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真的很快,还未等西路军到达,刘昌祚便将武州拿下。
承平太久了,大家都忘记战争了,而且武州城中兵力很少,仅千余人,因此只做了象征式的反抗,便放下武器,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路。两军一左一右扑向朔州,曲珍扑向马邑。当中西路军越过分别越过古长城时,曲珍拿下马邑,扑向河阴与应州,以便与中西路两军相呼应。
十一天后,两路兵马来到朔州城下,辽国这时也开始有备了,集结了一部分兵力过来,但兵力仍然很少,仅有五六千兵马,宋军强行用火力猛攻了四天后,拿下朔州城。
同时曲珍拿下河阴,兵临应州城。
宋军兵力再变,中路军继续向西北方向的云州出发,西路军则向正北,三路宋军北上,辽国君臣一起傻了眼,立即调兵遣将,同时下令让大悲奴将兵马调回来。
也别回来了,俺们直接堵上了。
两军在浑河上游遭遇,宋军兵力不及辽军,而且不占据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势,不过种师道也不贪功,俺们只要将你们堵上就行了,开挖壕沟,修葺营地,就地防御。
马上皇上就要被生擒活捉了,大悲奴也急了,下令三军拼命进攻。两军惨战,互有伤亡。
同时刘昌祚兵克怀仁县,曲珍兵克应州,继续一左一右扑向云州。
这太危险了,不过耶律洪基不好意思离开,这一走,岂不是贪生怕死?还是耶律那也与一群大臣将他抱着拖离开云州。
耶律洪基这一逃,整个云州乱了套,许多贵族卷起铺盖卷儿,逃向归化州。
当然,如果这样就能收复山后九州,那是痴心妄想,而且辽国更多的兵力开始集结,同时天气也冷了,这种天气对宋军不利,对后勤更不利。然而这一行,从开始就没有痴心妄想过。
其实整个囚笼计划是以黄河为笼,将斡特剌困在这个特大的牢笼里,而且机会难得,宋朝想下一次再集结这么多兵力,多半是不大可能了。
然后困而不歼,毕竟是十几万兵马,不管河西二军一州能不能收复回来,也要将这批兵马救出来吧,那么迫使辽国将山后所有兵力抽调一空。但如果从开始就想歼灭,则是两种性质,弄不好就象当年李继迁那样,因为兵力少,易获得供给,又是若大的河套地区,反而又成为未来的肿瘤。
当然,与李继迁当年终是两样的,当年李继迁不仅获得河套游牧百姓支持,同时还获得了银州、夏州、宥州各部,甚至横山野利等家族的暗中支持,这才有能力与宋朝进行持久战。
但万一呢?
而且震慑力不足,来年辽国必然报复,战事拖长,到时候宋朝经济真的雪上加霜了。
还有一个作用……
大悲奴十万大军始终不能渡过黄河,但他在不断地努力着,斡特剌也在这边拼命。
就在这时,大悲奴派斥候潜过黄河,通知斡特剌山后的情况,俺救皇上要紧,你自求多福吧。更要命的是这时候斡特剌手中没有粮草了,都快要挨饿了,还顾得上什么友谊?
斡特剌先是还顾上一点面子,将主意打到了麟州上,但麟州……
结果分出的几股兵力被胖揍一顿,狼狈逃了回来。
这就没有办法了,三军开始分配粮食,一天本来一升米,现在半升吧,至于那些西夏人,那就小半升吧。再抗议,你们请滚回去!
接着又分兵于河套大肆抄掠,然而南河套终非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能有多少游牧民族,如果几千人供给,那是不存在问题的,现在十几万张嘴巴吃饭,将南河套各部百姓全部杀掉,牛羊一起抢来,也维持不了一个月时间。
并且这样一来,使得河套各部终于对辽国彻底失望,好了,温暖送来了。
王巨派出使者,让这些部族立即迁徙到黄河边,哪里有宋军保护着你们。可能你们被抢走许多牛羊,这个冬天熬不过去了,但我现在提供你们一些粮食,不过你们要立下血誓,从此以后不得背叛大宋。
如果不是这样,这些部族就不会感谢宋朝,以后也不会对宋朝产生忠诚,甚至会发生各种抄掠行为,但经过辽军这样一搞,自己进行拉拢,至少未来对宋朝仇恨会减少,那么稍加引导,再置几个榷场,让他们走出来主动与外界交易,甚至抽调一部分粮食与他们交易,则不会有抄掠现象发生了。
实际上王巨最希望的是南河套这些游牧民族全部杜绝,不是将人全部弄光了,而是让他们彻底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
不一定非得游牧才得活,一户人家只要手中有三四十亩地,那怕这些地仅是中下田,一半用来种植耐寒耐旱的豆粟杂粮,一半用来种草,用这些草与杂粮饲养几头牛羊,荤素搭配,一家人温饱全部得到解决。但三十四亩地,又不是肥美的草原,能养几头牛羊?
并且游牧对水土破坏更严重,牛羊没得吃,连草根都会吃的,但是定牧,能坐视牛羊将草根吃掉,破坏整个草场?
因此南河套水土恶化越来越严重,最后彻底成了大沙漠。
但谁能劝说他们?
只希望他们以后走出来,看到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吧,并且王巨已经在移民中推广这种定牧方式,而且向他们提供了许多优良的牧草种籽。
那是为了未来打下基础了,与眼下无关。
眼下的就是利于未来几年南河套地区的稳定,还有辽军……
经王巨这么一安排,辽军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