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督师>第852章 朝堂

崇祯皇帝上完了早朝,神清气爽的回到了御书房,准备舒缓一下身子,然后继续看眼前不多的奏折。

现在的朝会对崇祯来说,已经不是原先那样的受罪,而是一件欢欣愉悦的事。

内阁有孙承宗老师傅在坐镇,政务上总是处理得非常得体井井有条。

军机处的卢象升任职肯干,军事上更是捷报频传。这两个一文一武,打理得整个大明井井有条,现在许多事情已经不用崇祯操心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奏折上,批一个准字就可以了,与前相比,真是轻松得不能再轻松了。

现在崇祯很满意吕汉强当初的这个办法,拿掉了尸位素餐的周廷儒换上贴心的老师傅,再将内阁的权利分出一半给军机处,这样就没了当初自己必须用大部分精力和内阁打擂台,这多好,自己就轻轻松松的看着两个部门斗,而自己就在期间拉架就行了。

皇权的运用不过是如此,平衡。

这人一轻松,自然就开始变得懒惰起来,现在,就看着眼前和以往相比不过十分之一的奏折,崇祯也生出一种厌烦,于是对身边的小太监道:“把面前的奏折分类,政务上的交给孙阁部,军事上的交给卢象升,内务上的交给王方。”然后笑笑摇头:“到时便宜了王承恩这个老狗,越来越清闲,都胖的走不动路了。”

小太监就立刻遵旨照办。

“对了,一会告诉皇后田妃一声,跟着我去看看皇嫂,春天来了,我们到御花园散散心。”说这话的时候,崇祯又生出一种遐想:“这要是能出皇城,到郊外去看看就更好了,据说当初吕伴读寄居的小庙已经香火鼎盛,无数文人士子流连忘返,成了郊外一道绚丽的风景了。”

一个太监就一面收拾眼前的奏折一面笑着应承:“那个小庙在上次京畿之战的时候,毁于战火,但好在那个提着伴读的诗词墙壁却莫名奇妙的保留下来,一时间成为神迹,在伴读一战解了大明危及,百姓更是认为伴读是天上神仙下凡,是天父派来给天子做臣子辅助的,于是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纷纷慷慨解囊,从修了那个小庙,结果,比原来还大了十倍不止,现在,那里不但有庙祝主持,还成为进京赶考贫穷举子们下榻之处,每日里人马车辆不断,热闹的啊,简直,啧啧。”

崇祯这时候,才想起,今年又是自己开恩科取士的一年,这都三月了,一年春闱又要开始了,天下士子再次汇聚京城,说不得有是几万人啊。

就惊奇的问到:“那些寒门学子的吃喝用度该怎么办?”

这个小太监就笑眯眯的解释:“在万岁爷的治理下,大明中兴了,天下太平了,百姓也就富足了,所以,纷纷在那吕氏庙堂安排免费伙食,一菜一汤,却让士子们安心。”

崇祯就舒心的点头:“真是衣食足而知礼仪啊,这样下去,大明岂能不教化天下。”想了想,然后对那个小太监道:“既然百姓都能有如此心怀,我们天家也不能落了后头,现在内帑宽裕,我们也做些我们该做的事情,就以皇后(张皇后)和诸位太妃的名义,点查下京城内外所以赶考士子的数目,然后按照人数,每人每日发一百钱作为补贴吧。”

这个小太监当时一惊,大家都跟着皇帝勤俭惯了的,这草草一算,五的妈呀,于是立刻适当的提醒:“万岁爷,若是按照您的吩咐,倒是积德行善,体现万岁仁慈,不过,现在在京天下学子不下五万,而直到春闱结速,那还要三月之久,那可就是——”

崇祯就笑骂了一句:“穷怕了的狗东西,不过是区区十几万两银子,这时候,我们的内帑还愁拿不出十几万的银子吗?”

是的,现在,内帑的收入源源不断,宽裕的户部也不再逼迫自己补贴,十几万已经不是数目了。

“尤其,这是收买天下士子的好机会,惠而不费,何乐不为呢?”

“万岁圣明,奴卑带天下穷苦的士子谢谢天恩啦。”这个太监立刻丢下手中的活计趴在地上磕头,死死的敲定这个跟脚,这不但是皇上的恩德,做成了这事情,也是为自己积下福报,这样,来生就不要做太监了。

崇祯就很享受这种再做一件善事的快感,有钱,就是任性不是。

结果崇祯屁股还没坐稳,王承恩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后面还紧紧追着曹化淳,两个人跑的跟狗似的,就这不长的距离,竟然让两个人大汗淋漓。

崇祯的心就咯噔一下,看两个人如此惊慌不顾体统,这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情,而且看情形还是一个坏的大事情,刚要站起来呵斥一声,结果,远远的竟然有鼓声响起,崇祯就再次皱眉,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顽皮,没事敲什么鼓?

结果他刚一这样想,又一个传世的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对着崇祯紧急禀报:“万岁爷,首辅孙承宗,军机处值班大臣卢象升,携文武百官近三百,敲登闻鼓,请皇上紧急上殿恢复朝会。”

崇祯就彻底的蒙圈了,登闻鼓可不是随便能敲的,这大朝刚刚散了,怎么百官又要自己上殿?而且平时大朝会不过是百余官员,那是有自高无上品级的,这次怎么突然间弄了个三百多人?难道这天要塌下来了吗?

崇祯感觉到事情严重,也顾不得换衣服,越过在地上喘气的王承恩直接奔向了金銮殿。

结果急匆匆走到金銮殿的时候,他就见到在大殿外已经趴满了文武百官,何止是三百,五百都有,几乎全


状态提示:第852章 朝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