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1257.第1257章 谈判(下)
葵眼看东条英机要置气,赶紧劝说道:“东条君,必须以大局为重啊!”

东条英机咬牙切齿地说道:“可是道歉加赔偿也,太……”

重光葵再次劝道:“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们也能!有朝一日,必然要让露西亚鬼畜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偿还今日之辱!”

谁说鬼子没有阿q精神的,一样!甚至在某些时候,鬼子的自我麻痹和自我yy还颇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话说1945年鬼子战败前夕,其实就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了,那种大厦将倾的窒息感让鬼子们一个个病急乱投医。甚至做起了这样的美梦,铃木贯太郎就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说过:“斯大林的体格和西乡隆盛很相像,都是大肚子,肯定都是重情义的好人,会帮日本忙的!”

是的,从甲午战争之后,一直琢磨着怎么打俄国歪主意,一直想方设法的企图的北上的日本军人们,在即将覆灭的前夕竟然想让苏联帮忙斡旋,取得一个体面的结局。

可想而知这帮人是多么混不吝,不说斯大林是不是真的重情重义,就说大肚子跟重情重义能有必然的联系吗?再说,斯大林再“重情重义”也不会对敌人惺惺相惜吧?总而言之,日本人逻辑思维能力是相当有问题的,大概是这个民族太善于不讲道理了。

谈判继续,这一次日本人再也没有之前的咄咄逼人了,虽然谷正之尽可能的在为国家争取利益,但是在完全不讲道理的李晓峰面前,这些都是白搭。在三月底,苏日之间关于东北停战问题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而这一结果在当时的日本少壮派军人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耻辱了

这一后来被称之为《苏日上海密约》的条约规定:日苏之间实现全面停战,双方脱离军事接触,以1941年6月30日前的实际控制线为停战分界线。日本向苏联赔偿经济损失2亿卢布(分五年还清)并派遣以外相为首的特使团向苏联烈士致歉谢罪。这一条约还规定了关东军在东北的规模(不得超过50万人)。

不光是以上这几条,更重要的是,苏联再次明确了对北满铁路的运营和控制权,按照条约的规定,在北满铁路沿线日本不得驻军。

不要小看了这一条,仅仅是这一条就让关东军在满洲里一带地区的势力空前削弱,给了活动在北满地区的抗日武装一块根据地。尤其要看到这里背靠苏联,获得军事援助将十分方便。

后来日本为了遏制北满地区抗日武装的蓬勃活动,不得不修筑了一条长长的封锁线和无人区。不过这并没有卵用,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越陷越深,不得不从东北抽调大量的兵力,仅仅靠伪满洲国伪军,根本不足以遏制抗日武装的壮大。到了1944年,就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盟军转入全面反击的那一年,苏联支持和****领导的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也开始了收复东三省的步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对于李晓峰来说,这一趟旅程是圆满的,日本人终于钻进了套子里,按照他的推算,最迟在五月中旬,鬼子就会对东南亚动刀了。那时候乐子就大了!

“李尔文那边怎么样了?”李晓峰很惬意地询问道。

“军情六处还在全力搜捕她,据说已经将港岛站站长给撤职了!”独眼彼得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李晓峰耸了耸肩,不在意道:“我想知道的是李尔文查出了些什么?”

“她应该已经查到了日本的一些动作,应该已经猜测到了日本的计划。”

“有证据吗?”

独眼彼得苦笑道:“您不是吩咐我们藏一半露一半,可以将日本的企图泄露给她,但不要给她真凭实据吗?”

“很好!”李晓峰笑得很开心,打了个响指后吩咐道:“火候差不多了,你们可以让军情六处去抓人了。”

可怜的李尔文,传奇女间谍这才刚刚查到一点眉目,还想着怎么深度挖掘呢,谁知道一转眼就被军情六处给逮住了。这样的变化不说让李尔文措手不及,甚至亲自前来围捕李尔文的m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一下子就成功了呢?

要知道之前李尔文可是比泥鳅还要滑,比狐狸还要狡诈,一度耍得军情六处团团转,真心很难对付。难道这是大意失荆州,或者是马失前蹄了?

为此,m亲自提审了李尔文:“为什么要叛国?”

李尔文很不屑地回答道:“我没有叛国!”

“那你为什么会擅离巴黎的岗位,为什么要去港岛和东南亚活动,我记得这不是你的任务,对吧!”

李尔文却很淡定地回答道:“我的任务是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确保大英帝国的合法利益。而现在,在远东地区,苏联和日本正在企图危害帝国的利益……”

m直接打断了她:“所以,你就不管我的命令,所以你就擅离职守,所以你就在远东胡作非为,是吧?”

李尔文依然很镇定,她很平静地回答道:“如果您要说积极开展情报工作是胡作非为,那我确实胡作非为了。我想这样的胡作非为对帝国才是有益的,这总比站着茅坑不拉屎强,是吧?”

m被李尔文的态度激怒了,怒喝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敢狡辩!只有你一个在努力工作,军情六处的其他同僚们都是吃白食的,你就是这个意思是吧!”

李尔文竟然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否则,我就不会出现在远东,代替那些废物去完成那些本来是该他们去做的工作


状态提示:1257.第1257章 谈判(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