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安排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因为格雷的f4f-4战斗机俯冲到鱼雷机作战高度比爬升到俯冲轰炸机作战高度容易得多(野猫的爬升性确实一般)。
不过后来的情况就完全出乎了意料,美军的鱼雷机实际上是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下单独进攻的,自然是全军覆没。而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红海军就比美国海军强多了,首先,红海军的战斗机更多,除开为舰队撑伞的战斗机之外,还能拨出相当数量掩护攻击机部队。其次,红海军仅有一种攻击机,不存在飞行性能的差距,唯一的区别就是往弹仓里装炸弹还是鱼雷(当然,ro-2各方面性能都不突出也确实是个问题,但基本上够用。)
七点前后,第十六特混舰队的两艘航空母舰都开始顶风航行,开始航空作业,截止到7点55分,大黄蜂号完成航空作业朝企业号靠拢,在大约一个钟头的时间里,两艘航母放飞了116架战机。
此时恐怕有同志要提出疑问了,怎么仅仅是第十六特混舰队在干活,弗莱彻的第十七特混舰队在做什么?为什么不一道发起攻击呢?
弗莱彻此时的想法其实挺有趣,他命令斯普鲁恩斯立刻进攻,但同时留下约克城号作为预备队。原因是,他认为之前草莓五号的侦察报告只提到了发现两艘日本航母,但是以当时日本海军的实力,不可能仅仅只派两艘航母前往中途岛作战。
弗莱彻认为敌人还有航母未被发现,而约克城号的作用就是一旦发现了敌人剩下的航空母舰,将由约克城发起攻击。其实,弗莱彻是被珊瑚海之战搞怕了,当时他抢先一口气派出了全部攻击机去攻击祥凤号,结果让自己的舰队完全暴露在翔鹤号和瑞鹤号的夹击之下。作为一个聪明人,他认为必须吃一堑长一智。
只不过从后来者的角度看,弗莱彻这个长一智的方式是在有点那啥,因为这回他刻意的保留反而酿成了大祸!实际上南云忠一的四艘航母扎堆在一起,集中一波全力攻击,可能就不会放掉天龙号了。如果一波就搞定了四艘航母,自然后来约克城就不会被连续两次击伤最后让潜艇偷袭得手。
可弗莱彻偏偏就选择了有所保留,这导致第一波攻击的势头被削弱了,给了山口多闻机会。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弗莱彻,站在他的角度保持谨慎可以理解,而且他的航母之前还放飞了十架sbd进行侦察,等待着这些飞机返航然后一波出击也是种说法。
当然,平心而论这个决策还是有问题的,而且弗莱彻的运气太糟糕了。怎么说呢?这位未来的海军上将简直可以说是美国航母的敌人,珊瑚海海战中因为冒失丢了列克星敦号还重伤了约克城,中途岛海战又丢掉了约克城,到了东所罗门海战又伤了企业号,再然后在瓜达尔卡纳尔巡航时萨拉托加又被潜艇偷袭击伤。
用金海军上将的话说:“这个人运气太糟糕了,不适合去一线指挥战斗!”
言归正传,到了8是15分左右,刚刚完成航空作业的斯普鲁恩斯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北安普敦号重巡向他报告:“发现敌机一架,方位185度,距离30海里,机种为单引擎双浮筒水上飞机!”
很显然这就是日本利根号起飞的那架95式水侦,这让斯普鲁恩斯意识到自己舰队的位置已经暴露了,并十分担心出奇制胜的优势已经丧失。只不过现在想这些已经太晚了,攻击集群已经起航,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自己的小伙子们运气能好一点。
斯普鲁恩斯设想的战斗方式是战斗机掩护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协同进攻,所以他派出了116架飞机组成的庞大集群。统一由飞行大队长斯坦厄普.林海军中校率领。只不过此时,南云忠一也开始改变舰队航向了,9时17分,赤城号转向70度航行,转而朝美军特混舰队逼近,而此时很搞笑的是,美军的侦察机一直在观察日舰队的动向,但却并没有通知自己的舰队这个重要的情报!
战后大黄蜂号的航空作战参谋小j.g.福特斯海军少校充满怨气地抱怨道:“我们未能从自己的陆基部队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报支持,这造成了相当不应该有的损失!”
所以当大黄蜂号的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抵达预定空域时,根本就没有找到南云忠一的舰队。而且这一天天公也不作美,在飞行途中,因为突然阴云密布,沃尔德伦的tbd和林中校的sbd很快就失去了联系。
为了搜索友机和敌人的舰队,居中指挥的林中校把飞机编成了侦察队形,这种编队飞行方式在当时可以理解,但是存在问题。因为要保持一字排开的侦察队形就需要不断地调节油门,而每一次调节油门不可避免的就会多消耗一些汽油。更糟糕的是,这位林中校的运气也相当的糟糕,围着海面转了一个大圈也没发现南云忠一的舰队,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自己的小伙子返航回到了大黄蜂号上。
运气糟糕的不仅是这位林中校,另一位罗伯特.约翰逊少校率领的13架sbd运气更糟,他们也没能找到日舰队,飞来飞去飞到了中途岛的上空。由于不甚了解正确的敌我识别信号,为了表示是自己人,他命令将炸弹扔进海里。只不过此时中途岛上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