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790.第790章 形势变化

运气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伏罗希洛夫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如果没有极其幸运地捡到科尔尼洛夫的尸体,那么等待着他的将是政治局的雷霆怒火。

对于他的拙劣表现,政治局真心是受够了,连对他抱有希望的斯大林都不得不承认:“克利缅特同志的整体表现乏善可陈,除了些许亮点之外,他并没能完全尽到一个军长的职责。”

这种评价已经够委婉够客气了,如果用托洛茨基的话说,那根本就无法入耳可,当时托洛茨基在政治局上是如此评价“傻大个”的——就是一头猪也不会一次又一次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误,就是一头驴子摔倒了三次之后,也应该吸取经验和教训……可是我们的克利缅特同志,脑子里不存在任何理性和智慧的东西,只有一团浆糊,让他继续指挥作战,甚至让他继续留在军队里,都是对革命的亵渎和犯罪!

当然,托洛茨基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气愤,如此的贬低伏罗希洛夫,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平心而论乌博列维奇这次的表现并不算好,没能达到政治局的期待,他的整体表现很平淡,没有人让人眼前一亮的指挥艺术。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乌博列维奇确实有才华,也有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和才华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不管怎么说,他都没有指挥过集团军作战,甚至连师长都没干过,经验的缺乏限制了他发挥能力。客观的说,托洛茨基有些揠苗助长了。

战斗的总结还要继续,伏尔加河留下的那个烂摊子还需要收拾,邓尼金跑了,带着三万多人的部队狼狈的向着乌拉尔方向跑了。而高加索方向还有捷克军团和邓尼金匪军的残部在活动。乌克兰的情况也不算特别理想,伏龙芝的进展不大,不管是马赫诺还是彼得留拉都不算好对付,而且中央一再的叮嘱有些让他放不开手脚。

也就是说,这一战打完,虽然基本上肃清了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的大股白匪军,但并有达到彻底消灭白匪军的目的。更像是一拳将白匪军打碎了,四处奔逃到处活动的他们像泥鳅一样讨厌,让本来就很复杂的战场形势变得更加的纠结了。

六月底,当布尔什维克还在满世界宣传伏尔加大捷,向全国宣布击毙了反革命头子科尔尼洛夫的时候。乌法方向传来了一声炮响,平地里跳出来的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被任命为俄国最高执政官,这个政治上的白痴向着自己的毁灭之路又进了一步。

七月初,抵达乌拉尔城的邓尼金跟高尔察克以及协约国集团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谈判之后,被迫承认了高尔察克的权力。不过,邓尼金也收获了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一职,而且英国人经伊朗从乌拉尔河送抵的军火和粮食让他有了重整旗鼓大干一场的可能。

在乌法、在萨马拉、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在奥伦堡、在乌拉尔,形成了一个白军集团。最高执政高尔察克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努力,在极短的时间里拼凑出了十五万大军,再加上邓尼金和其他相关部队,这一片白军高达三十万以上!

乌拉尔山方向快速恶化的局势,让政治局感到忧心忡忡,顿河和伏尔加河以及乌克兰的事情还没有摆平,一眨眼的功夫乌拉尔的白军像春天里的小草一样茁壮的成长了起来。

“我们的战斗中心应该从乌克兰、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向乌拉尔方向转移。必须乘着高尔察克和邓尼金聚集更多的匪徒之前,将他们就地消灭!”

列宁的态度是坚决的,托洛茨基也不反对,唯一需要讨论的问题,让谁去收拾东方的白军?

列宁更倾向于调走伏龙芝,经过前面的教训,他只相信这位忠心耿耿的老部下。但是托洛茨基反对,当然,老托不是对伏龙芝有意见,而是他认为老托在乌克兰干得非常不错,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稳打稳扎,已经稳定了乌克兰的局势,只要给他一点儿时间,平定乌克兰将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临阵换将,换一个不熟悉乌克兰情况的人去指挥战斗,将事情搞砸了,岂不是白费了之前的努力?

托洛茨基更倾向于派其他的人去乌拉尔,伏龙芝还是老老实实的管好西南方向的问题为重。至于具体的人选,他推荐了图哈切夫斯基。在芬兰志愿军同德国远征军和芬兰白军的战斗中,图哈切夫斯基受到了充分的锻炼,表现得相当不错,维堡周围地区已经彻底安定,志愿军正在一点点将德国人和白军挤出维堡周边地区。

随着芬兰的局势好转,随着图哈切夫斯基表现越来越好,托洛茨基决定给这位他非常看到的青年才俊一个更大的舞台——乌拉尔方面军的总指挥。

对此斯大林坚决反对,原因嘛,地球人都知道。他绝不容许托派在军队中的势力过于壮大,以前他还有一个伏罗希洛夫能抗衡一二,可那个二货不断的出昏招,导致高开低走,现在已经被免除了红十军军长的职务,只能去新成立的第一骑兵军当布琼尼的政委。他斯大林的人还只能在军长这个级别上打混混,怎么能让托洛茨基又抢走方面军司令的位置。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太过于年轻了,我们必须汲取乌博列维奇同志的教训,只有那些有充足指挥经验,并且已经证明是极其可靠的同志才能胜任方面军司令的职务!”

不得不说,斯大林选择的切入点极好,尤其是提了一下乌博列维奇的名字,对导师大人来说,之前这位青年才俊的表现可不算好,谁知道图


状态提示:790.第790章 形势变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