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从陈桥到崖山>北国安定篇

1162年6月12日,当上皇帝的第二天,宋孝宗赵昚率全体官员去太上皇赵构的新家德寿宫问安。[

13日,大赦天下。宋孝宗本欲每日一朝德寿宫,但赵构不允。由礼部侍郎黄中建议,依汉高祖刘邦五日一朝太上皇的前例,我们也五日一朝。

13日,完颜褒命居庸关、古北口等长城上重要关口的守将严察契丹间谍、捕获者加官爵。14日,命万户温特赫阿噜岱率兵四千屯守古北口、蓟州石门关。同时给仆散忠义赐诏“军中将士有犯,连职之外,并以军法从事,有功者依格迁赏”又向前去平叛的将士下诏“兵久驻边陲,蠹费财用,百姓不得休息。今以忠义为平章政事、右副元帅。宜同心戮力,无或弛慢”

考虑到辽国灭亡还不到40年,种族庞大,不说在金国内部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哪怕事有不顺逃向西方,都能找到同源的西辽…根本不用求助于南宋,就能让金国焦头烂额!

契丹、南宋、因完颜亮而变得全国皆仇的国内贵族…这三方面压力是大金国开国以来最严峻的居面,而受力者又是一贯软弱的完颜褒。从哪方面来看,他都承受不起?可奇妙的是,挽救局势的偏偏就是“软弱”!

完颜褒派人去南宋提请议和,希望保持绍兴议和条约的全部条款。不管结果怎样,先稳住江南!

同时对国内春风化雨,专门提拔了一些完颜亮的前嫡系。借此告诉国内的骑墙派、犹豫派、反对派:所有罪都是完颜亮一个人的!除他以外,全部赦免!饱受摧残、在血海尸山里泡了13年之久的女真人哪受得了这个?立即扑向完颜褒温暖宽厚的怀抱!

最后是契丹!辽金世仇,几百年间纠缠不休,近年来矛盾激化,按说绝无回旋余地?可完颜褒做出的姿态低到不能再低!他亲笔写了圣旨,所有起义的契丹人,凡自愿投降的皆不问罪,奴隶身份的升格为平民…这道诏书是历史性的,它展示了女真人破天荒的仁慈。尽管它当时没起什么作用,铁了心造反的契丹人宁死不降。可完颜褒的形象成功建立起来了!

17日。仆散忠义在大定府北约60公里的花道与八万契丹起义军狭路相逢。忠义当即命完颜宗亨为左翼、宗叙为右翼,与起义军隔河对阵。移剌窝斡率军渡河之后也分兵为二,先攻击敌人的右翼,金军万户扎拉率六百骑奋战杀退辽兵。窝斡再攻击对手的左翼。完颜宗亨、富察世杰指挥失误。被辽军攻破。富察世杰随即投入于扎拉军中。完颜宗叙同时率右翼军来救。扎拉力战,辽军不能胜。于是移剌窝斡命羸兵护其母、妻、辎重由别道西走,自己则率精兵而逃。约定在山后会集。

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当然绝不允许移剌窝斡就此逃走,他们率大军在花道西南100多公里的袅岭西陷泉追上了3万正在涉水而东的起义军精骑。当时昏雾四塞,跬步之内不能辨物。仆散忠义向天祷告“狂寇肆暴,杀戮无辜。天不助恶,当为开霁”顿时昏雾廓然。移剌窝斡不敢攻击占据地利优势的在南冈上的左翼军,于是进攻右翼军。又是靠着扎拉的力战,击退了辽军的攻势。之后纥石烈志宁、瓜勒佳清臣率领金军大败辽军。辽军欲涉水而逃,泥泞不得亟渡。金兵在后追逐,人马相践而死者不可胜数,甚至达到了陷泉皆平的程度。馀众蹈藉而过,或奔溃窜匿林莽间。此战辽军被杀被俘以万计,移剌窝斡之弟、六院司大王袅被金军生擒。斡罕之母举营自落冈西走,被纥石烈志宁追击,辎重尽失,万馀人又被俘。移剌斡罕往奚地而逃,金兵追至七渡河,窝斡又败。再追过浑岭,窝斡再败。

完颜褒忙于平定第一次契丹大起义,而宋孝宗赵昚则开始了他的复兴之路!回忆近30年来自己反复设想的对帝国的改造计划,开始一一实施!

先是清新空气…这么多年来,南宋的国民精神被赵构、秦桧压制得变态,充斥着黑幕、贪污、**、奴性等等卑劣的气息。在精神层面上,这个帝国已是座巨大的垃圾场!

19日,赵昚专门下诏,请言官们重新登场、努力工作“朕钦承圣训,嗣守丕基,猥以眇躬,托于王公士民之上,兢兢业业,惧德菲薄,不敏不明,未烛厥理,将何以缉熙初政,称太上付授之恩!永惟古先极治之朝,置鼓以延敢谏、立木以求谤言,故下情不塞于上闻,而治功所由兴起也,朕甚慕之。况今荐绅之士,咸怀忠良,刍荛之言,岂无一得!朕躬有过失、朝政有缺遗、斯民有休戚、四海有利病,朕方虚怀延纳,容受直辞,言而可行,赏将汝劝,弗协于理,罪不汝加。悉意陈之,以启告朕,毋隐毋讳,毋惮后害。自今时政阙失,并许中外士庶直言极谏,诣登闻检,鼓院投进。在外于所在州军实封附递以闻”

之后,赵昚开始为近20年来被秦桧一党迫害过的人一一平反。如李光、赵鼎、范冲、朱震、辛次膺、胡铨、张浚等人全被恢复名誉,已死的追封,还活着的进京,加入新朝的政治班子,共同改革国家!这帮人是秦桧的重点打击对象,老百姓们是秦桧的普遍打击对象,赵眘提拔了重点们,普遍们的情绪当然就迅速得以提升!国民的正义感、荣誉感回归了。当然,赵眘的噩梦也随之开始了…

22日,赵昚首先让胡铨复官,任命他为饶州知州。

礼部侍郎黄中上奏“奉太上皇诏,臣等最后议定:每月除朔、望日,皇帝诣德寿宫朝见外。请于


状态提示:北国安定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