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69.你是我的小呀小蛋糕Ⅰ
眼界,知道一下外面的世界同样很精彩,不要只守着一亩三分地就以为自己挺了不起了。

这些人原本是打算前来拜会大汉的皇帝陛下的,虽然西域距离中原很远往来不便,但不论谁控制了长安政权却都不会对这些使节做出什么无礼的举动,只要不发生什么严重的骚乱,甚至还会隆重的招待对方以彰显大国的气度和力量。

只是谁都不会想到因为李儒的行为,很是坑了一下李书实的同时也让这些使节的存在变得尴尬起来——让他们去见皇帝吧,这个还真没有;可如果就这么打发他们走人。那么显然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在国与国之间显然是很严重的外交事故,甚至说重了还有可能让原本已经稳定的西域形势出现新的而且是巨大的波澜。

至于让李书实代替皇帝会见这些使节?

好吧,虽说李书实私底下僭越的事情也干过。但这么明目张胆还是免了吧,私底下达成一些协议什么的那是私底下的事情,拿到阳光下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天知道他这么做会不会被那些老夫子们给喷死,那严重程度绝对要超过刚刚才平息的皇帝消失事件。

于是到了现在,所有人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继续在长安圈养这些来自异国的使节,等到小皇帝找到地方安置他自己之后,再把这些使节送过去。

当然,对于琐罗亚斯德教、贵霜和乌孙以及西域都护府的人,他们会和李书实达成私下的协议并派副手送回到各自势力那里,倒也不必担心因此而耽误了各方之间的“正事”。

如果说这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使节们仅仅是让这场盛大的宴会多了一些谈资,但是对于大多数而言完全没有切身体会的话,那么另外两群人的存在就显得比较“扎眼”了。

一群人自然便是以凉州人为主体的前西凉军集团的降将和归降的凉州地方豪强们,而另一群则是在各种风浪中幸存下来的朝中大臣与来自于司隶的世家豪强团体。

前者大部分都是擅长舞刀弄剑战场厮杀,就算安静地坐在那里也给人一种附近全都是刀光剑影的错觉。而后者则大部分风度翩翩。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官形象。

固然这个时代诞生了很多很多文武兼资之辈,而且很多人并非真的是武夫或文士,只不过在相应的环境中待得时间长了耳濡目染下逐渐也沾染了那个圈子里的气息。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情况更是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这两个圈子的实际状态与其表现出来的外在风格是多么的符合,而这两个风格迥异的圈子之间的差异究竟有多么的大。

而这两个圈子虽然没有势成水火到了当面开战的程度,但彼此之间却几乎完全没有交集。

除了极少数如傅燮这样的特殊存在。

文臣武将历来都会有一些隔阂,毕竟战场之上哪怕再如何阴谋诡计迂回穿插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一刀一枪去拼杀,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都需要有那么直来直去的最后一下,否则之前的一切铺垫都是镜花水月,故而每一位合格的军人和统帅都有一种关键时刻杀伐果断的气质。

相对而言。文官们虽然不能说就是优柔寡断,只不过他们更习惯于将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或者用一种更加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或许反而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他们的环境中很少需要做出“直面一击”的时候,那种落人把柄的事情可是他们的大忌。

两种风格造成了双方之间天然的隔阂,而如今坐在宴会大厅内的两群人之间更有着巨大的利益纠葛和情感仇怨——虽然说李郭二人是扰乱关中的罪魁祸首和造成影响最大的逆贼,但这可不意味着西凉军的其他成员身上干干净净纯洁的就如同张x花一般。

固然关中的那些世家豪强与凉州的家族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窦家、梁家、马家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家族,所以才有了潼关之西皆为西凉的说法。

但是他们之间依然不是没有矛盾的。尤其是董卓的死亡更是激化了这一矛盾。

董卓虽然下手狠辣,但对于比较支持他的三辅世家还是多有礼让,当初他还曾向迎娶皇甫家族的媳妇也是大儒马融的女儿作为自己与这些西凉世家之间的联系纽带,虽然最终没有成功还便宜了李书实,但既然没有死人那也算是释放出了一定的友善信号。

可是董卓死了。

于是关中的这些历史悠久的世家便不得不面对需要在已经势成水火的朝臣所代表的士族与西凉军所代表的武功勋贵当中做出选择。

这实在不是什么太难做出的决定,因为哪怕那些世家在地域上归属西凉,但他们在阶级属性上可是士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他们大多都还是文官,就算因为地处西凉武风更盛,但他们依然认为自己是文官多过武人。如果不是因为董卓的地位和他手下的力量已经足以压制其麾下下任何势力的不满,或许这些人会不会认同董卓这个出身陇西边塞的“蛮子”呢?

恐怕需要几代的时间,又或者几代人也无法改变这种传承上的自豪感,就好像未来唐代关东的那五姓就连皇帝也不鸟。堪称世家中的又一登峰造极的典范代表。

所以当西凉军变得群龙无首且开始内乱的时候,很多关中世家都调转枪头开始帮助朝臣对付其那些西凉军的军阀们。一方自持武力强大,兵多将广破坏力强;另一方自持家族庞大,在当地根深叶茂且名声卓著,不


状态提示:69.你是我的小呀小蛋糕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