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不败军神>449.第449章 边城枪声

二月的宁夏大地还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荒芜的原野上,几株在士兵刀斧下幸存的老树孤零零的矗立着,光秃而丑陋的枝杈伸展开来,沉默注视着这片被阴云笼罩的土地。

托帕尔是个土城,坐落在迪化府西北二百多公里的草原上,再向北,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

几年前的回乱给西北边陲带来的创伤还没有平复,北方的荒漠里又出现了东瀛小鬼子的影子。这里的很多人都没办法理解,远在东海的小鬼子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小鬼子的威胁虽然存在,对于托帕尔的居民们来说还很遥远,真正威胁他们的是突然出现在眼皮底下的白老旺匪帮。

白老旺自称是从前叛军首领白彦虎的族侄,“旺”字是他的教名,取的是“兴旺、发达”的意思,和汉语已经完全相同了。可见至少在回乱之前,回汉之间的文化已经相互包容,什么文化归属感不同只是政治野心下的借口而已。

当年白彦虎部被清军悍将刘锦棠击败,一路追杀逃到了哈萨克人的地盘上。与汉人相互攻杀不死不休的回族之虎对上俄国人倒是表现得相当恭顺,算得上逆来顺受,被榨光了随身财物后,总算没有被驱逐出去,在哈萨克人的地盘上取得了一块容身之地。

哈萨克人又不是圣母转世,肯在回人们落难的时候提供栖身之所,当然是打着可以借机东侵的主意。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尼古拉二世遇刺身亡后,俄国分裂成南北两方,互相打得不亦乐乎,哈萨克人虽然没有卷进内战里,自然也没有力量去打东方这个庞大帝国的主意。白彦虎部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在俄国人的地盘上就更加不受待见,要不是传说回去后要被剥皮实草,恐怕跟着白彦虎跑路的回人直接就要散伙了。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一段时间,白彦虎残部突然之间又得到了支持,部族中壮年力量的代表人物白老旺很快集结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队伍,重新杀了回来。

共和国成立之后,因为日俄两国的压力,国防重心一度向东北倾斜,国力凋敝下,西北边陲就没人管了,驻守在这里的第十二师是前清刘锦棠所部,除了得到一个十二师的番号外,枪械两无,人员都不齐整,补给更是长年没有,更不可能控制住这若大的地盘。师长侯硕干脆收缩防线,退到了迪化附近,让大半个新疆处于真空状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白老旺部突然进入共和国境内,第十二师没有得到任何预警,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直到叛军兵临土城城下,守军这才惊觉,一面派人向迪化求援,一面闭城坚守。

草原上筑城不易,除非是像迪化这样的大城,不然都是低矮的土城,托帕尔还是侯硕收缩防线后,为了掩护迪化集中力量修建的,也就比中原的土围子强点有限。

守卫托帕尔的是一个步兵营,但是十二师兵员不整,所谓的步兵营也只有二百多人,有两门七五口径的步兵炮,炮弹只有十几发,炮兵十几年都没打过炮了,也不知道还打得响打不响。到于国防军中已经开始成为标配的迫击炮,大家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

这个营长名叫许霖,快四十的年纪,生在江南水乡的他,当年跟着刘锦棠一路打进疆来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现在却已经长成地道的西北汉子,粗壮的身材配上被阳光晒得黝黑的皮肤,再也看不到离乡时那个水乡少年的半点影子。

十二师在京里没有半点根基,在这荒芜的边疆也没有立功的机会,总参对侯硕擅自收缩防线的作法又非常不满,自然各种好事也轮不到他们。像许霖这样四十岁混上营长的还算好的,很多士兵和他年纪差不多,干了二十年大头兵,也看不到半点升迁或者回乡的希望。

用侯硕的话来说,这里是一片被遗忘之地,他们就是被遗忘的人。

长年驻守的守边生涯当中,风沙磨砺和营养不良,让很多老兵的身体都已经垮了,只是在荒芜的地方无处可去,大家只能抱在一起等死。

要不是大家守边多年,和回人叛军早已经是不共戴天的仇恨,看到突然出现的叛军,多半都有人交枪投降了。

所以看着城外耀武扬威的叛军,许霖连责备手下哨探昨天干什么去了的心思都没有。白老旺部是在上午到达土城外的,野外雪地难行,叛军不可能连夜赶路,所以昨天肯定就在离城不远的地方扎营,这么大一支部队居然没有被巡逻的士兵发现,只能说这些士兵玩忽职守了。

多少年平安无事,再加上没人想到叛军会在冬季来犯,所以从上到下都没有重视过巡逻这种事,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很多哨兵出城后根本不会按规定路线巡逻,都是找个地方眯到时候回城交令。反正城外一片旷野,一个月下来连个活物都见不到,也不愁谎话被揭穿。

所谓欺上瞒下这种事,从来就没有真能瞒得久的,许霖当然也知道巡逻哨兵偷懒的事情,只不过他既然也吃不饱饭,自然也就懒得去管。

他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一守二十年,心情早被粗砺的风沙磨得麻木了,如今被叛军偷袭,甚至都懒得去愤怒,更不可能去找哨兵的麻烦。

白老旺手下都是骑兵,突然出现的时候倒也声势惊人。估计他自己也感觉不错,所以到达土城之后,稍微整顿了一下队伍,居然就发起了一次冲锋,估计是演义看得多了,打算来个走马取城。

托帕尔的城防虽然简陋,也


状态提示:449.第449章 边城枪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