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河宽敞的河道卷起白色水光滚滚向南,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河水与河道旁边的堤坝撞击,发出犹如雷鸣一般的恩恩之声,
这条从埃罗北部入海口灌入,在千百万年的冲击和洗刷下,延伸出上百道的沿河支流的漫长河道,与埃罗帝国的那条尼罗大河道并称为南欧巴罗两大动脉
它流经埃罗北部,教团国北部,教团国南部,哈维王国北部,横穿四个王国版图,因为流经地区域广,接纳地支流众多,所以纳木河地流量非常大,由于经过地的区存在很多地峡谷,所以河水非常湍急,可以用波涛汹涌来形容
即使在这个炎热少雨地夏天,河水地平均深度也有六米以上,河面地平均宽度超过了四百米,面对这样地河流,洇渡和浮桥都是不太现实地,只有坚固地石拱桥才能征服这样地奔流,为了从这条宽阔大河上跨过去,实现教团国中部与南部的畅通
教团国第二代教宗将全国被定性为异教徒的十余万人全数投入这座大桥的修建,最后花费了足足八年前的时间,以三万多异教徒死亡的代价,终于在奔涌向南的纳木河道上建出了一条纯巨大铁链吊挂构建的大石桥,纳木大桥
纳木大桥修建在纳木河最狭窄地峡谷中间,总长度两百多米,横了一条峡谷,总共有七个桥墩,都巧妙的避开了踹急的河道,而是选择支撑在在峡谷下方的突出位置上,如此巧夺天工的设计,已经是这个没有钢筋水泥时代的建筑技巧的巅峰,而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这种建造技巧并不是流亡而来的教团国所创造,而是来自当年被誉为圣城的神秘之都,据说当初巨大的圣城外围就是一条宽达百米的峡谷壕沟,圣城用类似神迹一般的手段,在巨大峡谷间修建了四座并排而行的巨桥,采用的就是这种悬空挂顶的技巧
一开始没有人认为这种完全依靠吊挂的桥梁能够坚持多久
可是数十年来,历尽雨雪风霜,岁月摧残.依然坚固如昔,下面的纳木河也依然滔滔不绝,气势磅礴的发出雷鸣之声,作为连接教团国中部与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无论是从教团国的中北部原野去南方山地,还是从南方山地来中北部的原野,都已经习惯了从纳木大桥这条线路通过,否则就需要多绕上百余里的路途,去河道下游才有机会过河,
虽然这是中部与南部的咽喉之地,但其实对于大规模的冷兵器战争来说,一座桥梁所能起的重要性非常有限,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大军行进,基本就是遇河架桥,逢山开路,没有纳木大桥,难道就不过河了?大军强行泅渡,数万人一下涌入河水中,就算是踹急的河道也会被堵塞断流,因此对于纳木河道上的这座大桥,哈维军方面也只是派了一个中队的兵力把守,而且主要职责还不是防卫,而是盘查过往车辆
哈维王国第八军第五中队就是纳木大桥的守军,中队长斯卡尼亚德斯一名年近五十的老兵,麾下的第五中队在第八军中也只是属于后勤编制的部队,主要负责物资运输方面的工作,虽然知道目前的局面有些紧张,从国内传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让人焦心,马丁利牙军突入边界,短短几天就将边防军击溃,随扈一系列城市陷落,现在所有人最想要的做的,就是立即回国,因为他们的家人和财产都在国内,一想到残暴的马丁利牙人正在国内肆虐,而身为军人的自己却停在其他国家的土地上,已经让滞留在教团国境内的八万哈维军人心惶惶,斯卡尼亚德斯自然也也在其中,但真正让这位老兵感到愤怒的,还是来自上面不断抽调兵力的命令
此刻的哈维军的将军们已经决定撤离,但是又惧怕对面帝**队会趁机进攻,所以为了欺瞒对面的帝**队,让其有哈维军主力仍在的假象,哈维王国的将军们开始不断从战力羸弱的杂牌部队抽调士兵充入前线,而又将精锐士兵从前线撤回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哈维军在第一线的士兵人数看起来变化不大,但是那些被抽调到前线的后勤部队和杂牌部队可就惨了,真正的作战主力一旦开始撤离,对面的帝**队绝对会第一时间发觉,到时候帝国大军排山倒海一般的压上来,那些留下来的替死鬼怕是没几个能够跑掉
而被抽调上去的士兵里边,就有斯卡尼亚德斯的两个亲外甥,一想到这个,斯卡尼亚德斯就恨得牙痒痒的,
本来他是利用职权谋私,将两个亲外甥调到自己的中队里边来混吃混喝,这种做法在哈维军中并不少见,哈维地区多山而且贫瘠,与其留在家乡连饭都吃不饱,还不如跟自己到军队里边来,至少可以为家里减少两张嘴,当初斯卡尼亚德斯可是拍着胸口保证的,一定会将两个亲外甥完好无损的带回去,谁知道前天一名脸色冷峻严肃的军团部军官拿着手令将中队中所有三十岁以下的青壮全部抽走,剩下的就只是一些如斯卡尼亚德斯这样的老爷兵
纳木大桥地防备人数,已经不足两百人
这对于已经不动声色盯了这座大桥足有两月的瑞波斯蒂来说,绝对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消息,皇帝不准他去主动挑衅哈维军,但是如果能够抢下这座大桥,发觉被切断了后路的哈维军队就只有与自己一战这一条路,当然哈维人也可能会选择从百里之外的下游地区渡河
只是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不说士气遭受重创的哈维军选择走百里外下游,会不会引起全军哗变都难说,更不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