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雄晋>后晋名将符彦卿 2

在李克用的大社团中小符如鱼得水,迭立奇功,后梁的瘟朱及其手下第一大将刘鄩对小符都是十分的头痛,焕然说过,内战就不谈了,谈谈对契丹的经典一战。

战事发生在917年,后唐另一太阳周德威被大名鼎鼎的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率三十万契丹军(这数字大有水分)围在幽州,当其时后唐的整体形势并不是太好,李存勖正率大军在黄河战线上和瘟朱对峙,战况也很是紧张,实在抽不出太多的兵力跑那么远去幽州州支援,对是否向北出兵举棋不定。但幽州城墙坚厚,又拥有燕山山脉的天险屏护,是中原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牧马的最大屏障,很多时候,也是最后的屏障----稍知历史的同学就很清楚了,国力远比五代强大得多的北宋,就是因为失去了幽州天险,骑兵在华北平原上如履平地,又采取兴文抑武的国家人事政策,也没有适宜机动防御的大规模骑兵,承平日久,被北方游牧族一个闪击战,直接打到了开封城下,这时那个时代的斩首行动,金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如果宋朝还保有幽州,骑兵军团怎样翻过燕山山脉是金人面临的极大难题。

分析利弊,李存勖还是咬紧牙根决定要救,因为要是幽州没了,契丹人横插一脚,中原恐怕就没有自已和朱梁玩的份了,于是命令部将李嗣源、阎宝和李存审率步骑七万支援,当三人在易州会合时,猛人李存审没有向以往一样直接去砍人,因为砍不起,有名的猛人之所以是猛人,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粗暴简单,什么时候最好用用脑子,所以他才活得长,才能在青史上留下名字,才能有足够长的命去制造一大堆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儿(特别是孙女儿)想办法给他在史书上撺缀着打高分。

三人开了个碰头会,李存审对另外两人说:“敌众我寡,而且契丹人骑兵很多,我军步兵才是主力,如果在平原相遇开战,人家喊一嗓子,用万马奔腾直接踩我们的场子,我军一定会被全歼!“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出,唐军那步骑里头的“骑”,比例实在是少得可怜,契丹人虽然号称三十万是吓人,但能围得住五代的一个大太阳周德威,还让李存瑁感到如此害怕,估计至少有十几万人,绝大多数是骑兵,也就是说,至少有十万铁骑,李存审三人要真是像中原内战那样大大方方地在华北平原上列阵相迎,一定会被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密集骑兵踩成肉泥。对于古代的步兵对骑兵作战,有一句名言很有参考意义: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宋朝国力强盛,步兵其实战力不差,单兵作战能力是比金人要强的,问题是步兵只有两条腿,骑兵有四条腿,就算宋军场面占优,由于机动能力的巨大差异,始终不能将优势转化为决定性的胜,但金军就不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可以跑,你也追不上,可以再找有利时机跟你再打!此消彼长之下,先进文明的北宋被落后野蛮的金败亡也不足为奇了。

另一名将李嗣源(就是后来的后唐明宗)补充说:“敌人没有辎重,我军必须要带粮草跟随,如果在平原上相遇,敌人抄袭我军粮草,我军定然不战自溃。不如从山地潜入幽州,与城中会合,集中兵力夹击较好。”这一番话说得十分有水平,除了同意小符的看法外,还指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从山地接近幽州。虽然路可能远一些,崎岖一些,粮草消耗也大一些,但走山地有一大好处,就是碰到敌军,可以依据险要的山势抵挡,契丹骑兵犀利,那是在平原上,但战马毕竟不能冲上陡峭的山坡,在山地作战中速度必然慢下来,这样步兵不但可以抵抗骑兵的冲击,还很可能抓住机会就反咬一口,甚至取得胜利。

作战方针计议已定,三人率军从易州北行,然后翻越大房岭,沿山涧一路向东行军(同时也把水的问题解决了)。

大猛人李嗣源应该是充当了全军的前锋,据史书记载,他率领了三千骑兵首先接近了幽州,这三千骑兵应该是晋军骑的绝大部分的,不可能对于如此危险的任务,李存审还藏着掖着不把全部骑兵交给先锋。在距幽州六十里时,一直在山上巡逻,警惕性很高的契丹侦察兵发现了晋军骑兵,马上通知大部队前来拦截。当时契丹军在山上,晋军在山涧,双方都想抢占谷口的有利位置,于是你追我赶,每遇谷口就激烈交锋,李嗣源奋战才能通过。等跑到山口,契丹军已经出动了万余骑兵等在那里。晋军将士见此情况大惊失色,猛人李嗣源一马当先,率领数百名骑兵勇猛地冲向契丹人,还用胡语喊道;“你们无故犯我国境,晋王命我率百万大军直抵西楼,灭了你们的种!”抽出兵器自先士卒杀入敌阵,万万料不到晋军如此凶猛的契丹人一时乱了阵脚,后面的骑兵趁势掩杀,将契丹军击退。

虽然夺取了谷口,但事情还远远没完,唐军的主力是步兵,至少六万,要走出山口,进入平原,直面契丹骑兵!

前面是山地骑兵战,契丹人可能不那么擅长,出了谷口就是正经八百的平原,在平原上契丹人完全有机会用骑兵集群把唐军全部踩扁,就算唐军的步兵战斗兵种能够过关,辎重兵可是背抬肩挑的,没那么容易跑掉。

步兵指挥官符存审在山地中就地取材,命令士兵人伐取树枝,削得尖尖的,做成鹿角,战斗兵种人手一枝,排成队列一致向外,就组成了密密麻麻的鹿角阵,将辎重兵保护在中


状态提示:后晋名将符彦卿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