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狼夫子>第一百零三章 不能

逐客令摆在眼前,荀彧却也没有尴尬或窘迫,反倒是成竹在胸,仿佛眼前的情况是他早有预料的。淡定道:“忠言逆耳。”

郭松道:“我无可改变。”

“夫子果然高义。”荀彧微笑,问道:“张宝有二十余万大军,正奔赴真定县,夫子可有对策?”

“文若有何高见?”

郭松当然是有办法的,张角、张梁二人已死,张宝也不过是殊死一搏而已。只需精兵打散其主力,黄巾贼必败无疑。不过既然荀彧就坐在这,当然要问问他的看法。

荀彧道:“张角、张梁已死,张宝不过负隅顽抗而已。夫子只需在耿乡设卡,再传信各地守军,联合夹击,便可在滹沱河岸边将张宝大军剿灭。”

这不过是老生常谈,价值不高。郭松又问:“如何布阵?”

荀彧却摇摇头,理直气壮道:“行军打仗之事,非我所长。”

“哈。”郭松大笑,吩咐道:“刘成为主,牛奇为副,备齐火油,沿滹沱河设伏,待张宝大军渡河,便火烧船只。”

刘成、牛奇领命,“诺。”

郭松又对周仓和裴元绍说:“你们率军在左翼埋伏,见机行事。”

“诺。”

“云儿,你随我正面迎敌。”

“诺。”

众将都各自忙活去了,郭松拉着荀彧,“文若,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好。”

两人到书房,泡了一壶茶,燃了点熏香。

荀彧见郭松喝茶手法不同,流程很长,笑道:“寻常人喝茶,都是一饮而尽。夫子不喜繁文缛节,却在喝茶这简单事情如此繁杂。”

“这叫‘茶道’。主要是让自己慢下来,多点时间思考。”

荀彧有样学样,亦照着来一遍,笑道:“果然,按照此法饮茶,一饮一放,便多了些许思索,倒也不易情急失言。”

“文若啊。”郭松叹息道:“大汉如何?”

荀彧放下茶杯,道:“大厦将倾。”

郭松沉默不语。

荀彧问道:“夫子可是想要再造天地?”

郭松亦不说话。

荀彧慢慢地喝完一杯茶,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郭松满上。看着窗外升起的朝阳,天空红艳艳的,分外好看。

郭松打破沉默,问道:“文若有何见解?”

“夫子可愿扶一把大汉?”

“我只是一介草民。要扶大汉,有三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哪做得到?”

荀彧眉头一挑,问道:“哪三件?”

郭松道:“第一件,诛杀宦官,澄清玉宇。此事非三公九卿不能谋,我不能为。”

荀彧点点头,“第二件?”

“劝农桑,开学堂。此事,非秦孝公不能为。”

郭松说秦孝公,并不是说他做了这些事。实际上,商鞅变法是坚决执行愚民政策的。关键在于变法的决心。秦能横扫六国,和百年如一日的坚持新法决心分不开。

荀彧懂。正因为懂,所以他连连摇头,问道:“第三件?”

“遏制兼并,广开财源。此事,非改天换地不可!”

这句话荀彧只听懂了一半,问道:“何谓广开财源?”

“发展工商业,增加税务来源。光靠老百姓种地,天灾人祸可就流民四起,天下大乱了。”

除了第一条,荀彧能接受之外。另外两条,都是他做不到的。开学堂,就要剥夺士族的知识垄断地位,发展工商业则违反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遏制兼并更不要提,这世上就没有不兼并的豪族。

荀彧的沉默和犹豫,郭松是意料之中的,反问道:“文若,大汉能做到这几条吗?”

荀彧表情痛苦,非常难受,良久才吐出两个字,“不能。”

郭松又问:“你愿意辅佐我做到这三条吗?”

“啊……”荀彧猛然抬起头,眼神略带茫然的看着他。两人对视半响,熏香不觉间已经烧完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院子里,飘来了甄姜教丫丫唱歌的声音。

荀彧移开目光,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地图来。“夫子借平定黄巾贼之际,进据巨鹿郡。只需一载,沿济水北上,夺取常山国,背靠太行山,东临冀州,魏赵之地如在囊中。有此四郡,夫子则可徐图冀州。据黄河天险,先定幽州,以绝后患。养精蓄锐三五载,一路精兵从太行八陉入太原,图谋关中。如此,夫子南下中原,天下岂有不定之理?”

荀彧说的很多,在郭松眼里,就四个字:“袁绍路线”。不过历史上袁绍得到冀州的方式简单的多了,毕竟汝南袁氏出身,士族依附。

这条路线一点没错。如果不是遇到了曹操,袁绍是肯定能平定天下的。历史有很多的偶然,每个人在决策前,都只能评估后果。实际执行,从来都是另外一码事。就如德国战败前夕,美国以为胜利尚早,准备袭击居民区。就如查理三世的那个马蹄铁。

郭松大笑,道:“得文若辅佐,我大事可成。”

当天,郭松便任命荀彧为主簿,全权负责各项内政工作。面对可能出现的不满情绪,郭松严肃交待,“你们多向文若学习。”

何智等人倒也还算听话,遵从了命令。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荀彧走马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合理化后勤运输工作,并对全军的资源重新分配。

同时,随着张角的死。郭松也重新回到真定县驻扎。

张廷见到荀彧,惊讶的说不出话,拉着郭松小声说:“夫子是如何做到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三章 不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