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中华苍穹>第四百零一章 到处都是麻烦
团改道南下,让原计划中彻底歼灭扎鲁巴耶夫兵团,从南线包抄鄂木斯克的计划从而改为牵制扎鲁巴耶夫兵团。这些还只算是计划之外的变化,计划之内的疏忽却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自古以来西域因为缺水,就是一片荒漠地带。汉唐帝国多次对西域用兵,其核心目的并不是要占领土地,而是为了中原地区的绝对安全而一再扩大战略缓冲区。这些地方对中原王朝而言并没有什么值得上心的利益,所以王朝一但衰败,最先放弃的也是这些地方。西域的问题还好,俄人进来的晚。原来中原王朝藩属国的遗老遗少们,不仅会组织游击队协助中国的军队作战,还会安抚当地的民心并接管治安。藩属国自然可以如此处理,但对于即将划入国家直属领土的西伯利亚哪能还交给当地人进行所谓的自治。

西伯利亚是荒原。人口数量和巨大的面积跟本没有比例可言。而且俄国对这些地方已经统治了数百年,大量从欧洲来的移民已经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想要真正把西伯利亚变成领土,必然就开府治事才能实施真正的统治,那么这块地方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人口而且还必需是自己人。移民,不仅仅是为了戍边更是为了施加影响力。朝廷将颁布各种优惠政策将中原汉族人迁移至西伯利亚。同时将原西伯利亚的一部人驱逐回欧洲,另一部分人移到中原。这样无论是西伯利亚还是在中原地区,汉民族将成为主要人口,以汉族宗族理念和有着,西伯利亚将在五十年内变成中华不可分割的领土。当然移民是战争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是对西伯利亚实施军事统治,强行将原住居民集中管理,为将来的移民做准备。同时,在后方征召预备役入伍组成三线部队。一则加强对当地的统治,二则为前线提供足够的兵力补充和建立足够的战略空间。三则这些三线部队将来要做地方卫戍部队留下来,一但移民政策不顺利(必竟中国传统观念是人离乡贱),则可以将这些部队长期留守下来进行屯田,再把他们的家属迁过去以增加移民数量。想法很好,考虑的也很全面。但现实就不是这个样子。

原计划是在结束西伯利亚攻城战后再行征召预备役,计划开始时间预计在四月底五月初。然而西伯利亚各城投降却让整个计划提前了一个月,但这一个月却是中原大地最繁忙的春耕时期,这时大面积征召预备役必然导致春耕劳力不足,进行影响到夏收。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有东北寿山兵团的增援,其力量满足目前战事的需求。一个月之内可以不需要预备役。”这是由梁华殿发回的。前线对征召预备役的意见。

“既然前线可以支持一个月,那预备役征召还是按原计划进行。”在激烈的辩论的朝会上,严复拍板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原计划中运往西伯利亚的物资立刻开始运输。其它陆上计划不变。另外发文英国,告之他们我国海军要出马六甲海峡主动迎战俄军。”

“这是要让我们出面逼俄人进军呀――”英国首相亚瑟?贝尔福愤恨的放下电报。

随着白起级战列舰的出现,曾经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英国除了在军舰数量上依然保持着优势外,在技术上已经开始落后了。外飘的中华型舰首、背负式炮塔结构、后倾式烟囱等等,越来越多的新的军舰设计概念开始学习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事实上全球军舰设计风向标。这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日益增强,他们已经不满足以小小的南海,他们向东与夏威夷结成了隐性同盟关系,向南在渗透澳大利亚,如今中国人的陆军已经占领整个北方并且还在向西方延伸,一但他们击败俄国,整个西伯利亚将成为中国的领土,那时世界第一大陆地国家将出现,而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占领整个西伯利亚不过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不能再任由中国人将海军力量伸出马六甲海峡,这已经是整个英国高层的共识了。

“马六甲海峡地势狭长,不利于大舰队展开。中国人无论在军舰的质量还是作战经验上都远胜于俄国,马六甲这样的地型是有利于中国海军的。至少在战术上来说,中国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约翰费舍尔从海军军事角度解释了中国这样做的理由。

“首相阁下,诸位。”昔日的驻华大使,现在首相府的远东顾问欧格纳,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起身:“或许,我们应该重新考虑远东政策。”

“重新考虑远东政策?!”

“是的。在我看来,我国与中国之所以现在关系日渐僵硬,而事实上是因为我国在中国南方一代的利益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然而从头来看这件事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欧格纳阁下,请您说的详细点好吗?”贝尔福有些不解的看着自己的这位远东事务顾问。

“每个国家对更加强势的外国都有一些抵触情绪,这点在整个世界都是一样的。尤其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国家表现的更加明显,但这并不是影响我国利益。因为当时的清政府与我国开展了大量的政府和民间的合作。英中两国关系进入冬天是在第一次中日战争时期,那时日本政府资金匮乏,是我国允许日本在我国发行国债以支持战争。但随后中国也提出在我国发生国债时,却遭到了我国的拒绝。当然,当时的中日战事是中国一败涂地。我们这么做只是把利益最大化。从清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一章 到处都是麻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