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云的抗日>第二十六章华北乱哄哄

同日还发生了一件事,老蒋在庐山牯岭美庐别墅会见了秦德纯。老蒋本来是邀宋哲元会面的,不过老宋怕是鸿门宴,以身体有恙推脱,让秦德纯代已前往。

老蒋这个时候召见宋哲元,所为有三——一是华北局势,希望)军能够顾全大局,不要受小人和日本人盅惑,宣布自治;其次就是就将学兵师(旅)划拨51军之事进行说明。当然,无论是当事者还是局外人,都清楚将学兵师划归51军是假,将任丘收入国民政府手中是真。最后,则是阐述了中央关于法币改革的重要性和决心。

究其民国政府要进行法币改革的原因,一是因为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19)-1932年爆发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德、日本、加拿大等国先后放弃金本位,企图以此向用银国转嫁危机。美国对此做出响应,于1933年3月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并单方面违背1932年7月世界8个主要产银、用银国通过的“白银协定”,在国际市场上高价收购白银,企图以“提高银价,即为提高四万万人民的购买力”的办法,将美国的经济危机转嫁给中国人民,这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由于1935年以前,白银及银元在国际市场上是一般商品,在中国则是通货。国际市场银价的上涨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直接造成了以下严重后果:一是国内人心恐慌;二是中国外贸严重入超;三是银根紧张,市面周转不灵,银行、钱庄、商号接踵倒闭;四是通货不足,物价下跌。这直接引发了本年度的白银风潮,使得国民政府不得不做出改变以应对,决定改革币制,以此切断国际市场上银价涨落起伏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严重影响。

二是为了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虽一味依赖国联,幻想通过国际调解,以妥协的办法解决东北问题。但面对日本无视国际法准则、咄咄逼人之势(日本退出国联,并退出了国防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使得自身其国防地位更加孤立,在经济上政治上受到国际围堵。当时参与围堵的国家有英、美与苏联),毕竟也不愿意日本人吞并整个中国。在此形势下,钱昌照(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向蒋介石提出组织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建议。钱氏的本意是积极的,他认为:日本迟早会大举侵犯中国。为了及早做好应战准备,未雨绸缪,他提议组织专门机构,聘请一批科技专家和教授,从事有关国防建设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有关计划的制定工作。在国防设计委员会的首批39名委员中,有徐新六、吴鼎昌等银行家、金融家代表,正是因为这批银行家、金融家的活动策划,使得国民政府将币制改革问题纳入“国防设计”之中。

三是随着“废两改元”的成功,国民政府获得了法币改革的技术。所谓的“废两改元”,其重要的举措就是,规定由该年4月6日起,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交易和契约票据,概用银元,停用银两。“废两改元”的顺利推行,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形状、重量和成色划一的银元,大大简化了货币种类,改善了中国通货市场的紊乱状态。也为在中国废止硬币、进一步实行法币改革扫清了货币紊乱方面的障碍。

四是名国政府的发笔改革获得了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的赞赏,并得到了他们的技术支持,其中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甘末尔、杨格,英国的李滋?罗斯等经济专家。

老蒋原来的计划是在今年晚些时候宣布进行币制改革,不过由于日本在华北方面咄咄逼人,加上技术已经成熟,他决定提前推动这项改革方案。

老蒋生活作风还是蛮朴素的,招待秦德纯仅仅四菜一汤而已。席间,老蒋推心置腹的就当前国内外局势和秦德纯交换了看法,最后语重心长的嘱咐说:当前国防建设尚未完成,不能全面抗日,要争取时间,维持的时间越长,对国家贡献越大,务必要忍辱负重,但此事只可密告宋军长而不可告诉别人;石油是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命脉,国家要想发展,军队要想强大,唯有将之牢牢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方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请将此语一并告之宋军长,望)军诸位将军一定以大局为重,了解中央的一片苦心;法币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军作为**一份子,当应遵守中央之决定,尽全力推行此项改革,以此断绝日本掠夺华北财富、破坏华北经济之途径。

历史上,秦德纯正是因为老蒋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才铁了心跟着“中央”一直到兵退台湾。不过,或许是因为欧阳云的出现,或者是任丘石油提前被发现从中作梗,他对老蒋这番话的感悟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他并没有如历史剧本所描叙的那样被感动的五体投地,誓死效忠,而是借机提出,)军既然是**一份子,中央又承认了其在华北的地位,那么就应该完全相信)军,将河北完全交给)军打理,隐晦的提出,希望中央能加强)军的军备,使之能维系华北局面的平稳,并将学兵师依旧交给)军管理。

老蒋见秦德纯如此不识相,很不高兴,不过作为领导人,他也不好和秦德纯一般见识,就提出中央可以给)军相当的军资予以补贴失去学兵师的损失,但是学兵师必须调入51军的编制。

秦德纯也不敢和老蒋当面撕破脸,只得说这事自己做不了主,还得回去请宋哲元和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华北乱哄哄--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