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八四年,光和七年,黄巾之乱爆发,天下大乱,大汉王朝用尽了不少手段,才将这黄巾之乱给平定,随后改年号为中平。
这一年,天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中原,黄巾之乱爆发的几个地方,只是其他地方也不见得有多太平。凉州之地便是其中之一!
羌族人北宫伯玉、李文侯起兵谋反,杀护羌校尉冷征,并且挟持凉州督军从事边允与凉州从事韩约,以二人为首领,接连击败凉州当地的平叛兵马,声势日渐扩大!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中平二年,朝廷终于派遣了刚刚平定了黄巾之乱的名将皇甫嵩,领兵守卫西都长安,并出兵凉州平乱。本以为,有名将皇甫嵩出马,凉州之乱应该能马上平定,可令人吃惊的是,竟连皇甫嵩都未能平定凉州,反倒是令叛军之势愈演愈烈,叛军兵马扩充到数万人之多!
有了黄巾之乱的前车之鉴,朝廷再也不敢对叛军之事掉以轻心了,在皇甫嵩平叛未果之后,立刻又是派遣司空张温,领兵前往凉州平叛!
张温在临危受命之后,认为凉州叛军大势已成,不用重击无法平叛。于是立刻向朝廷请命,召集天下豪杰与兵马,齐聚凉州,讨伐叛军!
就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朝廷的调令落到了赵青的头上,大将军何进亲自签发调令,调派赵青领兵前往长安,并入张温手下听令。
面对这样一个调令,赵青的脸色显然是很不好,刚刚从谯郡平叛回来,这才休息了一个多月,就又要跑去平叛,而且这次还是直接一口气跑到大西北去!对于赵青来说,自然是不想接受这样的调令,可问题是,赵青偏偏没有任何拒绝的权力!
脸色难看的赵青紧皱眉头,整个房内更是死一般的寂静,谁都是低着脑袋不吭声。这样压抑的气氛足足持续了一个晚上,一直到第二天凌晨那一抹朝阳照进窗口,赵青这才是抬起了布满血丝的双眼,沙哑地说道:“我必须去!”
简单的四个字、一句话,已经说明了赵青对这次调令的态度,也是因为赵青没有其他的选择,去凉州,这是摆在赵青面前的唯一出路!
赵青说完这句话后,戏志才、阎象乃至于禁全都是沉默不语,显然也是对赵青的这个决定没有任何的意见。他们三人都已经效忠于赵青,可现在却要眼睁睁看着赵青被逼着去凉州,自己又无计可施,对于他们来说,也无疑是一种羞耻。
赵青倒是没有责骂他们无能,反倒是笑了笑,抬起头对戏志才说道:“志才!我终于明白,之前你为何要主张裁减兵员!果然是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
赵青说出最后一句话,听得戏志才、阎象以及于禁三人都是立马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讶然。显然这句经典的警语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三人都是为赵青能够说出这样富有意义的语句而感到惊讶。
不过随即三人又都是流露出了愧疚之色,戏志才拱手低头,对着赵青一礼,说道:“属下惭愧,无法为主公分忧!”
赵青摇了摇头,当初戏志才提出裁减兵员的时候,赵青还不能理解,毕竟在赵青的理解当中,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自然是手中兵力越多越强就越好了!哪怕后来戏志才给出了解释,赵青也只是暂时被说服了而已,心里却还是不免有些怀疑。
可当朝廷的调令接连下来,赵青也终于是明白了戏志才的用意,别的郡县兵力不足,偏偏就赵青手下兵强马壮,这抓壮丁自然就要抓到赵青的头上了!只怕之前去谯郡平乱,就是朝廷对赵青的一个试探,看看赵青有多少本事,结果赵青不到一个月就把谯郡的叛乱给平定了!好嘛,既然你这么厉害,那凉州平叛就算上你一个了!
想到这,赵青也是不免头上挂起了黑线,按理说这东汉末年英雄辈出,怎么朝廷还像是无人可用一样,用出这样的手段来选拔人才?
不过退一步来说,这次凉州之行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在赵青的印象中,三国时期的凉州并没有太大的叛乱,先后有董卓、马腾割据,但都是隶属大汉的诸侯,也就是说,这凉州之乱后面肯定是平定了!若是自己这次凉州之行就能平定这场叛乱,那到时候的功绩肯定不会少,对于赵青来说,那也是一场不错的资本!
倒不是赵青有阿q精神,既然无法违抗调令,赵青也只有从好的方面去想了。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赵青的脸色也是好看了不少,点了点头,说道:“调令中约定前往凉州的时间并没有太急,我们也可以好好谋划一番,至少,要在去凉州之前,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
说到最后,赵青那布满血丝的眼睛中也是闪过了一道寒光,而戏志才三人听了,也都是收起了之前的沮丧、惭愧,同样亮出了寒意。
他们都明白赵青所指的是什么,赵青要听从调令前往凉州,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而如今陈郡还有李家、郑家、陈家这些士族为患,若是赵青带着兵马长时间不在陈郡,那他们岂不是要翻了天?再等到赵青平叛归来,这陈郡只怕不知道是姓李还是姓郑了!
“本来还打算徐徐图之,可现在看来,主公当用雷霆之势,将这些士族给除掉了!”戏志才最先作出了谏言,平日里满脸微笑,给人以如浴春风的翩翩君子,此刻说出这番话,竟也是有几分肃杀之气!
“主公若有命,末将愿领兵,保管将李、郑、陈三家贼子的首级拿来,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