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年间二十六年,腊月三十。
晨悦白天给工人们发了工资,大家都很高兴,没想到他们这些难民还有工钱可拿,今年可以跟家人过个肥年了!
晚上晨悦独自一人坐在床上守岁,看来,这个年慕晨是没法回来跟他们一起过了。
等到新年正月十四那天一大早上,晨悦找来柴刀砍伐竹子,把竹子该划成条的划成条,该砍成一段的砍成一段。
景王妃柳絮过来时看到晨悦在弄竹子篾条,想要阻止她一个孕妇不要拿刀,怕她伤到哪里,可晨悦坚持,也就随了她。
柳絮无奈问道——“小悦,你没事砍竹子作甚?”
“做吊灯笼,也就是宫灯那样吊起来拿在手里那样,反正做出来你就知道了!”晨悦不想多说。
“哦,那是不是做了灯笼,然后等明晚正月十五元宵节放花灯啊!那你何不如直接买一个花灯得了,用的着自己亲自拿刀动手做吗?”柳絮以为晨悦是为了元宵节才做的灯笼。
“不是为了过元宵节,是我今天晚上就要送的,这个是正月十四送的蜞蟆灯,俗称送走蜞蟆瘟,也可以称之为蛤蟆瘟,送走瘟神,送走一切不好的,在我们家乡那个地方,这天晚上是很热闹的,比闹元宵还要热闹呢!”说到这,晨悦就来劲,期望慕晨可以早些回来。
“蜞蟆节!比元宵花灯节还热闹?”柳絮好奇道。
“嗯,是啊!”晨悦点点头道。
“那你给我也做个呗,我也去送送蜞蟆瘟,呵呵!”柳絮也想凑个热闹一起送。
晨悦把篾条准备好了,然后找来彩纸和浆糊,还有蜡烛和张力较小的丝线。
她把篾条用丝线系固定,成为自己想要的大小两个一样的圆形,作为灯笼上口和下口。上下口之间又是六根划好的长短一样的篾条与两个圆形相连,使之最终成为圆柱体形。但是其中有两根篾条在作为支撑起这个圆柱体的同时,它又作为一个点放蜡烛的门。
圆柱体做好,然后又是用划得又平又宽的篾条两根作为放蜡烛的底盘,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把张力小的且不容易扯断的丝线绑在上面,使底盘与下口圆形起到固定作用。这样,灯笼的整个框架便做好了!
然后便是把彩纸糊在灯笼外围框架上,上口和下口不包裹,因为下口可以用来照亮路,让提灯笼的人好看清裹,是因为可以透风,让烛火不会缺氧而灭,假如包裹住了,若烛火燃烧一段时间,很可能会把上口的纸烧起来,导致整个灯笼都被烧毁。
其余框架整个都用彩纸包裹住,后又用小刀划出矩形的下三方,也就是一个门帘的口子,但是门帘上方不能割断,这样既方便安放蜡烛,还可以避免风大把蜡烛吹灭。
最后一步,便是拿来砍好的竹节,每个灯笼只需一根砍好的竹节,而每根竹节大约长为六十公分左右,这个看个人喜好。把灯笼上方用丝线系好,放出一定的宽松度,然后又把灯笼通过这几根线绑在竹节末端,这样,一个吊灯笼的完整样式就出来了。
晨悦做好后,迫不及待地想试一下感觉,便把蜡烛点燃安放在灯笼底盘。当提着灯笼,蜡烛在里面燃烧没有熄灭时,晨悦感觉这个灯笼算是成了,可以用来送蜞蟆了。
晨悦连续做了几个,她妈和容嬷嬷还有两个丫环各一个,她和柳絮各一个。晨悦总共做了七个,因为还有一个是她准备替慕晨送的蜞蟆节。
柳絮觉得既然算是过节,人多一点才热闹,所以也让下人们跟着做,那些今天休假的下人也可以跟着一起去送蜞蟆。
当所有要去的人的灯笼都做好后,柳絮正准备让人搬到屋里去时,被晨悦阻止了,因为她说这是送瘟神走的灯笼,不能放家里,便让人都挂在了院子外面。
然后还特意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竹子,以又嫩又细又易整个竹身都好被摇得晃动为好!
正月十四这晚,天刚黑,晨悦便吆喝着大伙儿去送蜞蟆瘟了,她很早便让人通知了她妈秀云一起来送蜞蟆瘟。
因此,晨悦他们主仆在出了王府便遇上了秀云,晨悦把点好蜡烛的灯笼递给秀云。现在他们送蜞蟆瘟的队伍差不多二十来个,人手一个晨悦他们自制的竹编灯笼,有吊灯笼,还有举灯笼。
举灯笼是有男子觉得这样做比较有气势,把竹节的末端一段划成条,然后编成碗网状,边上糊着纸,上方留一口放蜡烛。这种举灯笼也是晨悦教他们做的,但是这种灯笼,晨悦个人觉得还是容易被烛火烧毁,而且手举着灯笼时,蜡烛的蜡泪滴落到手上,可是会疼的!
晨悦觉得还是吊灯笼比较方便,即可用来照亮路,还显得漂亮,优雅秀气,可谓是既实用又美观!
他们要把灯笼送过河,有几句送蜞蟆瘟的歌谣是这么唱的:蜞蟆瘟,蜞蟆公,蜞蟆婆,要把蜞蟆送过河!这是祈祷把一切不好的都送走。
就这样,一行人二十来个人送蜞蟆,他们一路上学着晨悦边走边唱蜞蟆节歌谣,吸引了一些百姓的目光,有些百姓把自家的门或者窗户打开,看看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弄得如此热闹!
有人经不住好奇,上来问道——“哥们,今天可是十四,又不是闹元宵,怎的如此热闹,不会是把元宵节记错了吧!”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可是我们世子妃想出来的送走瘟神的蜞蟆节,寓意很好,很有意思的呢!”有景王府下人一脸神秘高深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