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的往城门口而去。路过北静王府的祭棚时,姜妍看到那水溶并没有先走,正坐在里面等殡过完,对宁国府不是一般的礼遇。
可惜他前面站了一排人挡着,只能隐约看到白蟒袍的一角,直到众人屏气凝神的从祭棚前走过,姜妍也没能看到他长什么样。
一路走走停停,不时有贾赦、贾政、贾珍等诸同僚属下各家祭棚接祭,他们自然要一一的谢过,耗费了不少时间,总算出了城,直奔铁槛寺大路行去。
从城门到铁槛寺路途遥远,贾赦一辈的各自上了车轿,贾珍一辈的也上马,没有这些四体不勤的老爷们拖后腿,送殡的速度总算快了些。
走了一阵子,前边探路的人飞马过来,对着负责跟着照料这群女眷的管事妈妈道:“这里有下处,请各位太太奶奶歇更衣。”
那媳妇忙过来一一问过,女眷们大多不喜在外更衣,便都拒绝了。
丫鬟婆子们倒是没这个顾虑,都出来小半天了,哪个不想去方便一下,大家商量了下,和主子报备一声,轮流着往北边去了。姜妍早就不耐烦这么慢悠悠的跟着大部队走,见现在有个离开的机会,立刻也跟在她们身后往不远处的庄子去。
贾家的仆人早就将村庄里的男子撵尽,只有一些婆娘村姑在村子里。姜妍她们去的时候,那些婆娘正围着一家看起来最整齐的房子,不时探头往里面看。里头的仆妇们只将她们拦在外头,倒也没阻止她们看新鲜。
丫鬟们估计这是哪家太太奶奶在这里更衣,忙往另一家的茅堂去。
姜妍见没人注意到自己,正准备找个不起眼的地方溜走,突然前边土路上传来一阵声音,一群人说说笑笑的走了过来。
却是贾宝玉和秦钟带着一帮小厮正在到处看新鲜。不说宝玉从小在富贵窝里长大,就是秦钟也是人家出身,这两人连田都没见过。宝玉一见了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也不知是用来干什么的。见地里种的东西,也不知是什么庄稼。小厮就在旁一一的告诉他。
姜妍看到贾宝玉就知道旁边那屋子里的肯定就是王熙凤了,她看到他和王熙凤坐上一辆车的。
她这时已经脱离那些丫鬟了,一个人站在那有些显眼,看他们一边说一边往这里走,随便找了一间屋子就躲了进去。
好在这个庄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去看王熙凤去了,这间屋子里并没有人在。听到外边的声音渐渐远去,她又等了等,才走了出来。
姜妍往村外走去,迎面看到一个老婆婆拉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说话。
老婆婆的话里满是不高兴,“二丫头你和那些爷们说啥说!不是让你远着些吗?”
“他们在那瞎摇纺车,我不去弄坏了怎么办?”那二丫头不服气的说。
老婆婆拍了她一下,“碰两下哪那么容易就坏了,还好这次的不是那些不讲理的,不然有的你好受!”
二丫头挨了一下,气哼哼道:“我又不是不会看!上次那些人一进来就纵马踩坏了我们几块地,还拿鞭子抽人,这次来的几个围着地走了半天也没见他们动一下地里的菜,怎么可能是坏的?”
老婆婆气道:“就你聪明!回去看着你弟去,他们不走不准出来!”
两人说着看到迎面走过来的姜妍,看她的衣裳打扮像是跟着过来的丫鬟,立刻闭嘴不说话了,一边走一边觑着姜妍的脸色。
姜妍只当没听到她们的话,做出一副赶路的样子,面无表情的匆匆往外走。
姜妍赶到铁槛寺时,走在前面的人已经到了,铁槛寺接灵众僧齐至迎接。少时到入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安灵于内殿偏室之中,一时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只余宝珠安于里寝室相伴。
姜妍看着都觉得有些阴森森的,宝珠却像是放松了不少,也不管其他人如何,自己跪在地上默默诵祷。
外面贾珍款待一应亲友,里面的女眷皆是王熙凤张罗接待,先从显
官诰命散起,外面忙到未时末,里面人少一些,也到正午过半时方散尽了。只有几个亲戚是关系亲密的,要等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方去。贾珍王熙凤自然是要留在这里几日直到结束的。
姜妍在他们送客人时就已经离开了,她中午还得回去吃午饭,不然一天不见人影也太过了些。
贾宝玉不在,没人要忍着饿先服侍他,大家就一起用餐,吃饭时袭人突然说了一句,“不知宝玉在外面吃了没有?”
晴雯喝了一口汤,“那么多人跟着呢,还能饿着他不成。”
麝月笑道:“他又不是第一次去那寺里,你还不放心啊。”
袭人叹道:“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那个脾气,人一多就没胃口,上次在东府,说什么不和浑人吃饭,中午跑回老太太这里用了,今天人更多,岂不更有可能不吃了?”
姜妍心说那里又没有老太太让他蹭饭,他不吃就得饿肚子,哪里还有这些穷讲究。
可惜话不能这么说,她只道:“那边太太、琏二奶奶都在,肯定不会让他不吃的,你就别担心了。”
而且担心也没用啊,你还能给他送饭不成,不过是白操心。
事实证明袭人确实白担心了,贾宝玉不仅吃的好还玩的好,直接乐不思蜀了。
下午邢、王两位夫人回来,先来荣庆堂向贾母请安。袭人听到外边的动静就往前边去了,她估计着宝玉也该回来了。可惜回来的只有这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