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欺世盗国>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

意思十分清楚:别看陈佑有一个枢密副使撑腰,我侄子那也是总领一方的大将!

至于这个“总领一方的大将”成色怎样,韦三桥并不清楚,但看高启自信的样子,即便比枢密副使差,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

心中快速权衡,韦三桥露出诚恳的神色:“高将军乃是老节使之子,担此重任实属正常。就如高公久在京兆,京兆府务自然该多问问高公。”

高启呵呵一笑:“也不能这么说,你我之辈,都是京兆人么,都要出力!”

一时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然而送走两名韦氏子之后,回到自家书房的高启脸色沉了下来。

原先他权知府事的时候,韦三桥不说多么恭顺,至少不敢像今天这样同他分庭抗礼。

可一旦他亲自下场相争,韦三桥的态度立刻就变了,两人不再是主与从的关系,在京兆府尹之下,两人是平等的。

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很不舒服,但高启却无可奈何。除非他跟陈佑在河南府一般,除了少尹之外另有三品职事,甚至在名义上掌握一府兵权,那时候能同他相争的就是陈佑这个府尹,而不是其他人。

高启坐到书桌后的椅子上,从一册书本中抽出一张写满了姓名的纸,提笔在“韦三桥”三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夜幕降临,早就准备好的接风宴会照常开始。

在宴会上,陈佑见到了几个早上出现在城外十里亭的熟面孔,他们都是出自京兆当地大族。

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的所谓大族,同以前完全不能比,就连同时期的江南蜀地家族,也远好过这些人。

怎么说呢,连年战争对民生破坏十分严重,但无形中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更替。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地方家族想要发展壮大比较困难。而江南和蜀地,相比中原要平静许多,地方上的大户和朝中重臣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家族势力。

只不过,中原地区的大族,除了政治上配不上“世家豪族”的称呼外,对当地的影响却不弱。毕竟能发展起来的家族都同官府有关系,而借着官府的虎皮,他们也成了事实上的基层管理者。

只不过这些人似乎并不知道陈佑与京兆府原本势力的争斗一般,一个个争着向他示好,倒叫他有些惊疑不定。

宴席之上,田从善同几名参军一齐向陈佑敬过一杯酒,便端着酒盏来到高启坐席边上。

他借着敬酒的机会压低声音道:“高公,今日下午陈使君叫了我还有金长顺一起在城内转了转。”

“哦?”高启笑着抿了一口酒水,“说了什么?”

“有三件事,第一个就是陈使君想让金长顺离开法曹,听他的意思是要升迁,只是不知道目标是哪个。”

“无非是功仓户兵之一。”高启垂眉,伸出筷子夹菜放入嘴中仔细咀嚼。

田从善嗯了一声,就听咽下食物的高启问道:“第二件是什么?”

“据陈使君说,他曾对韦长安说不要仅想着在京兆府当一个县令。”

听到这话,高启眉头一挑,下意识地朝陈佑看去。

正巧陈佑此时正在同韦三桥交谈,似乎感应到高启的视线一般,陈佑扭头看向高启,遥遥举杯示意。

高启也连忙在脸上堆满笑容,举起酒杯喝了一口。

放下酒杯的时候,正好见到被陈佑动作提醒的韦三桥朝这边笑着点头,似乎是要高启不必担心,但他紧接着就又扭过头去同陈佑热烈交谈起来。

高启收回目光,微胖的脸上只剩下平静:“还有呢?”

目睹了两人无声交锋的田从善咽了口唾沫,扯着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才小心翼翼地道:“陈使君还说功曹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不知怎地,他没敢说出陈佑也曾把‘不要局限于京兆府’的那番话说给他们二人听。

高启面色平静地点点头:“什么才叫合适,这就有得说道了。”

另一边,陈佑刚刚才对韦三桥说出那番话。

而韦三桥的反应也很有趣,他先是提到了自己出身于京兆韦氏,之后又说自己才疏学浅,能侥幸当一任长安令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就在陈佑以为他这是表达拒绝意思的时候,他又谈到京兆府一干人等互相之间的关系。

若非陈佑早已安排人调查清楚了,韦三桥这做派绝对能落下一个巨大的人情。但陈佑对照已知的情报,发现也不知是刘河没查到,还是韦三桥言辞不尽如实,两者有些出入。

现在不是细想的时候,陈佑脸上神情不变,一直好言好语,直到韦三桥告罪离去。

之后他又脸上带笑应付了几个人,便托言不胜酒力,提前退场。

跟他刀兵相见的高启见他离去,也没多留,等他出了酒楼之后便也起身离去。

虽然主角离开了,但宴会还在继续,直到月上中天才渐渐结束。

京兆府尹陈佑上任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强龙和地头蛇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次日,高启将部分文书移交给陈佑,各类户籍账本仓库等等也都转到府尹书厅中来。

陈佑自己的两个幕僚骤然面对如此多的事项,有些手忙脚乱。这时候,从洛阳跟来的书院学生就派上用场了,这些人分成两组,跟在两位幕僚身后学习如何处理繁杂纷乱的政务。

但这还不够,不管能不能压下高启等人,陈佑必须有可以信任的人来京兆府担任幕职。他的目光转到了锦官府,那里还有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