁二烯、六氯丁二烯、二甲苯、异丙苯、乙醛、丙烯醛、三氯乙醛、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六氯苯、硝基苯、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氯苯酚、三氯苯酚、五氯苯酚、苯胺、联苯胺、丙烯酰胺、水合肼这些。
闻着就死!
现在还没有啥国际公约。
自然没有人去禁止。
像什么毒气炸弹,铅弹这种不人道的东西。
韦宝都想到了。
只是出于人性善良,韦宝不打算大规模使用。
真的要玩科技,不考虑老百姓的认同,不考虑伤亡的情况,悍然发动绝大多数人反对的战争。
就光自己现在手里的二万多群中基础,简单的科技设备,已经能帮助他成为杀人魔王!
铅弹加上苦味酸,再加毒葯,合在一起是啥威力?
由于铅比较软,因此在击中人体后往往将所有动能全部释放出来。
具体表现为弹头严重发生形变乃至破裂,导致人体组织出现喇叭型空腔,创伤面积是弹丸截面积的上百倍,加上瞬间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巨大压力所造成的损害,令人难以想象。
伤者的痛苦不止于此,如果弹丸的碎片没有全部从伤口取出,那么就会造成铅中毒,即使侥幸碎片比较少,通过外科手术取出来了,弹丸在射入人体后会把一些衣物碎片什么的带入伤口,造成感染。
即使是受到非常好的手术,还是会患上伤寒。
100米距离上遭到铅丸直接命中,以这个年代的医学水平,百分之百的的人会死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