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她比星星更美>2.休息室的偶遇

为了长远的发展规划,林柒回国后并没有长住在上海,而是去往北京发展。

起初她的父亲林承治是不大乐意的,爱女归家,本应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她却又急着上路。

她母亲赵清婉从旁劝说道:“孩子大了,注定有她自己的路要走。想想阿栩和小轩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不都在外面漂着?”

林承治无奈道:“我们的孩子灵魂中有风,我们留不住的。”

林柒就这样去了北京,她不是没有犹疑的。那天她读《论语.里仁》,见孔夫子的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为某些原因,今人只识得前半句了。她知道,为了这“方”,她必然不能停留。

北上以后,她日渐忙得抽不开身。偶然得空的时候,她习惯于回到青岛和她的外祖父母小住几日。

当宋鄞濯再一次见到林柒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了。两部作品让林柒在国内有了小小的知名度,两年的时间,她身上的青稚褪去了许多。

那一天,宋鄞濯受邀参加了个访谈类节目。因为时间有些早,他就被安排到了休息室等待片刻。

助理还在后面忙一些杂事,他一个人先往休息室走去。他素来独行独往,最是头痛一群人围在身边聒噪不休。

他还未进门就察觉屋子里还有旁人,他存了几分疑惑,轻轻把门推开。

一个姑娘轻靠在沙发上,正在低头阅读一本书。屋子里静的很,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她全然的专注。

宋鄞濯想,她定然是进入了一个极致美好充盈的世界,才会连他这个外人闯入都全然不知。

宋鄞濯站在原地静静看着,他怕因自己的到来,而搅扰了她片刻的安宁。

想是一个情节已经阅读完毕,她暂时离开了那个旁人不知的世界。看到不远处站着的宋鄞濯,她先是有些吃惊,而后腼腆的笑了。

宋鄞濯微笑着向她点头示意,这时他才看清楚,这个姑娘他本就认识的。

人生何处不相逢,她不正是林栩的妹妹林柒,在两年前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林柒。

他走上前去,向她伸出手,“好久不见了,柒柒。”

林柒轻握住她的手,也笑着说道:“好久不见。您还记得我可真是我的荣幸。”

宋鄞濯虽未再见过林柒,对她却还是有些关注的。他偶然看到过林柒演的电影,不是主演,但足可见其悟性。在同年龄的女演员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你如今可是颗耀眼的新星,星途坦荡,我又如何会不知晓。”

“不过是演过两部戏罢了。”

宋鄞濯走过去,与她在沙发上并肩而坐,拿过她手上的书,书已经很旧了,可以看出不是近年刊印的版本,但封面很简约,没有多余恶俗的插画,翻开后的排版也颇具古典美感。那是一本唐诗的集子。

“你喜欢王摩诘的诗?”

“是。”虽没有说很多话,但或许是谈及自己心爱的事物,她的神情愈发明朗,眉眼弯弯尽是灵动。

宋鄞濯不知怎么也跟着开心起来。“你在国外生活许多年,没想到还会读古诗。”

“我小时候是和我爷爷奶奶长大的,两位老人家都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我爷爷每天很早起来,煮茶浇花喂鱼养鸟。有时他会拿毛笔写诗,我就在旁边看着。爷爷很爱辛词豪迈,我却不中意,直到有天读到王维的《竹里馆》觉得惊为天人,从此也就放不下了。每次重读王维的诗,就觉得天朗月明,心下也就没有郁结了。”

林柒的工作刚刚结束,在休息室里是为了做短暂的休整。同宋鄞濯的交谈让她有一种轻松和惬意的感觉,她不自觉地想要和他谈更多。

林柒记得宋鄞濯的社交平台上总是常年写着一句白居易的诗,就随口问道:“您喜欢白居易的诗吗?”

宋鄞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白居易的诗总能给我一些感触。他所作《琵琶行》《长恨歌》都可谓神来之笔。虽长居仕途,却有难得的同理心,见一商贾之妇也能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怎能不叫人赞叹呢。”

林柒点头,心下很是认同。

宋鄞濯的访谈快要开始,而林柒也要赶去机场,两人的谈话也只能匆匆结束了。

而后的访谈,是宋鄞濯很熟悉的主持人,故而进行的很是顺利。

而林柒已经到达机场准备乘机回上海。

机场人流往复,她仿佛置身于漩涡正中,突然生出了几分恍惚。

她依然记得,两年以前,她也是这样一身风尘仆仆,回到那个她想念的发狂,又惧怕回到的城市。彼时她的心里只有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日月流转,如南柯一梦。

两年时光,弹指一挥间。

林柒站在原地,环顾着茫茫人潮。周围的人依然急急奔走,这些人中有外出工作的上班族,也有归家的游子和孤身在外的旅人。

这座北方大都市的急速度和它厚重的霾一样,带给她巨大的压迫感。

在此工作了近两年,她仍然无法融入这座城市。她突然很想念爷爷奶奶生活着的青岛。

她很想念那座城市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的那抹浓郁的苍蓝,想念风吹过海的气息,想念温暖的阳光,和老街拐角处那家咖啡店的卡布奇诺。

在她的潜意识里,那才是她的家乡,而对于父母居住的上海,她始终难以给出一个定义。

登上飞机后,她以白云为枕,很快便昏沉的睡去。

转眼


状态提示:2.休息室的偶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