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帝明>第六十七章 好老师与乖学生

郑嫔这会儿已是再也无法跟上皇帝哥哥的跳跃性思维,不过她也看出皇上是欣喜过望,只是却不知这喜从何来,便依着前阵子培训时学来的答辞回话:“蒙皇上抬爱,臣妾谢过皇上。”

不多时,宫女将硬笔、墨水与纸笺都取了过来。万历摆手让宫女退下,才对郑嫔道:“爱妃,快点过来,皇帝哥哥今天也来教你识字。”说完便开始伏案疾书起来。

郑嫔忙简单地整了整衣裳,下床走到万历身侧,却看到万历正认真地在纸上写着一列古怪的符号,她根本就见所未见。

万历抬头对着郑嫔神秘的一笑,便继续写着。不一会,却见他又在符号一旁写上了正常的文字。

“啊~哦~”声音柔媚,有若呻吟。听得万历身子一软,差点就跟梁驸马一样流下鼻血。

“停,停,快停下,待会再念。”万历老师赶忙止住小女生的无病呻吟,这样子实在是太影响老师的授课情绪了,严重破坏课堂纪律。

郑嫔忙配合地捂住嘴,露在外面的大眼睛却一眨一眨地,在灯火映衬下,有如两颗忽闪的小星星。

为了大明的美好未来,万历老师强忍着热毒再次攻心的痛苦,艰难地一笔一笔,终于写下了两页具有伟大划时代意义的新版音韵字母发音对照表。

呼~吐出一口炙热的丹田之气,万历抬起头来,平静地一笑:“元婴算什么?我拼音了。”

“来,小妹妹。哦不,爱妃,朕来教你这个。”

“嗯,好啊。”郑嫔乖巧地俯下身子,手托粉腮,一双妙目看向皇帝哥哥,后面屁股却翘起老高。

“不行,不行,赶紧坐一旁去,你这样子太辛苦了。”万历蜀黍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的钻石永恒级别只怕马上就会不保了。

“哦~”郑嫔听话地坐在一旁椅子上,挺胸收腹,双手平放桌前,双眼平视,转瞬间又化身为学习委员加纪律委员。

“嗯,这样子才对。”万历满意地点点头。

“下面我们从第一个学起,这个念:啊。”

“啊~”

“不对,是:啊。”

“啊~”

“不对,不对,再来一次,是:啊!呀。”

“啊~”

“不对,算了,第二个,哦。”

“哦~”

郑嫔确实很聪明,没花多少时间,便已基本掌握了其中的关窍,接下来万历又列出许多的汉字,向她讲解音韵字母的运用法则。郑嫔这时已深刻意识到这是一门极高明的学问,也自收敛起心神,认认真真地向万历学习。

万历其实很早就设想过,只要自己决定出手,有几门基础知识就必须首先加以推广普及,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无疑是排在最前列,还有就是十进制的度量衡体系和阿拉伯数字运算法则。

大明现行的度量衡制度混乱不堪,是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之类思维衍生出来,单位系统间互不统属。改革度量衡体系肯定难度最大,万历反而已经先行布下了棋子,随时可以悄然启动。他计划借弟弟朱翊镠的手推出,通过制作机械立钟和完善制图法则,首先在工部以及宫内各监先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十进制度量衡单位体系,发展成熟后再行诸全国,以取代现有的的度量衡体系。

不过这是一个跨系统的工程,真要完成只怕需要很长的时日,但万历相信,只要功夫做足,到时候自然会水到渠成,一日千里。

而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体系,他却是慎之又慎。汉语体系中不是没有数字,音韵学也早已被古人发展成了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此时大明官方推出的《洪武正韵》就有洋洋洒洒一套十六本。

至于华夏的筹算就更加不得了,万历看了很多宫中典籍,此时的筹算早已在代数方面取得了很高的研究成果,已涉及到解高次方程组,线性代数,矩阵数列等高等数学的内容,完全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

但这些学问往往都成了文人骚客们闲暇时分拿来自娱自乐的高雅喜好,根本没有运用到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去。这就造成了这些知识变得与社会现实需要相脱节,反过来也使其自身难以得到推广普及,也无法被补充完善,很多知识都成了一个个孤立的闪光点,始终无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

在后世,字母与阿拉伯数字这二者简直可以说是一切学问的载体,万历自己记忆中的知识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原本的万历于儿时就已在音韵学和筹算方面受过很系统的教育,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温习,他恢复了不少这方面的记忆,但他始终还是很难做到将自己后世的知识完全转化成华夏此时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时候,他只能无奈地选择将华夏传统知识内容融入到自己完整的后世知识体系中去。

所以万历很早开始就根据后世的汉语拼音对此时的音韵学注音法进行简化,编订了一套新版拼音字母,他还打算推广阿拉伯数字以替代中文数字。这两者的普及肯定会对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播有极大的好处,实用性强了不止一点点。后世的腐国,母语在数字方面的发音过于复杂,就是造成普通民众基础数学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推出拼音和数字后,自己以后还能借此推出一系列的后续学问,注定能引起轰动效应,从而使自己在学术界建立起绝对崇高的地位。不如此就不足以震慑某些可能会站到自己对立面去的儒者。自己以后可没工夫奶粽剑必须让绝大多数人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好老师与乖学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