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977.第977章 危急!
>炮手多尔蒂抚了抚头上的面罩,用尽全身力气操控着不那么听话的六磅炮,一番努力之后,他终于将炮口调整到了正确的方向,透过狭窄的观察缝他缓缓地做着最后的精细微调,这份工作得特别仔细,因为打不打得准全靠炮手的经验!

车内的气氛有些凝滞,包括海斯蒂在内的其他人员都屏声敛息地望着炮手和机枪手,几秒钟之后,刘易斯机枪首先打破了沉默,炒豆子一样的射击声听着就是那么利落。不过车内的所有人都知道,机枪手打不了多少连射,很快他就必须停下来!

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刘易斯机枪的自动原理说起,在野战条件下,这种气冷式机枪确实比笨重的水冷式维克斯机枪轻便好用。可惜成也萧何败萧何,这种气冷式武器装上坦克之后,气冷式轻便的优点就变成了大麻烦!

因为刘易斯机枪的气冷循环方式正好跟markⅣ坦克的内部冷却风扇的空气循环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每一次射击之后,刘易斯机枪发出的灼热的火药燃气和枪口烟雾都会直扑射手的面门,不要小看了枪口烟的温度,这玩意儿真心是很烫地!

所以,markⅣ坦克的机枪手都不太敢连续射击,因为这几乎是在烧灼他们的脸皮!

很快,咬牙了打了十几次连射的机枪手惨叫一声之后停止了射击,海斯蒂能看出这货绝对是被烫伤了。从机枪手咬牙切齿的表情不难看出,此时他一定在问候贝克.卡尔中校的八辈祖宗。

那么机枪手冒着烧伤危险进行的攻击有什么战果吗?可以说没有,因为对面的装甲汽车防护还真不错,刘易斯轻机枪无法击穿它们的钢板,从海斯蒂的角度看去,能看到对面的装甲汽车外壳火花四射,但不一会儿,它头上的机枪塔就猛烈地开始还击。

和arkⅣ加强了装甲,抵御机枪子弹还是轻松愉快的,所以海斯蒂可以淡定的坐在坦克里透过观察缝观察敌人的攻击。反正以前他是绝对不敢这么干的,因为之间的markⅠ用的不是“简陋”的观察缝,而是高大上的“观察窗”。

可是这些“观察窗”的质量实在是太差,在机枪和弹片的打击下很快就会崩裂飞散,不少倒霉的坦克手直接就被这些观察窗毁掉了双眼。在吸取血的教训之后,英国人赶紧用简陋的观察缝取代了观察窗。

刘易斯机枪奈何不了装甲汽车,而红军装甲汽车上的马克沁也奈何不了markⅣ,双方的对射除了打得火花四射之外,没有任何战果。

不过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因为markⅣ可是有炮的,虽然用后世坦克炮的角度看6磅哈奇开斯速射炮是一种很糟糕的坦克炮,可在这个年月,它的威力还是足够的。

说起这种火炮,不得不提一句,arkⅣ坦克的还有点区别,arkⅣ的身管短一截。

是不是比较奇葩?站在后世的角度说,炮管变短了,炮弹初速必然会降低,动能自然也就变小了。后世都是想法设法的提高坦克炮的威力,英国人怎么反其道而行之呢?难道英国人脑残了?

当然不是,至少英国人当年觉得这么做的理由十分充分,首先将身管改短大大降低了炮手的工作负担。其次,他们认为:“坦克在战场上普遍是抵近目标时再开火,而不是尝试远距离发炮……坦克炮击的最重要效果就是以声光来吓唬敌人,没有人指望他们能经常能命中目标!”。

就算是markⅣ型用的是短管哈奇开斯,但是威力足够摧毁一般的机枪火力点和普通装甲目标。这一次也是如此,海斯蒂的炮手经过一番仔细的瞄准之后,向一百多米外的装甲汽车开炮了。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以及车体的微微一震,一发六磅重的弹丸飞向了敌人,命中了俄国装甲汽车前方一两米的位置,虽然没有取得直接命中,但是爆炸产生的弹丸还是让俄国人很吃亏,裸露的轮胎、悬挂系统和减震器在弹片的洗礼下被打了个稀烂。

这辆漏气的装甲汽车很快就向一边倾斜,车上的红军似乎有些犹豫,不知道该离开这个铁棺材还是继续留下来战斗。而他们的犹豫给了海斯蒂的小伙伴机会。

装填手飞快地将烫手地弹壳扔出了车外,然后赶紧往炮膛里又塞了一发炮弹,些微调整了一下之后,炮手毫不犹豫地再次发动攻击。

轰!

这一炮直接命中了那辆已经瘫痪的装甲汽车,在汽车前脸上开了一个人眼可见的窟窿,很快这辆汽车开始起火燃烧,不出意外的话它马上就能在垃圾场给自己找到一个新位置。

不过海斯蒂却没工夫为自己的小伙伴高兴,在挥舞着大号扳手的车长指挥下,他稍微调整了一下车体,让左右两边的炮手都能从容的射击下一个目标。

俄国人很快就吃到了苦头,装甲汽车几乎拿坦克没有任何办法,战斗的结果几乎是一边倒。当一辆辆装甲汽车被点名,当他们前赴后继地开始殉爆时,白俄罗斯方面设在华沙外围的第一道阵地不可避免的将被突破。

而在此期间,唯一能给坦克手们造成麻烦的只有红军的炮击、坦克本身的机械故障以及泥泞的地面和油箱耗尽。

比如海斯蒂的坦克,在突破了红军的第一道阵地并协助尾随的步兵打退了哥萨克骑兵的反冲锋之后,他很苦恼的发现油箱见底了。这时候比较搞笑的一幕出现了,车长命令海斯蒂选了一个有利的位置停车之后,自己提着两个油桶步行返回后方“加油”去了。


状态提示:977.第977章 危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