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人,你未免小觑了黑甲骑军,上京城不是龙潭虎穴,却是蹈死之地。”店伙冷冷一笑,不等梁正英开口,又傲然道:“这一次,我当然会亲自去,我说的流血,也正是流我的血。”
梁正英又是一窒,但这店伙语气虽傲,却不容轻视,再看这店伙,默然半晌,梁正英忽然长身而起,向店伙肃然一礼,“有劳,梁某无求,惟愿壮士此次能安然而回。”顿了顿,又道:“敢问壮士姓名,万一有不忍言事,梁某必当长记壮士之名。”
店伙看了他一眼,神色柔和下来,缓缓点头,“已然结盟,何必见外。”他不曾自报姓名,说的也正是之前梁正英所说之言,却少了针锋相对的口吻。
“中原果多义士。”梁正英长叹。
“梁大人客气了。”掌柜开口道,“若公主这份诏书一朝遍示辽境,我想辽国之内也会有许多义士,说回来,这份诏书真是不俗,字句也就罢了,但这心思却是用巧了。”
掌柜啧啧赞着,从包裹里取出一份诏书,点指道:“这诏书的前半段不如说是一篇详尽异常的战报,从智王兵临顺州始,连场恶战,全都绘声绘色而写,尤其在写到羌王和他那些族人的奋力抵抗时,更是栩栩如生,使得羌王涂里琛,羌后月歌,羌子塔虎几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使观者在如感身临其境时,对羌人一族的勇敢和顽强油然生敬,然后笔锋一转,一段哀惋悼文,写下公主对羌族的推许崇敬,添成一道罪己诏,战虽胜,责己如败,泣伤异族之灭,感叹乱世岌岌,最后公主还包揽了所有出征将士的罪过,只罚护龙智一人,这一段罪己自责,不但让人生不出半点责怪公主的心思,反令人由此深敬公主的深明大义,悲天悯人。梁大人,难道你不觉得,公主这份心机深了点吗?”
梁正英神色略变,深深看了掌柜一眼,暗惊自己一直小觑了此人,这模样富态的掌柜,不但来历不浅,阅历也极深沉,他定了定神,脸上故意露出一丝不悦道:“公主感怀羌族义烈,彻夜难眠,连夜提笔起诏,字字发自肺腑,掌柜,难道你以为公主是在以煽情博取人心?”
“不敢,不敢。”掌柜笑笑,“我只是有些好奇,公主为什么要把智王与羌族的一战写得这般详尽,难道她不知道,这样一写,会令世人对智王的残忍大为菲薄?难道公主心里,对大义二字的看重,真的可以超越于对智王的情意?一个女儿家,能做到这点,殊为不易啊?”
“公主只是阐明实情。”梁正英忽觉嗓中发干,解释道:“这一次,公主确实对智王很失望,所以才会明发诏书斥责。”
“哦?”掌柜似乎并不满意梁正英的解释,顾自道:“其实我那一点好奇,在看到公主怒斥拓拔战丧心病狂时便恍然醒悟,为什么公主要把智王和羌族的一战详尽而写?为什么公主要对羌族的结局这般痛惜?为什么公主又要故意把智王摆在一个将要令人憎,令人惧的位子?原来,这是要以羌族的壮烈殇亡为引,把所有矛头指向拓拔战,再借智王的残忍灭族揭露出拓拔战的幕后毒计,世人对羌族敬上一分,就会对拓拔战更恨上一分,而公主对羌人的哀悼,其实也是为凸显拓拔战的用心险恶,这一来,人人都会把拓拔战视为乱世之源,这就是公主的目的所在,是吗?”
不等梁正英开口,掌柜又继续道,“拓拔战的计策是想使羌族与公主两败俱伤,可有了智王这一擅自出征,真正两败的人却成了智王和拓拔战,梁大人,你也是聪明人,听我说到这地步,难道你还不品不出公主的玲珑心思吗?”
“我觉得这诏书里还有一层心思。”许久未开口的那名店伙淡淡接道:“辽国公主把护龙智与羌族的一战写得这般详尽,看似是责怪智的残忍,其实也是在点醒一些摇摆不定的人,智只凭一万骑军便把七万羌族逼到灭族境地,而幽州共有五万军甲,以智的不择手段和百般计谋出手,谁还敢确定,拥二十三万黑甲骑军的拓拔战还能再立于不败之地?”
“拓拔战手中好象已不足二十三万黑甲了吧?”掌柜点了点诏书,笑笑道:“公主在诏书上面不是还有这一句吗?两败黑甲,挫敌锋于正锐,恫敌威于狂妄!不败黑甲已然两败,啧啧,幽州军的实力,还真是让人不敢低估啊!”
“再加上诏书后半段这檄文般的声讨,端的是荡气回肠,震发聋聩,羞尽须眉。”店伙冷冷笑道:“辽疆内但凡有点血性的男子,看到这一段,又怎能不动容?”
“所以说,公主这心思,啧啧…”掌柜摇头晃脑的赞道:“真的只能以深不可测来形容,这一纸诏书,能给她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难怪非要借我们之手,把这些诏书送入上京,供上京子民观瞻。”
听着掌柜和店伙一搭一档的说话,梁正英似是插不上口般一言不发,初时面色还有些起伏,但听得几句,他的神色忽然又安稳下来,待得两人说完,他才看向两人,平静如水的轻轻问了一句,“我们是盟友,对吗?”
这一次,却轮到了掌柜和店伙二人向他深深注视,亦是半晌无言。
“一直以为,我对这燕云楼上下算得上是礼敬重视,这原也是公主的吩咐。今日才知,原来我一直小觑了几位。”梁正英向着二人一笑,“燕云楼内藏龙卧虎,以两位的才干心术,其实足可啸傲天下任何一方,屈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