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了一个时辰的远路,说了一路的长话与短话,刘家村里的人一路作伴,路程里热热闹闹的。大家聊天的内容上至天上的天色,下到田里的稻子,时而说到家里的小孙子,时而又说到赚钱的路子,内容五花八门,笑声更是不断。
一群人来到镇上的时候,街道上的人群已经是呈熙熙攘攘的状态了,可见他们到得并不早。没有心思去留意街上的各种热闹,大家急急忙忙地在拥挤的人群里穿行而过,赶到了菜市场里,分别找到空位子,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竹篮子、箩筐、箢箕、鞋底、布匹等物都摆出来,等着客人来问津。
刘长祥和刘东元两人是分开摆摊的,但隔得并没有多远。刘长祥面前摆着竹篮子、箩筐、箢箕、鸡笼子和鸡蛋,而布匹和鞋垫、鞋面子则是全部都归在刘东元的跟前卖着。这样的分配是着有十分正当的原因的,因为买东西的人大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买年轻媳妇做出来的布匹多过年老妇人做出来的布匹,其中的缘由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把布匹和鞋底等东西摆在刘东元那里,显然客人会觉得这些东西是刘东元的媳妇做的,刘东元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理所当然他的媳妇也是年轻的,那么这样的布匹和鞋底就会更受欢迎。
集市里吵吵闹闹的,充满了杂乱的声音,有时候可以听到“多少钱”、“太贵了”、“便宜”的字眼,刘严肃而认真,但刘东元却是眼睛到处看个不停,看看别人都在卖些什么?看看卖什么东西的货摊生意最红火?有时候,也朝自己父亲看一眼,看有没有卖出去东西。
和往常一样,被搁在箩筐上的徐素珍织出来的布匹是卖得最好、最快的。细密、齐整的布匹很得买东西的人的眼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很快,带来的六匹布就全部都卖出去了。刘东元摸摸自己胸前的口袋,感觉到里面装着的铜钱,心情十分愉悦,还带着一些骄傲,为自己媳妇而骄傲。
今天的竹篮子等器物依然卖得不好,但刘家村里的人还是在耐心地等待着,直到集市快要散完了的时候,刘家村里的人才互相吆喝着,挑着担子聚到一起,又一道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去的路上,大家的心情有喜有忧,原因不必细说,自然是关于赚钱的多寡。心情不同,但大家伙儿的肚子是一样的,都带着些饥饿,所以这会子的脚步别提有多快了,大家都想快点儿赶回去吃中饭。可能是因为心情,也可能是因为挨着饿,还可能是因为着急赶路,所以回家的路途中,大家的谈笑声小了许多,话也说得少了。
刘长祥和刘东元回到家里的时候,周穆迪和徐素珍还都没有吃午饭,为的就是等刘长祥和刘东元回来一起吃饭。周穆迪算着时间,一会子之前才刚刚把饭菜都做好了,这会子饭菜都正在锅里用小火和热水保着温度呢!刘长祥和刘东元回到家,卸下肩膀上的担子之后,一家人赶不及去数钱,就先吃了饭。饭后,饭碗被推到一边,刘东元和刘长祥从里面衣裳的口袋里把今天赚到的钱迅速地掏了出来,轻轻地放到桌子上,周穆迪、刘长祥和刘东元三人一边数钱,一边说着集市上卖东西的情况,关于哪些东西卖得俏,价钱卖得高,哪些东西又没有人要?徐素珍没有参与大家的数钱和讨论,她吃完饭之后,就赶着回西屋里去织布了。伴着织布机的唧唧之声,堂屋里说话的声音显得相当地平和。
数完钱,说完话,刘长祥和刘东元就又开始做鸭笼子,周穆迪把今天赚到的钱拿着,小心地收进东屋里木床底下的罐子里。听到一阵“叮当”之声,周穆迪的心情既喜悦又失望,喜的是又有钱回来了,失望的是罐子里的钱还没有把罐子的底给覆盖上,还是太少了。
“祥叔!周婶子她在家吗?”
“在的,你进来坐!”刘长祥客气地回答道,脸上带着欢迎的笑意。
“海元嫂子!你怎么有空来了?”刘东元也客气地同客人打着招呼。
听着是村子里海元他媳妇的声音,周穆迪连忙小跑着往院子里赶。
“海元媳妇!快进来坐!”周穆迪的声音十分地热情。
“呵呵……婶子,您别客气,我家里还有事,今天就不坐了。我家池塘里的浮萍这两天长得多了,我家的鱼和鸭子都吃不完,我家海元就让我拿来着,她的脚边放着一个桶子,里面装的正是刚从水里捞上来的新鲜浮萍。
周穆迪忍不住笑出了声来,满脸都是感激和喜悦,高兴地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连忙道谢:“多谢你们了!多亏你们还想着我们!”
“周婶子别客气,浮萍这东西长得快,又不值钱,不过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罢了。”
周穆迪一边同那年轻的媳妇唠嗑了几句,一边把桶子里的浮萍倒到给鸭子盛食的食槽里,又去厨房里舀水把桶子壁上粘着的浮萍也冲洗干净了,然后把桶子还给那年轻的媳妇。将人送出院子的门,又走了好几步路,周穆迪才满脸喜悦地返回院子里来,朝屋檐下坐着的刘长祥父子两个笑着夸赞道:“难得海元和他媳妇想着咱们,这一大桶的浮萍可是能抵两大碗的谷子呢!可惜咱家没有池塘,不然也能多些浮萍来喂鸭子。”
周穆迪这话落下才没有一会儿,就又有一个妇人来给送浮萍了,周穆迪和那妇人关系十分熟稔,除了道谢,两人还拉了一会儿家常。
下午,家里有池塘的那几家都先后给周穆迪家的鸭子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