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程序员修真之路>第174章 兔子数列

174.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曾经也一度辉煌,唐宋时期都得到过长足的发展,但在明清整整两朝之中却完全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究其原因有很多。

除了像因为封建王朝的体制问题,这种“定体问”之外。

另外有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科举制度中八股文的推行。

在明清之前的科举制度,至少没有像八股文这样完全僵化。

比如说,在唐朝,科举制度总共设有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而明算科就主要是关于数学、天文、历法了。另外,在唐朝的国子学、宋朝的国子监中,算学科设博士、助教,教授学生天文知识。

但从明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中,《明算科》完全废除,唯以八股取士。

这就使得数学家社会地位低下,研究数学者没有出路,不仅不能自由探讨,甚至还会因此遭到禁锢。

这其实不单单仅仅只是针对数学家,对其他科学发展也是如此,甚至对文学创作危害也甚大。

因为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完全条条框框的限定死了所有人的思想,没有任何可以自由发挥或者创造的空间。

所以可以说,八股文完全禁锢了明清整整两代,上下五百多年,华夏人民的思想和创造力。

而这样禁锢民众的思想和创造力,唯一带来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当权者的统治和稳定。

这也是明清两朝统治比较稳定,统治时间都长达两百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程理大学的时候,也曾经研究过数学史,所以对明清这段历史,以及八股文是深恶痛绝。

不过历史并没有如果,近现代西方科学体系建立之后,以数学为基石,物理和化学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文明的崛起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程理在心中感叹了一声后,也就不再感伤了。

科技在进步,历史在发展,人总归是要向前看的。

就好比,程理之前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突然会敲着代码,敲着敲着就这样穿越了。

而且既然穿越到这个修真世界了,那也不能拘泥于科学、程序、数学之类的某一种形式,也不用排斥修真这样的神秘无比的新奇事物。

各取所长嘛,这也是程理所擅长的。

这方面程理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所以他很快就重振旗鼓,开始投入到新的算题之中。

从101层开始,就都是一些地球欧洲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知识,算是近代数学的根基。

而第101层的问题也很经典,只见那悬浮在中央的“零零壹零壹”光字下,垂落出的光点组成的一道新的题目显示着。

“某人在一处有围墙的地方养了一对兔子,假定每对兔子每月生一对小兔子,而小兔子出生后两个月就能生育。

“问,假设所有兔子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成多少对兔子?”

程理一看到这道题目,第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出自欧洲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编著的《算盘全书》中的一道经典题目。

斐波那契是欧洲黑暗时期过后,第一位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他早年就在北非从阿拉伯人那学习算学,然后就游历地中海沿岸诸国,最后回到意大利编写了《算盘全书》。

《算盘全书》是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数学问题汇集,内容涉及了整数和分数算法、开方法、二次元和三次方程和不定方程,特别是这本书系统介绍了印度-阿拉伯数字,对改变欧洲数学的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

所以《算盘全书》可以看作是欧洲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代后,走向复苏的号角。

因此算学碑里,在第101层开始的近现代数学部分的问题,第一道题就是出自《算盘全书》,程理想了想之后,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这道“兔子问题”正是《算盘全书》里的一道经典问题,在解答这道问题的时候,还引出了有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于是程理直接回答道。

“答:第1个月有1对兔子,第2个月有两对兔子,第3个月有3对兔子,第4个月有5对……第10个月有89对,第11个月有144对。

“而第12个月,也就是一年后一共会有233对兔子!”

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

这样的数列就叫做斐波那契数列。

这个数列的产生规则也很简单,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在知道这个规律后,解答这个问题自然就很简单了。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却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而且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0.618。

比如第13项233,除以第14项377,等于0.618037……

所以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也因为是用兔子繁殖作为例子引入,所以也被称为“兔子数列”。

在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斐波纳契数列都有直接的应用,甚至在股票上也有应用。

有了这么深刻的理解,程理回答这道问题,自然一点难度都没有。

算学碑很快就判定程理回答完全正确,程理十分轻松的就步入了下一层。

接下


状态提示:第174章 兔子数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