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逍遥江山>1899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反复发布的海禁令,也说明了这一点。还有一些人干脆参加了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苏州地处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的贯通,让苏州出海带来了便利,加上南京、苏州、杭州的府城都是全国级别的丝织业中心。然而,江宁府本地不产优质生丝,苏州府境内的生丝生产规模也不大,远不及嘉、湖。所以,南京、苏州的商人每年都会去嘉、湖采购优质生丝,然后运往府城给各个作坊的生产供货;杭州因为离原产地较近,所以往往不需要中间商,商业资本操纵手工业生产的特征不明显。吴江应该也产生丝,所以盛泽就近成为丝织业大镇。从明代开始,苏州城就已领先其他几座大的城池,境内丝织业、棉织业、印刷业、造纸业、建材业、造船业、酿酒业、制茶业、榨油业都蓬勃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让许多胆大妄为之徒,不顾朝廷法度,将目光看向了大海。

当时从事海上贸易者获利甚巨,故官僚地主多与商人相勾结,凭恃权势和厚资,串通官府,逃避禁令,招诱破产贫民出海。或违禁“私造双桅大舡下海”,有的则“私充牙行,居积番货,以为窝主”。有的舶主更“名为商贩,时出剽劫”,既是走私商,又是海盗。有些豪门世家﹑奸商舶主,利欲熏心勾结海上海盗打击大明子民,弄得沿海一带百姓有诸多不满,但不可否认海上贸易的确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彭家先祖在明初随朱元璋大军从江西来到苏州,苏州的繁荣自不是江西可比的,为了立足苏州,彭家先祖率先在苏州经商,彭家先祖早年,独自往来于江浙广一带。得知闽南盛产甘蔗,“凤池乡”良田千顷,土地肥沃。便利用其优势,大量建设仓舍,发动族人和邻近的村民种蔗,然后大量收购甘蔗或蔗糖,乘季风将南边的糖运往北方,同时附带闽南特产龙眼、荔枝等果干及各种土特产,从村西“桅头尾”古渡头装船,穿过潘湖洋的吟啸桥,经九十九溪,出溜石六陡门,进入晋江,用大船销往海内外,尤其以江浙京津为多。然后在返程的空船上装载好北边的丝绸、棉纱,以及京货运回南方,分发给家乡的妇女纺纱织布,再把加工好的丝织成品转销海内外,获得丰厚的利润。他苦心经营数十年,渐成“富甲诸邑”的大商人。

彭家在苏州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后代先祖秉承祖先志愿,读书经商,彻底让彭家在苏州扎了根。

虽说彭家先前经营甘蔗生意,但与苏州的丝织业、棉织业、印刷业、造纸业、建材业、造船业、酿酒业、制茶业、榨油业相比,甘蔗终究不是长久之际,所以等到彭家第二代彭千里当家的时候,彭家不再经营甘蔗生意,改为丝绸、瓷器买卖,仗着先祖积攒下的人脉,与海上贸易做得风生水起,这些年没少赚银子,与其他立足苏州境内做买卖不同,彭家更热衷与海上,一来海上贸易利润高,而来彭家早前在海上经营多年,与西洋诸国都建立良好的贸易往来。


状态提示:1899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