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重装帝国>第一二四章 质控手段

风波过尽,苏易送乔鲁河他们上了火车,让他们先去帝都开设据点去了,地址也已经选好,未来的中关村科技园附近,哪儿将来会诞生一批大公司,同样也会有一大批公司折戟沉沙。

专心的扑在苏恒厂新厂的筹备之中,苏易格外珍惜陪伴父母的时光,白天跟老苏在一起忙来忙去,晚上回家跟老妈聊天。

工厂的筹备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天都起早贪黑,但是还没有彻底弄好,尤其是生产线的调试,明明每一样设备单独使用都非常流畅,但是一旦组装到一起,就会出现这样那样搞不明的白问题。

好在有苏易在这儿,只要他一上手,就能搞清楚是哪儿的毛病,再进行调试就容易的多了。

在老苏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喝了六十多场酒之后,总算攻关下来了各种手续。

预付了货款,购买了化工生产用的大罐来进行电解液的调制,尤其是专门从南方某工厂高薪聘请了两位质量监督员来负责电解液的调制,这才算是对安全防护有点放心。

对于电板电极的误差控制,也专门聘请了几名女工人,发现一次误差超标,生产的工人会扣一元钱的工资,奖励给发现的质控人员。

这样虽然加大了员工之间的对立,但是对于质量控制是最有利的。

为了防止工人报复,制定了对质检工人的保护措施,但凡工人因报复挑衅质检人员的,一律开除,扣除工资。

当然,也给了工人向上反映的权利,对质检结果不认同的,可以向班组长反映,发现质检工人错误,扣除质检工人工资一百元,奖励给当事工人。

老苏笑称苏易这是发动工人斗工人,深得革命精神真传。

苏易知道,这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工人私下里合谋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才不得不想出来的办法,这个年代在国营或者集体企业之中这种事情更多,反正损害的不是个人利益,大部分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像找冯成钢事儿的那个仓库管理员王德顺,他往家里拿东西的时候其他人不可能一直没有发现。

因为不是自己的东西,犯不着因为公家的东西的得罪个人,所以才造成了王德顺越来胆子越大,胃口越来越大,甚至反过来威胁冯成钢。

现在冯成钢的停薪留职已经办下来了,正式入职苏恒,老苏给了他一个副总经理的位置,主要负责工厂的生产。

元盖也从大内总管的位置上回归这个现在没多少人理解的销售总监位子上,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推销之路。

这一次,元盖是开着桑塔纳走的,他的富康后备箱太小,装不了几块电瓶。

当做样品的电瓶,是工厂正式搬过来之后加急生产的,新工人苏润南不敢用,干脆用从南方聘请来的两个人亲自操作,制作了一百块样品电瓶,经过测量达到了优等品的档次才放心。

然后让工人一点点的学着制作,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熟练,才勉强可以完成电瓶的制造,但是良品率还是有些低。

从自行车厂招聘来的二百人,其中一百四十人分配到了电池生产线上,剩下的六十人加上老苏原本制作电动三轮车的人混合到一起被打乱分成两个班次,重点重新设计电动三轮车。

有了新的电瓶,电动自行车的样子也要发生变化。

苏易根据后来电动三轮车的样子,也就是摩托三轮车的样子进行了设计,前面有两个挡风板,加宽了脚踏板,在座位下面加装了比较大的储物箱,电池放在储物箱下侧。

由于增加了电池箱的容量,苏易专门设计了备用电池这个概念,就是在正常的电池容量之外,单独增加一块备用电池,当电量耗尽之后,用户可以选择用备用电池供电。

备用电池供电只是提供了客户推行时的助力作用,让客户万一碰到没电的情况下,不至于没有办法。

按照这个设想设计之后,电动三轮自行车重新开始生产。

老苏又从京南的配件厂大量定制了400w的轮毂电机和控制芯片,这些东西的科技含量不高,但是目前的苏恒厂,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一个都没有,只能通过购买才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至于苏易说的招聘人才,老苏也试过,短时间内还真没有办法搞定,这不是需要一个人才,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只能一个一个的招过来,凑到一起才能正式开始干活儿。

京南大学报到的时间定在八月二十七日,苏易在此之间总算是把苏恒厂需要他解决的问题搞定,剩下的就要老苏跟冯成钢和元盖他们商量,而原本跟老苏一起创业的刘亭江也荣升机械加工部的部长,负责零配件的生产。


状态提示:第一二四章 质控手段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