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从陈桥到崖山>蒙哥之死篇

钓鱼城内的某个角度,王坚像当年澶州城头的虎威军头张环一样,发现了趾高气昂、挥斥方酋的蒙古大汗。他悄悄命城上的炮手(史书没有记载下这位英雄的名字。当然:他肯定不是“神雕大侠”杨过。但笔者还是万分欣赏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描写的“襄阳大战”)用发石器瞄准这空前巨大的猎物…发射!一块注定要永载史册的石头飞了出去…

没证据证明:这块石头当场准确击中了蒙哥。因那样的话,战斗会立即结束!实际战况是:蒙哥在战场上消失了…事后据说那块石头在蒙哥身边坠落,坚硬的石头在坚硬的山石上崩碎,巨大的动能让那些碎片像弹片一样四处横飞,有几块碎片切入了蒙哥身体,哪怕这位蒙古大汗身穿当时最昂贵辉煌的铠甲也无济于事!

蒙哥重伤!愤怒让他丧失一切理智!有将领劝他放弃这座城,别再跟石头们较劲了。毕竟战争不是这么打的,没必要死磕?可蒙哥本人,及更多的蒙古将军们深信“城陷则功在顷刻”只差临门一脚而已!于是再次强攻、接着再次失败!

来自宋军最强的反击是副将张钰扔下城去的东西!那不再是石头,而是鲜鱼和面饼!城上的宋军向下喊“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攻十年,亦不可得也”手捧鲜鱼,蒙古人灰心丧气。要知道这已是阴历的7月天。鲜鱼这种东西放半天就臭了,可这居然是新鲜的?这说明:城里的食物、水源绝对充足!

这还怎么打呢?“功在顷刻之间”像个笑话一样!直到这时,蒙古人仍不知道钓鱼城的概念!钓鱼城城周10余里。参见平原地带的重镇襄阳,重建后也不过才周长9里…蒙哥不知道这些,他在全力以赴的憋气窝火,不久后他得病了!不得不选择退兵!他像是有所预感,下令说“我之所以得病,都是因这钓鱼城!要是因此而死,他日若破此城。必将屠之”

蒙古退兵,行军至金剑山温汤峡时。7月21日,蒙哥死亡,时年52岁。蒙古军加速后撤,沿途以屠杀泄愤。2万多南宋平民被无辜杀戮…

钓鱼城之战改变了世界历史!“上帝之鞭”在此折断!按惯例:大汗死亡,全世界各处征战的蒙古军必须立即停战,回来抢汗位或见证大汗的上位…

旭烈兀的蒙古第三次西征就停止了。当年年末,旭烈兀大军已包围了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城。次年3月,大马士革陷落、叙利亚国王纳昔儿逃往埃及…西南亚阿拉伯国家随之近乎全部陷落。这时,蒙哥的死讯传来,旭烈兀当即停战,留下怯的不花及2万蒙古军继续攻打埃及,自己则率其余主力东返波斯(1260年。怯的不花在与埃及军的战斗中,先胜后败,遭埋伏战死。蒙古军全军覆没。所以埃及并没被蒙古人占领)

而在南宋境内,战争的时钟却并未马上停止,因忽必烈的出现…

这时要提一下忽必烈的特殊性。他与全部蒙古人都不同,尤其是和“刚明雄毅”的大哥有着本质上的矛盾!蒙哥是传统型蒙古人,信任马刀与弓箭,他的“刚”字诀拒绝他去接受并奉行其他民族的生活理念。如汉族的哪怕再先进、能带来更多财富。又有什么用呢?蒙古人击败、奴役其他全部民族,难道应放弃自我。去向那些“劣等”民族学习?天大的笑话!

忽必烈却不这么想!蒙古人的战力,加上汉族人的思维,具体是对财富的管理,才会强强结合,达到完美配置!

大汗死了,战争必须立即停止!尤其是忽必烈,他是有望竞争汗位的人,越快赶回蒙古本部,成功希望越大!可忽必烈却不这样想!他需一场浩大的胜利,尤其是蒙哥亲征都没得到的胜利!有了它之后,才能在竞争中真正获得优势。若不然,他之前还被停职,就差流放了,让他拿什么去压服骄横成性的蒙古人?于是他拒绝了汉人谋士郝经要他立刻撤兵回国的建议,下令:强攻南宋!

8月15日,忽必烈大军渡过淮河后分兵两路:忽必烈去夺荆湖北路信阳军的大胜关、张柔去夺淮南西路黄州的虎头关。21日,杀至黄州黄陂县。9月1日,木哥从合州遣使向四弟忽必烈通报了蒙哥之死,要忽必烈撤军北归、以争大位。忽必烈拒绝。3日,忽必烈亲自登上荆湖北路汉阳军与复州交界、长江北岸的香炉山,俯瞰南宋长江水军,不由感慨。汉人将领董文炳请战“长江天险,宋恃此立国。势必死守。臣请一战”4日,董文炳与其弟文用、文忠率数百敢死之士,驾着艨艟巨舰,杀进长江。宋军大败。5日,忽必烈大军渡过长江,颁下军法“军士有擅入民家者,军法从事,凡所俘获悉纵之”进围鄂州!

消息传进临安,南宋朝野空前震动!这是自完颜宗弼“搜山检海捉赵构”以来从所未有之危局——蒙古军居然已渡过了长江!

19日,宋理宗下罪己诏,命前线各地火速向鄂州增援!26日,命群臣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岳渎、诸陵。

本月,另一路蒙古兵已杀进了南宋腹地!江南西路的临江军、瑞州都被攻陷。临江知军陈元桂被俘后,骂贼而死。瑞州知州陈昌世被百姓保护着逃出城去。

自蒙哥这场南征以来,宋廷屡出内库犒师。前后已拿出7700万缗钱、106万两银、106万匹帛。10月1日,右丞相丁大全以隐瞒军情不报被罢。2日,吴潜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宋理宗命小舅子火速赶往汉阳军。全权


状态提示:蒙哥之死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