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中华苍穹>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民备战

俄国远征东方的舰队出发了,因为要绕行非洲好望角的原因,他们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抵达南中国海,那需要到第二年的四月以后了。

舰队出发后,世界各国的记者们再次把目光转移到东方。记者,顾名思义就是记录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各种事件记录下来再告诉别人的人。有事可说有事可报,才是记者应该干的事。1904年的记者是幸福的,在经过数年平静的国际社会后,远东的清国……不现在叫中国了,他们再一次为记者们云集的地方,也借着记者们的笔和嘴,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904年才刚刚过半,远东的中国传出真假皇帝之辨。当记者们刚刚打开尘封以久笔记本时还没来得及大肆宣扬之时,中国东北军区司令袁寿山以血腥的屠杀,清理了清国还没有登基的新皇和其它皇族贵族。然而,整个中国却突然平静下来。有政治远见的记者都明白,这是只大战前的平静。就在所有记者等待中国为争夺最高权利而大打内战之时,北京城中一场不大的清缴行动就完成了新旧政府间的政权交接。

记者们很失望,因为没大战他们就写不出让世人关注的文章,自然也无法体系他们的价值所在。这一刻,他们对中国充满了哀怨。曾经的假光绪皇帝、现在的新的中国皇帝,宣布将在祭拜先祖黄帝之后再回京行登基大礼的消息,并不能让记者兴奋起来。因为对于中国而言,皇帝还是那一个,大臣们还是那一群,那既定的国策也就不会有跟本性的变动。也就是说,无论世界格局还是远东局势也不会有变化。

然而中国并没有让记者们失望,中国对俄国宣战了。宣战过后不到二十分钟,中国军队就悍然冲出边境向俄国发起进攻。这时记者们兴奋了,他们终于有事可以报道了。他们象打了鸡血一样在世界各地邀请著名的军事专家来点评这场发生在远东的战争,英、法、德、美、意等国的军事专家纷纷在各大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俄国人凶猛能打并在本土作战,中国人为了收复失地是气势如宏,他们预言这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艰苦战斗。

然而他们话音未落,中国用十天占领海参崴的事实狠狠的回击他们。如同重重的一巴掌打的他们晕头转向哑口无言。随后在新疆的一场果断的反击战中,中国人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将曾经让欧洲战栗的哥萨克骑后狠狠的揍了一顿。随着中国军队在新疆推出国境线,随着东西伯利亚俄军要塞被中国人包围,局势看起来越来越不利于俄国。随后就是中国人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在冬季的冰雪战法。此时欧美的军事专家再次预言。随着冬天的到来中俄之间战事必然平静下来,主要战事将发生在来年春天,那时中国人将全面向俄军要塞进攻,俄国将失去东西伯利亚。

俄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时发出了不甘心的咆哮,他宣称再组织五十万陆军将在来年彻底打垮来犯的中国人,然后攻入中国本土进行报复。随后强大的世界第三海军,集结起史上最强大的一支舰队要远征中国。欧美的军事专家发表了第三次预言,他们认为当远征舰队抵达远东后将是来年西伯利亚春天到来的时候,那时已经集结了大军的俄国将借着原有要塞作为支撑点,再次从西向东进攻。中国人将面临南北两个方向的攻击。陆地上,中国将遭遇失败。海面上,中国海军也将遭到沉重的打击。中国最富庶南方沿海地区将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下,南中国海周边的清国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将沦陷。而北方将迎来俄国人的直接攻击,到时将会有大片土地置于俄国人的铁蹄下。

第三次的预言同时也是各国军事专家向各自政府提交的战情评估,各国政府也跟据这样的评估报告开始调整远东政策。第一个有所反应的就是英国,英国国会为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部分议员认为中国的崛起将势必让大英帝国失去在远东的利益,这时最好的策略就是坐山观虎斗,等中俄两国打出结果之后大英帝国再介入远东谋求最大的利益。然而。此时已经成为英国远东高级顾问的原驻华公使欧格讷却说道:在任何方向限制俄国是大英帝国的基本国策,而俄国一但全面击败中国势必将会南下,这样将会影响到大英帝国在中国江南的利益。欧格讷建议至少应该加强中国海军的力量,让中国海军与俄国远征舰队有一战的实力。不然一但中国海军全面失利。那时英国远东舰队将独自面对尼古拉二世这个疯子的俄国远东舰队。

“事实上,中国人已经是大英帝国对抗俄国的第一线。”欧格讷的话让很多议员表示认可。只有中国海军与俄国远征舰队两败俱伤,英国远东舰队才能左右远东的局势。说实在话,这几年英国远东舰队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于是,得到政府许可的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面见李鸿章,提出介于英中传统友谊。为帮助中国英国可以出售三艘威严级战列舰和三艘新式的重巡洋舰。至于陆军,不还有德国挡在前面嘛。

德国公使巴兰德也向李鸿章提出以出售陆军军火的方式来帮助中国。因为德国在中国的利益区集中在山东到陕西的胶西铁路沿线,一但俄国势力进入中国北方,必然会对这些地区形成威胁。至于海军,德国没有打算提供帮助的意思,反正倒霉的是英国,关德国何事。

对于英德两国的好意,李鸿章予以婉据。认为中国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民备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