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王爷,伊兰孛发现明军的飞球。”探马奔回营中,在济尔哈朗面前跪了下来,朗声报道。
济尔哈朗眉头紧皱,沉吟不语,心中暗道:明军多半是事前得到了消息,知我大军要从这里攻打海州。唉,这事已经做得如此绝密,怎么还会泄露?作为摄政王之一,他知道多尔衮很喜欢用“间”。他对此倒是很支持,因为老汗时候就因为用间得力,对于北京朝廷上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
然而现在尼堪也学会用间了,自己这边却像是tuō_guāng了女娘,任由他们想看哪里就看哪里。
“王爷,是否要换个地方打?”一旁的幕僚试探问道。
济尔哈朗从关内回来之后就一直深感身体不适,一场风寒也久久不能痊愈,至此时已经消磨了他大量的精神和体力。旁人或许看不出来,但他自己却很清楚,若是换个地方攻打海州,他未必能够撑得住这长途奔袭之苦。
“还换什么换?就在这里打吧!”济尔哈朗道:“若是九王那边得不到咱们的消息,怕要贻误军情。”
现在满洲对明军开战,都是战战兢兢,仿佛两个做坏事的淘气包,说好同进同出,一旦发现伙伴跑了,自己绝不肯停留一步。
若是临阵变更计划,多尔衮的东路军很有可能会以为自己逃跑,旋即跟着撤军。寒冬腊月里征兵一次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经得起这般折腾?
——大清若是再不能大胜一场,老汗和先帝打下的基业也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只是抢在明军准备妥当之前发起一场强攻,拖延明军进军的速度,但其悲壮性却像是国家存亡之战。济尔哈朗有些目眩,不知怎地竟渗出了一滴眼泪。
……
“此战若是胜了,明军就不会再打朕的国都了么?”十一岁的福临在压力之下成长飞快,已经越来越不满足听母后对外面局势的解说,更喜欢直接咨询索尼、洪承畴等大臣。
此时此刻。索尼、祁充格、洪承畴、范文程等人站在福临面前,垂着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让福临有些烦躁,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扭转当前的局面。好像每一天都是黑云压顶。为此他处处模仿明国,甚至连头发都留了起来不许人剃,又免去了重臣的跪奏礼,允许他们站着说话,却没有丝毫转机。
虽然他最信任的还是索尼巴克什,但是就连索尼都建议他咨询汉臣,可见满洲第一智者也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洪承畴,你说说。”福临点了洪承畴的名字。
“皇上。”洪承畴吞了口口水,偷偷看了一眼索尼,见这老奸巨猾的老臣闭目养神。仿佛睡着了一般,终于道:“依臣之见,莫若求和。”
索尼身子微微一颤,还是没有睁眼。
祁充格侧目以对,正要提出异议。却听福临如同小大人一般说道:“洪先生细细奏来。”
洪承畴佝偻着身子,道:“皇上,明朝的疆域从西到东已经不下万里,从北京到盛京少则半月,多则一月。疆土之阔,已经再难派官治理了。尤其是我辽东土产不丰,明军若是在此久驻。耗用之大,国库焉能承受?”
“洪先生既然知道,为何还要求和!”祁充格叫道:“明朝既然无法久驻,我朝只需将之拦在盛京之外,他们终究会退兵回去。就算不退兵,也无力久攻盛京!”
福临往前挪了挪。显然更喜欢祁充格的说法。
“关键是守不住盛京。”洪承畴垂着头,说出了让人无比遗憾的话。
“我满洲还有……”祁充格大怒。
“还有什么?”洪承畴打断了祁充格的叫嚣:“入关时我大清搜罗民力,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三丁抽二,汉军旗五丁抽一,共得甲兵七万余。又抽调包衣男丁近十万,已经是我朝全部根底所在。从关内回来,各旗损失惨重,又没有足够口粮,连年受灾,此番两位摄政王征发大军六万,已经是逼近极限,还用什么来守盛京?”
“明军精锐战兵不逊我巴牙喇,其数有三万之众。若是算上他们的辅兵、民役,恐怕过了二十万。”范文程报出了明军的军力,自己都心头发慌。如果只看明军精锐数量,貌似比清军少了一半,但如果将清军中的包衣阿哈不算,只算甲兵,明军反而还占有优势。
“你们汉人就是在动摇我大清军心!”祁充格骂道。
洪承畴和范文程连忙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称道:“臣万死。”
福临在脑中转许久,方才消化完刚才信息,道:“二位先生平身。”
洪承畴和范文程却不敢站起来,仍旧跪在地上。
祁充格也跪了下来,道:“主子!咱们还可以守沈阳,沈阳守不住还可以去宁古塔!明军终究是要走的。就算不走,他们也会慢慢消沉,最后又变回之前的模样。”
不得不说,祁充格的看法很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这让洪承畴都无从反驳。而且这点上满清还有切身体会,之前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大军,入关之后没几天就消沉了。
在这个昏暗的偏殿里,还有一个人能够压制祁充格。
索尼缓缓睁开浑浊的眼睛,声音仍旧还富有中气:“主子,若是为了大清,咱们该守盛京。若是为了满洲,咱们只能北迁,哪怕迁到东海也在所不惜。”索尼所谓的东海是在后世的黑龙江沿海,即便对东虏而言也是极东之地。
福临有些迟疑。海州沦陷之前,他也征询过索尼巴克什的意见,当时这位老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